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蔫坏(1/1)
餐厅内两人坐定,鱼鳞儿手脚麻利的很快就给两人送来了茶叶与热水。
“徐大哥,那您忙着,有事儿您叫我。”
鱼鳞儿甜甜的说道。
“也别太累了,这里也是你跟霍奴儿的家,不能把自己当奴隶似的。”
徐孝先看着与草原上相比,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鱼鳞儿说道。
“嗯,听徐大哥的。”
月牙儿眼笑起来便眯成了一条缝,有着一股邻家女孩的亭亭玉立。
“今天又去哪里了?”
徐孝先还是笑问道,而后一边对杨继盛说道:“对了,尝尝我如今泡茶的功夫如何?
你不是刚从南边回来,比较一下。”
站在原地的鱼鳞儿见徐孝先说完后又望向了自己,于是回答道:“跟兰姐姐还有清文姐姐去了城隍庙,然后姐姐开始教我算账记账了。
她们还夸我聪明来着,一学就会。”
“那就好,多学点儿往后当个才女,让你兰姐给你物色一个好相公。”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鱼鳞儿大方的说道。
鱼鳞儿的大方与自然,以及说起自己往后亲事与未来相公时的神情,没有一丝的扭捏作态与人前羞怯。
这让一旁的杨继盛看的有些目瞪口呆。
别说是温婉婀娜、多愁善感的南边了,就算是在北地,哪怕是京城,恐怕也很难找出像鱼鳞儿这般,能够大大方方跟他人谈论自己往后亲事与相公的女子吧?
随着鱼鳞儿走出餐厅去忙别的。
回过神的杨继盛看着徐孝先:“大人,这也是你从草原捡回来的?”
“同父异母的兄妹两人,鱼鳞儿的母亲是我们明人,所以他们兄妹二人才会流利的说我们汉话。
霍奴儿是正宗的鞑靼人,不过跟鱼鳞儿一样都是性格直爽,不懂拐弯抹角的性格。”
徐孝先一边泡茶给他与杨继盛,一边说着这一次前往草原上的种种事情。
“茶不错。”
杨继盛在徐孝先征询茶艺如何说,看着手里的茶水憋出了三个字。
徐孝先顿时没了继续泡茶的热情。
“市舶司等一些事情可都安置好了?”
徐孝先岔开话题问道。
“安置好了,这是你当初交给我的章程,一些方面我改动了一些。
至于缘由我也都列上去了。
没有改动的,我也都标注了如今做到哪一步了。”
杨继盛一边说一边打开旁边他自己的包袱,除了几件自己的换洗衣裳,剩下的便全是上次徐孝先交给他的厚厚一沓章程。
而如今,比起当初来更是厚了很多。
徐孝先看了看被杨继盛堆在旁边的章程,点头满意道:“放着吧,我有时间便看。”
“嗯。”
杨继盛点头,而后感慨道:“这一次还是多亏了有朱纨朱大人帮忙,要不然我过去重新组建市舶司,怕是没这么快。”
“那是自然,要不然你以为朱纨这个都指挥使是摆设不成?
平日里除了打击倭寇、监察海外贸易以外,朱纨可也不少跟闽浙两地的商贾打交道的。
要不然的话,去年就不会有人设计要他的命了。”
徐孝先叹口气,心头颇有得意之情。
不管怎么说,自己识人、用人的本事如今也算是得到验证了。
想了下后道:“对了,你回来前没有警告朱纨……。”
“说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跟朱大人说了没有十遍也有八遍。
朱大人也说了,让你放心,他绝不会有一天被猪油蒙了眼去跟铜臭味十足的商贾勾结在一起的。
而且还说……。”
杨继盛笑了笑道:“朱大人说,这大明江山可是他们老朱家的,他又怎么会自掘坟墓呢。”
“跟他有个屁的关系。”
徐孝先不屑道:“人家是没出五服还算是亲戚,他们朱家跟皇上的朱家可是往上倒十八服估计都没有关系。
要是有,可能五百年前是一家吧。”
说道最后,徐孝先不由先笑了起来。
杨继盛在旁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而后道:“看来不光是你了解朱大人,朱大人对你也是颇为了解啊。
刚刚那番话,朱纨可是跟我说了,说我一个人知道就好,没必要告诉你知晓。”
“这只能说明他心虚罢了。”
徐孝先呵呵道。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这般聊着,时不时参杂着一些关于那边市舶司等等相关事宜。
而当初徐孝先给他的银子,是如何花销的,每一笔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如今杨继盛也誊抄了一本账簿带了回来让徐孝先过目。
“那就回去好好休息两日,然后便起程前往辽东。”
徐孝先率先站起身说道。
杨继盛随即也把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道:“好,没问题,家里有些事儿我这两日抓紧处理,完事儿后我便出发。”
走到大门口,徐孝先看着不远处的马车。
还好,要不然可能就要跟上次一样,自己又要把胭脂借给他了。
“这一次前往杭州,带的几个人手可还满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要是满意的话,北上辽东你便还用用惯了的那几个人便是。”
“嗯,我晓得,有两个确实用的很顺手。
杭州还有几个不错的,都留在那边了。
我也是怕不在的话万一出什么岔子,所以就给留下了。
踏实一些。”
望着杨继盛抱着小了好几号的包袱上了马车离去,徐孝先这才转身回家。
霍奴儿的房间安安静静地漆黑一片一片,站在外面看还感觉有些神秘。
从西厢房走出来的鱼鳞儿跟洪清文,已经开始收拾餐厅。
程兰也从正房厅堂走了出来。
院子里三女一男,至于多尔衮,如今给霍奴儿当小弟了。
晚上也是跟霍奴儿住在了倒座房里。
简单的洗漱之后,徐孝先便回到了厅堂。
程兰穿着一件单薄的月白色衫裙,外面则是套着一件浅绿色的对襟褂子。
整个人看起来有种江南窈窕淑女、温柔婉约的气质。
尤其是配上她那张越发明艳妖精的脸蛋儿,烛光照映的厅堂仿佛都因她而明亮了几分。
放下手里的书,习惯性的小女儿家姿态地嘟了嘟嘴,徐孝先猝不及防地上前啄了一口。
惹来程大妖精一阵风情的白眼。
“今日有人递来了名刺,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临走时还千叮咛万嘱咐说一定要亲手交给你。”
程兰把厅堂桌角的名刺递给了徐孝先,随即继续道:“还有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
徐孝先拿过名刺打量了一眼,随即在椅子上坐下问道。
“父亲今日亲自过来了一趟,说是因为程知章的事情想要感谢你明察秋毫、秉公办案。
所以想表示自己的一份感谢之意。”
“你答应了?”
