第404章 做旧(1/1)

林岁安辞别了红藤与许或,乘着马车便回了作坊。

到了作坊,林岁安也没耽搁。

阿蛮还在停马车,林岁安便带着兜儿回了平时画花样的屋内。

“兜儿,照着这本书的大小,将纸裁好。”林岁安从书架上抽出一本话本子和一摞纸,递给兜儿。

“是。”见林岁安回屋子,将手炉一搁,便忙了起来,兜儿也忙应道。

兜儿抱着纸,寻了尺子、竹刀,照着林岁安给的话本子的大小裁纸。

林岁安坐在书桌前,将笔墨纸砚备好。

今日在丰乐楼,她将该说的大概都说了,若是写出来,定然要更详尽些。

随意拿了一张纸,将自己所知而当今世人不知的那些东西,一一罗列出来。

“姑娘,纸裁好了,您瞧瞧这些可够?”兜儿将一大摞裁好的纸捧到林岁安面前。

林岁安扫了一眼,厚厚一大摞,写两本都足够了。

便点了点头,又吩咐兜儿。

“兜儿,你叫阿蛮家去告诉主君主母,就说我今儿要画新的花样,晚上便宿在这里。晚膳我便不用了,叫灶上备几碗桂圆核,多送两个炭盆儿进来,你再泡些浓茶来。”

林岁安一边提着笔蘸墨,一边吩咐兜儿。

她写了一页,看了眼那墨迹未干,崭新的纸,顿了顿,又道。

“另再将舅舅从云州带回的那包茶饼取些煮了,寻两把软毛刷子,多备些蜡烛。将香炉、手炉都点上,去灶上瞧瞧,拿两个小火炉,顺道熬些稀粥备着。再去看看院墙跟儿处有没有青砖,碎的也成,捡一块儿洗净了拿来。”

林岁安一一说着待会儿要用的物件。

瞧着认真听着的兜儿,林岁安问:“可都记住了?”

“记下了,奴婢这就去准备。”兜儿行了礼便退了下去。

兜儿是林家到京都后不久买的,年岁上比阿蛮略长,资历也老些。

她知道自家姑娘今晚怕是不得眠,在阿蛮离去时,又吩咐她回来时在药堂买几贴醒神的薄荷贴备着。

林岁安独自在书桌前写着。

等兜儿将东西都寻来,炉子、香炉、手炉皆点上炭火,又在小炉子上架了小锅熬浆糊。

随即灶上的婆子又送了炭盆儿进来。

“姑娘,炉子都点着了,茶煮上了,稀粥也熬上了。”

兜儿见自家姑娘写得认真,轻轻将暖手炉放在自家姑娘随手便能够得着的地方。

“把这些晾起来,注意着些,顺序不能乱,别着了。”林岁安头也不抬,指了指书桌上依次放着的写满字的纸张。

“是。”

兜儿照着林岁安说的,将写满字的纸一一挂在晾纸架上,这里是林岁安平日里画好花样子晾晒图纸的地方。晾纸架上连着好几根细绳,上面夹着一排竹夹。

兜儿常晾纸,做这些已经是驾轻就熟。

为了叫墨能干得快些,又去拿了把羽扇轻轻扇着。

时不时还要搅动熬着的稀粥,见熬煮的茶水好了,提到一旁晾着。

林岁安自顾自写着,将脑中那些治蝗灾的法子一一整理书写出来。

她的字没有什么风格,板板正正。

工整有余,风骨没有。

若说好,自是算不上。

若说不好,她练了这么些年,写出来的字跟刻出来似的。

林岁安若是混不下去,去抄书为生,定然是那些书局书肆最喜欢抄书人。

此时,她还有些庆幸,自己在书之一道上没有天赋。

林岁安每写一页,兜儿便将写好的纸挂上晾纸架。

一口气写了七八页,林岁安揉了揉有些酸软的手腕儿。

抬眸便瞧见拿着羽扇扇风的兜儿。

“别扇了,那样太慢,你将炭盆儿挪一个到晾纸架下边儿去烘着。”虽说自然阴干最好,但时间紧,自然阴干慢了些。

“兜儿,将那些墨迹干透了的,用软刷蘸着红茶汤细细刷一遍,再晾起来。你先拿张宣纸试试,别将纸泅破了。”

她既然与人说了是古籍,那自然不能拿一本崭新的书出来。

好在她看的杂书多,记得些做旧的法子。

“是。”兜儿应了,便拿了宣纸去试。

林岁安继续写。

兜儿将墨迹干透的纸铺在平整的木板上,用软毛刷子蘸了茶水均匀地刷上去。

刷好后,稍晾晾,等茶渍稍干些,又挂到晾纸架上去。

林岁安连着写了一个时辰,才又起身活动筋骨。

她走到晾纸架前,取下一张刷过茶水摸着已经干透的纸,找了本旧书出来对比了一番。

纸张和字的颜色对了,只是旧书上都是翻看的痕迹,边角处有磨损。装订书册的棉线颜色泛黄,且线瞧着有些松散,封面瞧着也旧旧的。

仿一本古书,这样的事儿林岁安从未做过。若不是时间如此匆忙,倒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儿。

“拿几本厚重的书,将这些刷了茶水干透的纸压平整。”刷了茶水,纸张稍微有些皱,稍微压一压,叫刷水的痕迹淡些。留着些许褶皱感,反而叫书看着更复古。

吩咐完兜儿,林岁安又回到书桌前继续写。

主仆二人忙到天快黑,阿蛮才回来。

她一手提着个大大的食盒,一手抱着厚实的锦被,抱着锦被的手指上还勾着油纸包裹着的薄薄几贴薄荷贴。

“姑娘,奴婢回来了。”阿蛮艰难地进到屋里。

“呀,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兜儿忙上去将阿蛮手上的东西接下来。

林岁安停下笔,瞧了眼外面的天色,有些晚了。

又看见阿蛮拿进来的食盒和锦被,眉眼间升起一抹笑意。

她本想着时间匆忙,晚膳便免了。

瞧这样子,娘定然是将阿蛮扣下,等膳食做好才命她带着过来。

“夫人说姑娘忙归忙,但不能不用饭。便命奴婢在家等着,夫人叫李妈妈炖了天麻鱼头汤、黄芪鸡汤,说是这两样适合熬夜的人吃,叫姑娘一定要用些。另还有两样姑娘喜欢的清爽小菜。又说下了雪,夜里凉,寻了最厚实的锦被叫奴婢带过来。”

“知道了,摆饭吧。”林岁安将笔放下。

阿娘的一番心意,总不能浪费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