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金角银边草肚皮——(1/1)
深邃的山洞,这昏黄的火光都不知为何变得明亮了许多。
诸葛亮的话还在继续。
“我诸葛亮虽不才,但有匡扶汉室之志,有开疆拓土之愿,有治国理政之能,有治理地方之义,有忠君尊上之德,有爱民如子之仁,有外战内治之才…”
“试想一下,若是你们跟了我,你们的家人或是在南中耕种,或是赴中原生活,而你们将成为匡扶汉室的军队,无敌于天下,扬名于天下,终有一日,你们解甲归田,乐享天伦之际,你们可以自豪的对你们的儿孙讲…”
“你们曾为这世道的匡正尽过一份力,你们是天下无敌的南中军的一员,你们见证了一次国灭,你们扶起了一个新朝,你们让许多人都过上了好日子,我想…这…才是你们诞生于世的意义吧!”
诸葛亮转身,“我知道,今日讲述的太多,你们或许还无法接受,不过无妨,你们可以慢慢考虑,也可以看看孟获兄弟这边的情形,是不是地里能种出吃的,是不是茶叶与井盐能换得钱粮…修按在,已经不会有人再关押你们,你们的属下也已释放,就在洞外等着你们,诸位轻便吧!”
说到这儿,诸葛亮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俨然…“李、焦、誉”三族的族长还有点懵,他们彼此互视…显然,方才诸葛亮的这一番话,还没有回过味儿来。
他们又望向孟获…
却见孟获语气不甘的开口,“公子让你们走?还不快走?怎么…还要等我去送送你们不成?”
这下,三人再不敢停留,立刻转身,就要离去。
可就在他们的步子要迈入那漆黑的甬道时。
“等等…”
诸葛亮的声音再度传来。
这使得三人心头一紧。
就是说嘛,这汉人嘴上说的漂亮,哪有这么容易放他们走?
“你们少带了些东西…”
“带上这个…”
诸葛亮将三个装满“韭叶芸香”的筐子递给他们,“这里面的草药,人含在舌下,便可解瘴毒,你们打了败仗,回去怕是不能服众,将这个带走…解了众兵士的瘴毒,他们应当就不会再反叛你们了!”
这…
无疑,当那满满一筐子“韭叶芸香”递到他们手里时,他们竟是默契的双手颤抖了起来,眼眶中莫名的泪水晶莹。
他们强忍住这泪水,故意装作无事发生一般的提着筐子迈入那甬道。
“踏踏——”
“踏踏——”
先是有节奏的迈步声,他们齐齐向洞口的光亮处前行…
可不知什么时候,突然这脚步声变得急促了起来,且本应越来越远的脚步声,现在变得越来越近。
先是一个,然后是第二个,第三个…
这三个部落的首领齐齐回到诸葛亮的面前。
“公子当真要领我们走出这南中?”
“公子当真能让我们的族中的妇孺老幼远离这杀戮?让我们这些男儿扬名天下?”
“公子…我们当真也是能横扫四方的?南中当真能繁荣起来…像是那中原一样么?”
面对这样的提问…
诸葛亮耐心的回答,“能,能,凡我说过的都能做到…”
“若我做不到,你们可以随时离开,可以肆意唾骂我——”
这话脱口。
“扑通”一声,三人齐刷刷的跪了,跪在诸葛亮面前。
“我们想害你,你却能不计前嫌,把这解毒的草药给我们,还处处为我们考虑,生怕属下再背叛我们…我们信你,我们信你——”
“从今往后,我们三族的人便听你的,还望公子别忘了今日答应我们的,让我们全族上下能过上好日子,妇孺老幼能远离杀伐,男儿能扬名天下——”
“放心!放心…”诸葛亮扶起他们,重重的说,“从今往后,你们会好的,南中会好的,会好的…”
其实最后一句,他想说的是,大汉也会好的…
在彻底的颠覆迎来重铸过后…
大汉也会好的——
…
…
益州,蜀郡。
此地郡丞名唤杨松,因此前刺史与郡守死在五斗米教的叛乱中,故而…如今的蜀郡悉数由他代理政务。
倒是有消息传出,杨松的母亲突然气虚重病,大汉以孝治天下,杨松为此特地发布告示,凡是能提供补气之药物者,他杨松必重谢。
一时间,许多药材纷纷的送了过来,就装在那一个个箱子里,陈列于衙署的正堂之上。
今日的杨松照例愁眉不展的踏入这正堂。
他不忘叹息一声,“唉…家母如此病重?有医无药?这可如何是好?”
