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剑齿虎(2/1)
戈辉也很快知道了沟通结果,毕竟他在六楼,锡良在七楼。但对这样的事情,他只需要知道结果就行了,对于锡良采用什么方式的外交,他早就不关心了,随老头折腾,他开心就好。
戈辉一直认为,只要你足够强大,你就不需要外交。只有实力不行,才需要向外交朋友,拉关系,因你无法独立应对外部威胁。
美国从建国之初就没有设立外交部,说明美国有一颗天生的强者之心,天生觉得不需要外交,所以一直没有设立外交部。国务卿承担了一部分外交任务,但国务卿本身不是外交官,是美国总统的助手。(别查百度,百度说的不算,野史更敢说真话)
所以当兰方舟把七楼送来的报告交到他手中的时候,他也只是展开上下扫了一眼就合上了,随手递还给了兰方舟。
戈辉简单收拾了一下,示意兰方舟出发,去北风汽车制造厂。
6月1日的北风厂和平时没什么两样,但是当戈辉的龙旗车队驶进北风厂大门的时候,内部的警戒瞬间达到了最高级。
车停稳后,北风厂的陈玉锡,以及禁卫军与德方的主要研发人员,已经列队迎接了。
德方的研发人员已经习惯了北方特区的排场,特别是让他们深深敬重的戈辉。
陈玉锡帮戈辉拉开车门,其实他也不确定戈辉在哪一辆车里,只是因为这辆车在他正前方。他猜对了,戈辉刚好在这辆车里。
“准备的怎么样了?”戈辉下车就问。
“流水线暂时止装配,就差几步,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陈玉锡说道:“保证让司令看着第一辆车下线。”
“很好”戈辉说着,看向等候他的其他人,发现宁远和邱千城也在人群中,向他轻轻抬手。戈辉把手伸向那些研发人员,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个不落:“诸位辛苦了,是你们在推动着北方特区与德国汽车工业的进步,谢谢你们,辛苦了!”
戈辉握完手,轻捶了一下宁远胸口:“来的挺早啊!”
“新车下线,当然要过来看看。”宁远说着,指挥陈玉锡,直接去车间。(陈玉锡最初就是从总参派到风神战术卡车研发基地的驻厂监督。)
陈玉锡前边带路,戈辉、宁远在众人簇拥下来到流水线出口,随着陈玉锡的手势,流水线再次动了起来。
“介绍一下车的情况,反正还有时间。”戈辉说道。
陈玉锡主动介绍道:“剑齿虎越野车,正式名称是:剑齿虎高机动多用途重型轮式移动载具,2吨和3吨级(载重),分A、B、C、D四个型号。”
“剑齿虎A是指挥官型,2吨级4×4全轮驱动,四轮独立悬架,主要担负保护我军高级指挥官的出行安全,全车加挂防弹装甲。车长165寸(5280毫米),宽70寸(2240毫米)。”
“剑齿虎B是突击型,2吨级4×4全轮驱动,四轮独立悬架,车顶加设了机枪基座,全车重要部位加挂了防弹装甲,两块前挡风可以分别放倒,方便正面射击。溜背式设计,尽可能的减少了被弹面。车长165寸(5280毫米),宽70寸(2240毫米)”
“剑齿虎C是装甲运兵型,3吨级6×6全轮驱动,发动机中置,悬架直接参考风神战术卡车,加长车身达到200寸(6400毫米),宽70寸(2240毫米),左右双开的后门,可以迅速装下一整班12名全幅武装的士兵。车顶还增设两个机枪基座,不论是突击还是撤退,它的攻击力和防护性都毋庸置疑。同时也是禁卫军向轮式装甲车设计的一次伟大尝试。”
