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我国封建社会~隋唐时代2(1/1)
隋朝做的第二件好事,是开凿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它最早开凿于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的邗沟。后经隋朝和元朝两次大规模扩展,成为从北京至杭州的南北水运大动脉。
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市。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全长1794千米,宽50多米。
大运河在隋朝开凿时间计20多年,最早始于584年,隋文帝杨坚,引水自长安,东至潼关,计300多里,开凿了广通渠。
之后四次,分别于587年,隋文帝开挖了江淮段,长约300里,疏导了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605年隋炀帝杨广动用百余万民工,开挖了通济渠,自洛阳引黄河水入山阳的淮河;
608年隋文帝又调集100余万民工开挖了永济渠;610年隋炀帝下令修通了南运河,从镇江至余杭,全长800余里。
开凿大运河是当时经济、政治、军事的客观需要,功在当时,利在千秋。大运河开通以后,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商旅往返,船乘不绝。
运河两岸的商业都市日益繁荣,杭州、镇江、扬州、淮安、淮阴、开封等处,逐渐发展为商业大都会。
大运河的开挖,穿越复杂的地理环境,从设计施工到运输管理,工程涉及测量、计算、机械、流体力学等方面,一系列科学技术上的难题。
如此浩大复杂工程的顺利完成,充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才智和创新精神。
隋炀帝挥霍无度,引发了农民大起义。
隋炀帝喜欢出游,东西南北都去,每次出巡都劳民伤财、使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第一次巡游江都时,他下令建造了数千艘大小龙舟、楼船,金碧辉煌、极尽奢华。
船队出巡动用了数万名拉船的民夫,船队绵延二百多里,浩浩荡荡、无比壮观,隋炀帝下令沿途进献大量特色食物,吃不完就当垃圾扔掉。
他还下令沿途兴建宫殿数十处,极其豪华富丽,供他尽情享乐、奢侈腐化、荒淫无度,大量的钱财被他及其官僚贵族所耗费,百姓却越来越穷困潦倒、灾难深重。
隋炀帝还穷兵黩武,曾三次出动数百万人,东征辽东,无功而返,致使民不聊生、田地荒芜。山东、河北和辽东人民受害最深,
官逼民反,614年王薄首先在长白山起义,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隋炀帝不断加强对起义军的镇压。
617年,全国形成了三大起义军,即杜伏威领导的江淮起义军、窦建德领导的河北起义军和李密、翟让领导的瓦岗起义军。
其中瓦岗军力量最强,并在洛口建立了政权,持续围攻东都洛阳。但因内讧,士气大挫。北方李渊为首的一支反军逐渐崛起。
李渊566年出身于官宦人家,617年被隋炀帝派到太原抗击突厥入侵,因战事不利,被押往江都治罪途中,在二子李世民的极力劝反下,在晋阳起兵反隋。
李渊父子在进军国都长安途中,过关斩将,开仓济贫,收编各路起义军,经数月苦战使义军扩大到了20万人,遂攻破长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唐高祖),定国号为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