说完这一句,他便屏退下人,要独自在这里验药。
一个个箱子被打开,其中不乏许多补气之药,可每看一个箱子,杨松便摇头叹息一次,似是无限失望,只剩下最后一个箱子,杨松的失望俨然已经到顶点。
他不住的摇头叹息,却也不说明,到底是因为什么。
可就在这箱子打开的刹那,一阵金光晃的他睁不开眼…
过了许久,总算适应了这金光,杨松慢慢的睁开眼睛,里面陈列的哪里是什么补气的药材,分明是一箱子黄金。
嘶——
杨松倒吸一口气,他连忙阖上了这箱子,然后传唤下人,问这箱子是谁人送来的。
下人回答的很干脆:
琅琊诸葛氏——
杨松接着问,“是那想要做蜀锦生意的琅琊诸葛氏?”
“正是!”下人无比笃定的回答。
嘶…
杨松又一次深吸一口气,他闭着眼睛,思虑了足足半炷香,准确的说,是足足半炷香他方才缓过劲儿来。
然后,他郑重的吩咐下人:“传消息出去,琅琊诸葛氏送来的药药效甚佳,家母已经转危为安了…为表感谢,本郡丞特许琅琊诸葛氏于锦里采买蜀锦,贩卖中原!”
“可…”下人一脸懵逼。
杨松却是怒斥:“让你怎么说就怎么说,不该问的别乱问,怎么?传话都不会了么?”
下人唯唯诺诺的退去…
这时,诺大的正堂又只剩下杨松一人,他再度打开那箱子,感受着这满满黄金带来的视觉冲击,不由得心头一阵荡漾。
“赚钱难,做清官赚钱更难…嘿嘿,琅琊诸葛氏…呵呵,有意思——”
“这么多人,还真就他,送的不是补气的药材——”
“这么一大箱子‘药材’送的妙啊,想必沿途也都打点过了吧,呵呵,这蜀锦的钱,活该他琅琊诸葛氏去赚——”
…
…
泰山郡,诸葛亮已经归来。
连带着蜀锦的商道也彻底打通——
即便是南中的茶叶、井盐一时间还无法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可仅仅蜀锦的带来,便在洛阳、南阳的市场上引发出一阵浪潮。
这便是所谓的“奢侈品”,是地位的象征,是宫廷,是各大族蜂拥争抢的对象。
上一世诸葛亮凭这个支撑庞大的军费,所谓“决敌之资,唯仰锦耳”…这一世,也没有例外。
单单售卖蜀锦,一年间赚得的钱粮,何止是足够太行山中太平教徒三年的用度。
最关键的是,这是个聚宝盆,这还是宝贵的“银边”…是将来玄德公入蜀的重要一环——
“哎呀,我又输了…”
一方棋盘旁,诸葛珪投子认输。
诸葛亮则是笑道:“告诉过父亲很多次,金角银边草肚皮,只要赢下四个边,这棋盘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珪知道诸葛亮谋下了南蛮,也知道这所谓金角银边,可他就是下不过儿子,只能笑笑说,“好一个金角银边草肚皮,如今亮儿得了这西南角,下一个角是打算选择哪里呢?”
“东北!”诸葛亮点了下棋盘上东北的位置…
诸葛珪惊道:“幽州、辽东…那可是苦寒之地!”
诸葛亮却是笑了笑,“孩儿指向这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一个人…”
“谁?”
面对诸葛珪的询问,诸葛亮只是浅笑,没有告诉他。
倒是这一刻,他的脑海中,想起了那银枪白马的英姿,想起了那七探盘蛇的风采,也想起了,他病逝之前,托着那柄龙胆亮银枪,在院落中沉默良久。
那时的诸葛亮问他:
『——将军,所思何事?』
诸葛亮永远忘不了他的回答。
『——无他,忆往昔耳!』
然后,便是老将留下的那滴滴英雄泪花——
长缨浴血,百战功成——
倘梦回少年,窥知前路漫漫,白马银枪?可还会再驰骋四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