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避暑(1/1)

林岁安伙同绣房中人刚将从小厨房连蒙带骗弄来的饮子喝光,便听见外面通传二爷林牧来给老夫人请安。

一群衣着清凉的女子纷纷避让,林岁安今儿当值,衣着上要严谨许多。

她忙放下手中的碗,笑着与绣房众人道:“今儿饮子也给你们弄来了,此后可别整日在我耳边念叨,你们月儿姐姐做的饮子有多好。”

说着林岁安回味儿了片刻,“这滋味儿确实不错,下回瞅着月儿再做了,再来与我说。”

说罢,便往正屋去。

林牧还未进松鹤堂便先禀报了,等他到了松鹤堂内院儿,该避让的也都避让了去。

林岁安掀了珠帘进去。

便见春酒已经将今年上半年的账与老夫人汇报完,正收拾着笔墨账册。

老夫人见她进来,便顺道让她去给林牧备茶水,又吩咐叫多备上一壶冷饮子。

林岁安应了:“是。”摸了摸袖子里的小玩意儿,便往茶水间去。

刚刚月儿说绣房的不准去茶水间,她袖子里这‘敲门砖’应当够硬实吧。

到了茶水间,唐小月见她来了,气鼓鼓地拦着门儿不叫她进。

“二爷来了,老夫人叫备上二爷爱吃的茶水,再备上一壶冰饮子。”林岁安也不进去,倚在门框上,瞧唐小月气鼓鼓地脸,有些想逗她。

里面两个三等丫鬟听闻林岁安此话,便立即去备茶水饮子。

现在茶水间和小厨房都由冬雪统管,茶水间有唐小月和冬茶两个二等丫鬟。

这么些年,底下的三等丫鬟手艺早就十分精湛,也不用事事都要唐小月和冬茶二人亲力亲为。

唐小月便依旧站在门口拦着她。

林岁安上下打量了唐小月一眼,今儿月儿的装扮很适合她,清爽婉约,行动时如画儿般。

“小娘子拦着门儿不让进,可是还在生爷的气?”

林岁安明知故问,还伸出手去摸唐小月的脸,佯装一副风流浪荡子的样子。

屋里的丫鬟们闻言皆捂嘴偷笑。

唐小月将她的手打开了去,面颊微红,冷哼一声。

“偷我的饮子便罢了,还戏弄我。登徒子,哼,此后你都甭想进茶水间的门儿。”

“好了,小娘子,是爷的不是,爷给您赔礼。”

说着,林岁安做男子样儿,抱拳给唐小月作揖。然后,从自己袖子里摸出串儿多宝手串儿,在唐小月眼前晃了晃。

林岁安不似以前有功夫编了手串儿去换钱,但她若是在街上瞧见漂亮的珠子,也会买来攒着,偶尔做些手串而自己戴或是送人。

现在她买的珠子可不似从前那些便宜石头珠子,各色的珊瑚珠子、各种花样的银珠子、极细极细工价高昂的小米珠、珍珠、猫眼儿石、绿松石、各色宝石等,陆陆续续也攒了一小盒子。

她编的手串儿新奇,在外头根本寻不到,可是稀罕的抢手货。

连府中的姑娘偶尔都寻着她,拿着珍珠宝石叫她给自己编一两条戴着玩儿。

唐小月瞧见手串,神情一顿,“这是......给我的?”

“嗯哼。”林岁安点了点头,又问道:“小娘子可喜欢?”

“喜欢。”唐小月红着脸一把夺过林岁安手中的珠串儿,顺手就戴在自己腕子上。

“好安儿,我就知道你最好了。”

南红玛瑙珠子、镀金银莲花珠子、黄色蜜蜡珠子、绿松石、镂空金葫芦珠子、中间儿是刻着镶镀金边儿的白玉如意扣......

珠子虽不十分大,宝石也不是正色极品,但用金丝线编成的绳子穿着,组合起来就是十分漂亮,寓意好,瞧着又富贵。

唐小月爱不释手,忙将林岁安迎进茶水间,拿着扇子给她打着扇,又将林岁安给她剩的那一小碗饮子端给林岁安。

“好安儿,这饮子你要是喜欢,明儿我再做两罐子,你想喝多少有多少。以后要是有想喝的饮子,只管与我说。”

享受着唐小月的伺候,林岁安问那两个三等丫鬟。

“二爷的茶和饮子可好了?”

唐小月回头瞧了眼,一个丫鬟已经盛好一银壶饮子,挑了适当的杯盏放在盛着冰的木盒中,另一个丫鬟也泡好了茶水。

“安儿姐姐,都好了。”

两个丫鬟笑着回道。

“那便走吧。”林岁安点了点头,又与唐小月道:“小娘子,爷先忙去了,明儿备好饮子,爷再来瞧你。”

“快去快去,别耽搁了。”唐小月催促道,她瞧见二爷都进正屋了。

“你俩快跟着你们安儿姐姐送去。”唐小月还没有换衣裳,自是不好亲自送茶水去,便吩咐两个丫鬟跟着林岁安去。

几人端着茶水饮子进去时,老夫人同二爷林牧正说着话。

“母亲,圣上已经下了旨,命儿子随同往避暑山庄,此去就得两个月。”

去年国丧,圣上登基后勤于政务,即便是夏日十分炎热,也没有同先皇在时那般去城郊扶云山上的避暑行宫避暑。

今年出了国丧,在这骄阳似火的盛夏,皇帝便下旨,去避暑行宫避暑。

林牧身为三品大员,得了旨意有幸伴驾。

皇家的避暑行宫建在扶云山上,风景秀美,夏日里凉爽宜人。

“这是好事儿。”老夫人笑着点点头。

丫鬟将茶水放在林牧手边,林牧手指拂过杯盏,这样热的天儿,即便上来的茶是他所喜爱的太湖碧螺春,也没多少喝的心思。

“给你们二爷将冰饮子倒一盏,那茶水先撤了。”

老夫人见林牧并不动茶水,便吩咐丫鬟又将茶水撤了,换成冰饮子。

“还是娘疼儿子。”林牧端着冰饮子喝了两口,这样热的天儿,一盏冷饮下肚,整个人都舒爽了起来,连着整个人都惬意了两分。

“你都做了外祖,晖哥儿与北宁的婚事也已经定下,你年岁也不小了,该爱惜些自己身体。”

姜北宁便是忠勇侯姜堰的小孙女,林晖对自己的妻子没有什么高要求。与姜北宁见了一面,觉得她容貌尚可,品性尚可,且赵惊华与林牧也没有不满之处,便点头应下了这门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