“剑齿虎D战场运输型,3吨级6×6全轮驱动,发动机中置,悬架直接参考风神战术卡车,这个是后来新增的型号,全车更像是敞篷皮卡车,但是车身上有驾驶舱框架,方便手扶和抓握。加长车身达到200寸(6400毫米),宽70寸(2240毫米),除了最前排驾驶席是向前的座位,后面都是相对而坐的两排。不论是坐人还是运货都非常方便,只是不防子弹。”
“四种型号都采用直列6缸鲁式机械增压柴油发动机,排量6.6升,220匹马力。A、B两型最高车速都达到90公里每小时,C、D两型最高车速80公里每小时。”
“剑齿虎A、B在相同的底盘之上建造。底盘采用狭窄的双水滴形设计,前后端形成锥形,使车身可以横跨驱动装置。用5条横梁支撑主纵向通道;特别加固了前横梁。前保险杠为安装绞盘做了加固。后保险杠和一个牵引枢纽固定在车后方的横梁上;以改善离去角。绞盘只针对B型,A型没有绞盘。”
“剑齿虎C、D,底盘参考了风神战术卡车底盘,六轮驱动,机动性能和通过性能都很优秀,特别是D型,非常适合做为小股部队的快速移动载具。其实它和C型是一样的,只是外观不一样,它虽然没有C型安全,但它更方便,上下方便,射击方便,如果需要,它能立即化身一只刺猬,能360度无死角的射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前,A、B、C三个型号的原型车都经过了近1年的测试,在努鲁尔虎山简易公路上疯跑一年,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解决问题,虽然不能保证绝对不出问题,但是只要定期检修,每一万公里的故障率已经降到极低的水平了。至于D型,只是将C型去掉了封闭式座舱,变成敞篷的,就像枭龙B型一样(德国人来了以后,为了让德国人尽快习惯和理解,取消了甲、乙、丙的叫法)。”
陈玉锡话音刚落,一位跃跃欲试的研发人员,勇敢地走到戈辉面前,激动得不经意间提高了音量都不自知,他激动地说道:“剑齿虎,绝对是禁卫军与德国军方,在军车设计和制造方面,集大成之作,将军车设计制造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我方的研究人员,一直很谦虚地自称技术员,不敢说自己是工程师,但是剑齿虎之后,我们有了以工程师自居的底气了。”说到这里,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花。
一位留着浅蓝色胡茬的德国工程师站出来说道:“我们一直当你们是工程师,你们非常优秀,尽管在机械设计方面还欠缺经验,不,那是以前,经历了枭龙越野车、风神战术卡车、风神重型运输卡车,还有现在的剑齿虎,你们成熟了,很多设计和想法,如果没有你们的参与和启发,我想我们德国人短时间内是想不到的。你们硬是用实际操作,追平了我们几十年的经验,你们非常了不起。”
这时,又一位大胡子德国工程师插话进来:“老实说,只用了几年时间,让我们搞出这么多新东西,直到现在我都觉得不真实。按照以往的经验,没有三五十年是做不到现在的程度的,天知道,我们做对了什么。”
“你们可以这样理解,你们做了别人没做的事,走了一条别人没走的路。”戈辉说道:“比如牛顿先生发现万有引力,很普遍的现象,无数人觉得天经地义,但他没有,他想到了别人没有想的问题,这就是区别。”(网传牛顿的苹果是假的,所以我也不拿苹果举例了)
宁远轻轻撇嘴,老大的歪理一如既往的多啊!
