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登陆渤泥国(1/1)

"迫击炮,给我往死里轰!"

秦良玉怒吼着。

佩剑划出银光指向远处的土人了望塔。

三十名火器营士兵解下背着的陶罐,硫磺混火油味钻进硝烟,两百支火箭搭上油浸麻绳。

号角声撕开黏稠空气时,五艘福船侧舷炮窗同时喷火。

铁砂碎石组成的风暴扫过红树林,把纹着靛蓝刺青的偷袭者连人带树掀上天。

滩头沙子被轰得发红,明军的日月旗已经插上第三道木栅栏。

黄昏时分,火攻见效。

明军用特制火油弹往雨林里轰,火苗顺着藤蔓疯长。

热气球上的观察员不停报坐标,燃烧的树冠间,猿猴惨叫混着渤泥人的哀嚎。

当明军推到王城外围时,城墙上的守军正泼水降温——贝壳灰砌的城墙都快烤化了。

秦良玉勒住战马,腐臭味混着海腥气扑面。

她看见城门上挂着几十个风干人头,发辫在海风里飘,凹陷的眼窝凝着血痂,全是黑眼睛黄皮肤的明人。

雨停了,燧发枪总算能用了。

"开炮清路!"

“不要节省炮弹!”

令旗劈开潮湿空气。

炮手们赶紧装填开花弹,青铜炮口喷火。

"火枪队,向前推进!"

三排燧发枪轮流举起,硝烟在雨里织成灰网。

铅弹打穿棕榈叶盾牌,把纹着图腾的土人武士钉在泥里。

"不要俘虏,敢抵抗的格杀勿论!"

亲卫传令时,城头突然掉下具无头尸,脖腔喷出的血染红了云梯。

她只说了这句。

铁靴踏碎珊瑚铺的路,镶金弯刀在鞘中嗡嗡响。

十门迫击炮同时开火,燃烧的城墙碎片像流星雨般坠落。

红毛鹦鹉尖叫着飞过焦黑的棕榈树,榴霰弹在护城河炸起血浪。

渤泥土王穿着镶珍珠的铠甲,金耳坠在腮边晃荡,骑着白象亲自冲锋。

象牙上缠的经幡被炮火燎掉半截。

在炮轰中,发狂的大象把土王甩到明军阵前。

白象哀嚎着撞向铁蒺藜,镶宝石的象鞍碎成珠宝雨。

"留活口。"

秦良玉举起崇祯剑梢拦住要放箭的弩手。

她踢开滚到脚边的孔雀石权杖。

用剑尖挑起土王下巴,铠甲上的血珠滴进他张大的嘴,

"本将军倒要问问,谁给你的狗胆动我大明子民。"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大明皇帝有令:杀一名大明人,诛一千土着陪葬!”

剑锋划过他脖子上的毒蝎刺青,在暴雨里发出蛇嘶般的声响。

入夜后,赤道的星星低得快要掉下来,照着王宫琉璃瓦上的血沫。

秦良玉站在王宫最高露台,望着城里还没熄灭的火光。

焦糊的丁香混着龙涎香在废墟间飘,三十里外都能看见这冲天的红光。

电报兵送来黄得功的捷报:

湿透的密码本封着火漆,译出来的字还带着马六甲海峡的咸味。

马来半岛已拿下,新加坡守军直接投降。

纸角洇开团墨渍,像是被红夷大炮震翻的咖啡。

她展开渤泥国的羊皮地图,突然发现王座后面藏着暗格。

紫檀木雕花的缝隙里,飘出没药混肉桂的怪香。

里面是封发黄的葡萄牙文书,火漆印着曼努埃尔一世的皇冠。

蝇头小楷写着香料群岛的矿产分布,页边拉丁文批注像蜈蚣爬过胡椒园。

"传令休整三天。"

秦良玉把佩剑插回鎏金螭纹鞘,沙哑的军令在婆罗洲海岸线上散开。

三十七艘福船降下血旗,疲惫的士兵在棕榈树下搭起临时灶台。

秦良玉擦去剑上血迹,月光穿透南洋的积雨云,在锰钢剑身映出她眼角的细纹。

甲片缝里卡着没洗净的珊瑚砂,随着她转身发出细碎响声。

"三日后,继续南下。"

“给郑司令、黄副司令发报,通报战斗结果!”

“给北京发报,向陛下报捷!”

她重新扎紧发髻,生铜镜里映着三支正在装火绳枪的百户队。

两个军医抬担架从主帐前跑过,浸透血的麻布不断往下滴答。

海风送来远处土人妇女的哭声,混着海浪拍岸的声响。

被点着的椰林还在闷烧,焦黑树干间时不时爆出几点火星。

值夜的哨兵靠着半截桅杆打盹,腰间铜壶里晃着刚接的棕榈酒。

海面上,明军战船正在打捞遗体,舢板划过漂浮的断箭和碎桨。

每具盖白布的尸体都要系新红绳——

泉州来的水手正把朱砂染的红绳缠在尸身脚踝,绳结处缀着半枚永乐通宝。

这是老家的规矩,客死他乡的魂魄,得靠红绳引路才能回家。

秦良玉望着最远那艘苍山船,

甲板上并排躺着二十三个少年兵,他们脚腕的红绳在海风里飘得像血,活像出征那天泉州港满城的木棉花。

身在北京的皇帝,接到南方前线的电报。

“好!”

“让大报纸好好宣传一下!”

“通令全国,嘉奖前方将士!”

“让移藩海外的那些王爷们,都赶紧过去!”

“那个后勤的罐头,赶紧跟上----”

崇祯激动的有点语无伦次,兴奋的在养心殿来回走动。

“你看你,激动的都快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张嫣在旁边也是很开心,但是看到皇帝像个毛头小伙,忍不住打趣了起来。

“宝珠,自此以后,我大明再无饥荒矣!”

“针对那些杀我大明商人的人,我建议予以严惩!”

张嫣想了想说道:

“虽说怀柔也是一种策略,但我更喜欢将当地人换种的策略。”

“宝珠,你说的有道理!”

“这样,让军事委员会给前线下了军令:”

“杀我大明百姓的地方,方圆五里内,鸡犬不留!”

“我觉得你的这个想法挺好的。”

张嫣微笑着说道:

“国内修建直道、开发矿山都需要劳力,就让南部战区解决这个事情吧!”

“单身的将士们可以在当地纳妾!”

“大伴!”

崇祯对着门口叫了一声,

“你给前线发报---”

郑芝龙、秦良玉和黄得功同时收到了北京的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