徐孝先笑问道。
程兰嘟嘴摇头:“我哪里敢?
还有,这次又带了一箱子银子过来,说什么也要让我收下。
当时家里正好就我一个人,清文跟鱼鳞儿去了陈大哥家里送霜糖的分成银子去了。
加上陈大哥如今又不在家,所以我就又买了一些其他东西,给一同送过去了。
所以那银子父亲命人放下后就匆匆离去,我想要还也搬不动,于是只好等清文跟鱼鳞儿回来后,就先放到杨叔的房间了。”
“明日我找人退了便是。”
徐孝先轻松说道。
程兰默默点了点头。
而后在徐孝先看名刺时,便一只手搂着徐孝先的肩膀贴了上来。
嘴里说道:“谁递过来的名刺啊,看来人的样子我觉得应该是个大官。”
徐孝先的心头也有些好奇。
而打开后,看到名字时,徐孝先不由吓了一跳。
眉头瞬间也紧皱了起来。
“朱载坖”。
程兰在旁轻声念道:“是谁?皇亲国戚?”
“裕王。”
徐孝先也轻声道。
“裕王?皇子么?”
原本把整个人的重量都压在了徐孝先肩膀的程兰,有些难以置信的直起身子问道。
“不错,正是大婚不久的裕王。”
随后徐孝先向程兰问起了递请柬过来的那人长什么模样儿。
按照程兰的描述,徐孝先的脑海里也渐渐勾勒出了冯保的样子来。
“堂堂大明朝的裕王?为什么会给你亲自下帖?这怎么可能?”
程兰还是有些难以相信她看到的事实。
徐孝先同样心头充满了好奇。
他跟裕王根本就不认识,甚至两人之间连半毛钱的……。
想到此处的徐孝先,不由想起了曾经进宫见过两次的沈贵妃,以及见过一面的裕王生母康妃杜氏来。
难不成是她们的关系?
可自己一个小小的北镇抚司掌印镇抚,又有什么值得她们惦记的?
霜糖?那玩意儿宫里除了朱福媛跟嘉靖以外,恐怕其他人都该吃腻了吧?
可若是……拉拢自己?
徐孝先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能力值得对方拉拢的。
就算是因为跟景王之间的明争暗斗,需要拉拢人心,也该是内阁或者朝堂之上的官员才对。
拉拢自己一个小小的北镇抚司掌印镇抚算怎么回事儿?
自己又不能左右嘉靖传位给谁。
“三日后,请你前往裕王府一叙。
这是没办法拒绝的吧?”
程兰看着微皱眉头的徐孝先,不由轻抚着徐孝先的后脖颈问道。
“可不,这怎么拒绝?”
徐孝先手一横,揽着程兰那对襟褂子下柔若无骨的纤细腰肢道。
程兰顺势滑落进徐孝先的怀里,坐在了徐孝先的腿上。
两手环抱着徐孝先的脖子:“看样子,你好像不太愿意是不是?”
对于程兰,徐孝先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毕竟,程兰可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唯一一个跟他共过苦的女性。
而陈不胜、吴仲以及杨增这都不能算“人”,所以并不是。
“听说过蔫坏这个词不?”
看着那粉雕玉琢,仿佛发光的白皙脸蛋儿问道。
“你不就是蔫坏?”
程兰媚眼如丝,甚至视线还不忘看了一眼徐孝先那另外一只浅浅隔着衣服爬上她胸口饱满的手。
“那不一样的。”
徐孝先低头看着怀里的程兰:“不过既然你认为我也是属于蔫坏的那种人,那么……不妨先让我为自己的蔫坏证明一次!”
“不要在这里,去房间……。”
程兰小心房不受控的怦怦跳着,全身像是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