“现在回头看,你们研发出来的这些车,真的超出了你们的技术水平了吗?”戈辉观察了一下众人的表情,然后继续道:“很多东西,或者说技术,本身并没有多么神奇,其实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一通百通。‘尬德’真的是在帮助你们。”
大胡子工程师显然还是不太认同戈辉的说法,但是戈辉的“歪论”也不是全无道理,他们的确是走对了方向,他们在最正确的方向,十分巧合的用到了最正确的方法,突破了。他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最正确的方向和方法同时出现,欧洲那么些年在干什么?他们都是废物吗?如果不是,为什么来到这里,就全变了。难道真如戈辉所言,‘尬德’在帮自己吗?只有见到‘尬德’的人才会相信。
众人的目光被流水线上,越来越近的车辆吸引了。
那是一辆有封闭式座舱的剑齿虎,车的前脸真的有猫科动物的既视感,两个圆圆的大灯如虎目圆睁,两条向下的镀铬的竖条,酷似两条长长的虎牙。整车呈现出威猛霸气虎虎生威的感觉。
十几分钟后,工人驾驶着剑齿虎A指挥官,从生产线上缓缓地开下来了,开到车间出口,开到众人面前。
戈辉、宁远围着车身仔细观察,255的超宽胎,抓地力、稳定性、操控性肯定都不会差,也就更安全,只不过油耗会高出很多,但这是戈辉在乎的吗?是军方在乎的吗?显然都不是。左右两侧的平行四边形车窗都很小,安全性提高了,但视野差的一塌糊涂。拉开厚实的车门,内饰是按照高级军官的标准特意增加了舒适感,宽大舒适,坐在上面也不比后世差多少,毕竟座椅的设计,是戈辉一直以来不断强调的,可以廉价,但坐着必须舒服。
戈辉扭头看向陈玉锡:“给总督车队准备十辆,第一代枭龙越野车该换了(第二代出现 ,但他没换)。”
“明白,马上安排。”陈玉锡立即说道:“十天内交付,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装饰团队,保证……(让司令满意)”
陈玉锡的话还没说完,戈辉就继续说道:“不光是我,包括禁卫军四总部的重要领导,少将及以上的军官。还有特区政府的二十人管理团队,每人三辆。”
“明白,保证……”陈玉锡立即答应。
“我不要你保证”戈辉直接打断陈玉锡:“真出问题,找你有用吗?”
陈玉锡不敢吱声了,心里迅速反省,以后不能乱保证。
“还有保密工作,剑齿虎系列也要做到保密,让每一个接收剑齿虎的人签保密协议。”宁远插话强调:“维修和保养……朝阳地区的回厂保养,其它城市根据情况设立专门的修理厂,负责维修和保养。”
“自己注意保密,加上老十一(谭伟)那里协助监督,保密十年八年问题不大,十年八年后,欧美应该也有了,也就无所谓了,技术优势保留十年已经非常非常耐斯了。”戈辉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从年前出了吕家的事情之后,老十一一直在自查,把从老八(严肃)那要来的,负责情报分析的科长方千候,提拔为副主任,顶替吕长平的位置。”宁远说道:“现在方千候带队自查,查每个人,包括家庭成员。还让自己的秘书严谨(跟严肃没关系),担任纪律长,专门负责整肃纪律,处理犯错误的人。用老十一的话说,这叫刀刃向内的整肃。”
那么,此时的谭伟在干什么呢?
谭伟倒也没干什么,朝阳某小区的一间静室里,他与吕长平相对而坐,桌上是添香楼打包过来的精致菜肴。
谭伟亲自为吕长平倒满酒盅,然后举起自己的酒盅,深情地说道:“长平,特区和陆军不会忘记你做出的牺牲。”
“不要这么说,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整个‘吉普赛人计划’(流浪)也是我提出来的,刚好借我弟弟的事情,顺势而为,这也正是我想要的。”吕长平干掉盅里酒,坦言道:“不过话说回来,我弟的事,确实是我没想到的,出了这样的事情,我确实不适合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吉普赛人计划是吕长平提出来的,谋划了两年多,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做一个情报掮客,靠出卖特区情报,保持与欧美和亚洲国家情报机构的有限合作,获取他们的情报,站在北方特区的对立面,保护北方特区的安全。
计划很好,但是实施起来,其实非常不容易。真实的情报还是次要的,如何确定忠诚问题才是关键。为此,专门设立了一明两暗,并列三领导制,即便是这样,依然不能保证绝对的忠诚。所以吉普赛人计划,一直在计划,在完善。
