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如海初定肩祧(1/1)

从此,在贾雨村一手书籍,一手戒尺的教导下……

林辰在水深火热中度过了仲夏,送走了秋天,迎来了冬天!

该说不说,这贾雨村确实有点才华,只是受原着影响,他对此人印象并不好。

不过看在他耐心教导自己,林辰只求原着所描写的有误吧。

现在的贾雨村,在林如海和自己看来,确实是尽职尽责,也不贪慕虚名,也没有对林如海阿谀奉承!

因为两世为人,从最开始的三字经到现在四书也已经到了学习论语了。

这学习进度让林如海这个探花郎都自愧不如。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自己的书法是硬伤,这东西可没有投机取巧的地方。

是要下苦功夫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写出一手好字,而他缺的就是时间。

这一日晚间,林如海的书房内……

看着最近林辰写的字,林如海眉头一皱……

“辰儿。我朝书写大多要求字迹工整,结构严谨,你这书法也太潦草了,光有学问没有书法怎么能行。”

说完起身从书架上拿了一幅字帖递给林辰。

“这是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帖,你回去好生练习!

“还有四个月就是明年二月份的县试,我希望你去试试……

林辰点头应下,行了一礼回到自己书房,拿起宣纸在上面练了起来……

在古代读书真的不是穷人能读的起的,就说这宣纸,地主家一天也不敢消耗上百张吧!

现在每天都消耗这么多,林如海真的是一个好人,自从知道自己的学习天赋后不计成本的投入。

而自己也不能辜负了,更不能挥霍,所以他每天都坚持练字,并且为了节省都是写完正面写反面。

写着写着就灵机一动,都是练字为何不写本小说,他所知这一世并没有四大名着。

而小说也就是话本在这一世也颇受欢迎!

想了想这四大名着,水浒不能写,那是教人造反的,红楼更不能写,唯有三国和西游记可以。

只是这西游记毕竟是神仙鬼怪的有点不适合自己现在写。

唯有三国可以写出来,因为三国志早在唐朝以前就出现了,自己现在写三国顶多算是同人文而已。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纷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

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这一写就停不下来了!

随后的日子里,林辰每天从学堂回到书房都写到深夜!

林如海也在晚上悄悄的来过几次,每次都通过窗户上的影子看到一位少年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这一晚他又来了,站在垂花门那里看了一会,捋了捋胡须,满意的回到了后院。

贾敏正坐在床上做女红,见夫君回来,忙放下手中的活,要起身相迎。

林如海见状,忙出声制止。

“夫人这么冷的天你也不怕着凉了!”

贾敏掖了掖被子给林如海一个白眼。

“在房间里而且还有炭炉呢!”

“那也不行,你这身体刚好,万一着凉了呢?”

林如海说完脱下身上的披风挂在衣架上,来到圆桌前倒了一杯热水捧在手心,看着自己的夫人。

“你觉得辰儿怎样?”

贾敏一愣,疑惑的看着林如海。

“辰儿好好的,夫君为何如此问?”

“我也觉得辰儿是个好的,读书刻苦,坚韧不拔,现在每日练字到深夜!”

“妾身也觉得辰儿待人和善,恭顺有礼!”

林如海捧着水杯感觉手不是那么凉了后就放下水杯。

“夫人,你说要是认辰儿为义子怎么样?”

贾敏听后沉吟了一会。

“这样也好,咱们这么多年就玉儿一个女儿,她一个人也挺孤单的!”

贾敏说完心中一动:“夫君我观辰儿人品学识样貌都是好的!要不咱们招他为婿,将来也有个知根知底的人照顾玉儿!”

林如海白了她一眼:“你怎么会如此想,辰儿聪明好学,无论如何我都要让他走仕途一道,成为赘婿岂不是毁了他?”

贾敏自知失言忙说:“夫君说的极是,是妾身考虑不周,只是觉得辰儿这么好的孩子,跟玉儿也是般配!”

林如海捋了捋胡须:“这种事情也不是无解,民间有一种肩祧两房的习俗,就是一个人可以同时承祭两家的香火。

“只是现在他俩年龄尚小,说这些也为时尚早,且在等几年再看吧!”

贾敏听到肩挑两房的说法后,眼睛一亮!

“这样最好!等过几年他俩要是有意,那就把话挑明!”

林如海听后点点头:“嗯,如此最好!”

贾敏见林辰的事说完了,沉吟了一下对林如海说道:“夫君还有一事与你商量,近日母亲来信说,二哥家的元春明年就十二岁了,想着在等一年把她送入宫中,夫君以为如何?”

林如海听后眉头一皱,思考了片刻。

“岳母哪里已经富贵之极,还要如此谋划,是祸非福呐!”

贾敏听后吓了一跳。

“这可如何是好?”

“夫人!这种事情不是你我所能干涉的,就算是我也劝不住。况且儿孙自有儿孙福,也可能是我多虑了!”

只是看着自己夫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既然你我干涉不了这事,但是你可以修书一封寄给岳母,让她们以后低调一点,不要太张扬了才是!”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除夕,林辰也是在这一世第一次过除夕……

林府主人和下人们加起来也就二三十人,大厅里林如海一家三口加上林辰四人一桌,中间用屏风隔开……

外面下人们做了三桌,待林如海从祠堂来到大厅,贾敏给下人们发完赏钱,又单独给了林黛玉和林辰一个红包后才宣布开宴。

林辰感觉钱包里沉甸甸的,也没好意思打开来看,来林府不到半年,每个月也有五两银子的月例!

只是从来没有花过,也不知道银子购买力如何,唯一知道的就是包子两文钱一个。

换算一下一两银子换一千个铜板,那就是可以买五百个包子,而后世一个包子两块钱,刚好一两银子等于一千块。

而自己每个月都有五千块钱,这要是在后世,也属于高工资了!

想起原着中荣国府的小姐们每个月二两银子每月就是两千,差不多也是后世那些家长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了!

吃过饭熬过了除夕,林辰就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过完年林黛玉要跟着他一起去学堂念书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有幸见到林黛玉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