直到发生了吕长明窃密事件,为计划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吕长平、谭伟,还有另外两个人,四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冒险实施这个计划。
事实上,关于忠诚,是一个根本无法确定的问题。即便是在身边,就能保证忠诚吗?远在天边,就真的不忠诚吗?忠诚与否,需要用事实来验证,真到了关键时刻,才知道是不是真的忠诚。
“准备的怎么样了”谭伟问道。
“他们俩已经准备好了,在香港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在上海隐藏半年后,就转移到香港。”吕长平道。
“非要走这一步吗?成为特区和禁卫军的敌人,真的很危险。”谭伟还是犹豫:“禁卫情报局,特区内务部,暗影,黑盾保安,都会成为你的敌人,他们可不会客气,冷枪可能随时瞄准你。”
“你知道,我喜欢玩心跳,越刺激越喜欢。”吕长平笑了:“在总部,纪律和规则下循规蹈矩的生活,简直度日如年,作为有钱人家的公子,真是过够这样的日子了。”
谭伟叹了口气,举起酒盅:“四面皆敌,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吕长平碰完杯,直接干了,然后说道:“我的好日子马上要来了,自由人的日子,左拥右抱的日子,太让人神往了。”
谭伟轻轻摇头,他现在也不知道,吕长平是真向往,还是故意说给自己听。但无所谓了,计划了两年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三天后(6月4日),朝阳某小区里突然枪声激烈,然后开始向外延伸,越来越远,断断续续的枪声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才消停下来。
第二天上午,大街小巷贴满了吕长平的照片,悬赏10万两国家建设债券。不需要真的抓到,只要能确定消息真伪,就给10万两。
快速反应第二旅进城,开始和朝阳警察一起全城搜捕。(第二旅代旅长黄添钧)
当天晚些时候,一则小道消息震惊所有人——特区内务部副主任吕长平潜逃。
吕长平协助他三弟吕长明窃取了风神战术卡车的设计资料,没有他的协助,他三弟吕长明根本不可能接触到机密资料。
各种小道消息,真真假假在满大街流传。
不过,在第三天上午,《特区日报》证实,吕长平携重要机密叛逃,目前正在全力抓捕。
七天后,天津临港开发区一酒店发生爆炸,据传特区内务部抓捕大队有人受伤,据传行动队总队长朝钟受伤,临时调专列连夜后送朝阳。
韩钟是谁?很快就有人知道了,是戈辉的大师兄。
那个提供真实情报的人,真的拿到了特区内务部10万两国家建设债券的奖励。
事实上,那个提供真实情报的人,是提前安排好的。但朝钟受伤是真的,炸药当量没有控制好,这是个意外。(真的是意外吗?玩炸药的人会搞错当量?)
作为与事件有牵涉的吕长林家,被集中针对了。
吕长林也没想到,三弟这样,二弟也这样,他知道,吕家在特区彻底完了。
聂远十分够意思,没有落井下石,他接手了吕家在特区的全部生意,给的价格也相当公道,没有少给,也没有多给。
又是锦州港区码头,这次要走的是吕长林全家,从无锡搬过来,这次要搬回去。
吕长林扭头看了一眼远处,港区二期基本快完成了,已经完成了接近百分之百八十。据说到1909年末建设完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港口之一。
“蒸蒸日上的这里,以后与吕家无缘了。”吕长林叹息道。
“谁说和你没关系,不是有我呢嘛!”聂远纠正道:“你在南边把东西往我这里送,我在北边把东西往你那里送,你赚钱,我也赚钱。”
吕长林淡淡一笑,脸上满是惆怅:“也只能这样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都让兄弟我赶了。”
“人生南北多歧路,君向潇湘我向秦。”聂远宽慰道:“人生处处都有许多不同的境遇,好运也好,霉运也罢,背道而驰,渐行渐远之事常有,我们生意人必须要习惯这些。”
“受教了,你说的对。”吕长林振作了一下精神,张开双臂用力的拥抱了一下聂远,耳边轻言:“保重!”说完,转身登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