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7章 讨杯茶喝(1/1)
官场如战场,站队就如同押宝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葛卫民虽然已经退居二线,但他与整个体制之间的联系却并非能一刀两断。
即使他本人无需再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而去曲意奉承,但他手下有一大群人需要他照顾,还有他的儿子和亲戚们也依赖着他。
在他在位时,尽管他也属于钱家的圈子,但他还有一个以他为首的小圈子。
这个小圈子里的人,都以他为绝对核心。
然而,当他毫无征兆地被组织叫去谈话,随后又突然被迫退二线之后,情况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钱家对他落井下石,毫不留情地将他一脚踢开,那些个曾经跟随他的手下,以及他的亲戚们,也都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这些人当中,有些有门路的便迅速改换门庭,另寻靠山。
而那些没有门路的,则只能时不时地来到葛卫民这里哭诉一番。
葛卫民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对于其中的门道早已心知肚明。
每当他的夫人愤愤不平地咒骂那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时,他总是会站出来替那些人辩解几句。
对于那些找不到门路的人,葛卫民也会告诉他们,要先收敛一下自己的锋芒,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
毕竟他以前也是个省委常委,在岭西的政治版图中,还是有他一席之地的。
在他还在位的时候,岭西最东边的梁圃市市委书记马敬珲,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到了马敬珲这个级别的官员,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改换门庭的问题了。
一个市委书记,必然会成为各方势力竞相拉拢的对象。
葛卫民退休之后,许铎、谢学义、雷正军,甚至后来的窦一圃,都曾向马敬珲抛出过橄榄枝,但马敬珲却异常清醒,他深知岭西目前的局势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因此,面对这些邀请,马敬珲既没有断然拒绝任何一方,也没有轻易答应任何一方。
他选择暂时保持中立,以免卷入不必要的政治漩涡。
尽管如此,马敬珲在逢年过节时,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前往葛卫民家中探望。
这一举动表明他并没有忘记葛卫民曾经对他的知遇之恩,同时也让大家对他有了更高的评价。
正是因为马敬珲的这种态度,那些曾经追随葛卫民的人,才会大部分都选择了留下。
就在葛卫民前往球场小院儿的第二天上午,马敬珲就出现在了梁栋的办公室。
梁栋回到省里之后,马敬珲还是第一个前来拜访的地市一把手。
当马敬珲踏入办公室的那一刻,梁栋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但很快就被欣喜所取代。
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门口,热情地握住马敬珲的手,仿佛他们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
这一握,他甚至都没有松开,一直牵着马敬珲的手,将他引到了会客区,一同坐了下来。
坐定之后,梁栋扭头对一旁的赵涛道:
“小赵,快去把我那珍藏的茶叶拿出来,给马书记泡上一杯!”
说起梁栋这珍藏的茶叶,背后还有一段小插曲。
梁栋原本有两罐‘狮峰龙井’,是左岭送给他的。
梁栋知道,以左岭的身份,送给他的茶叶,一定不是什么普通茶叶。
但由于他只喝淮州毛尖,对这茶叶并不怎么了解,然后就任凭这两罐茶叶被‘识货’的丁颐飞给‘打劫’走了。
更搞笑的是,丁颐飞还没来得及捂热这两罐茶叶,其中一罐又被耿秋狄给劫走了。
也正是因为这一连串的事情,梁栋才知道这一罐仅有二两半的‘狮峰龙井’竟然价值上万块!
正好他后来又去过一趟燕京,就厚着脸皮专门找左岭又讨了两罐,放在自己办公室里,算是镇‘室’之宝。
……
没过多久,赵涛便泡好了一杯茶,小心翼翼地将茶杯放在马敬珲面前的桌子上,然后十分礼貌地说:
“马书记,请用茶。”
说完,赵涛转过身,退了出去。
梁栋在市里工作时,办公室招待客人通常使用的是那种普通的一次性纸杯。
当他调到省里工作后,如果继续使用一次性纸杯来招待客人,可能会给人一种不够重视、过于随意的感觉。
于是,他便入乡随俗,将招待客人的杯子换成了更为高档的青瓷杯子。
这种青瓷杯子价格不菲,自然不可能像一次性纸杯那样,用过一次就扔掉。
而办公室也不可能准备大量的这种杯子。
因此,每当有客人使用过这些杯子后,就需要赵涛负责清洗它们,以确保它们的清洁卫生。
马敬珲显然也是深谙茶道之人。
只见他端起那只青瓷杯子,先揭开盖子,凑近鼻子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茶香,接着又轻轻地吹了吹杯口的热气,看了看杯子里的茶水,最后才轻轻地抿了一小口。
茶水入口,幽幽茶香顿时在舌尖弥漫开来。
马敬珲缓缓地放下杯子,细细品味着这杯茶的滋味,脸上露出一副极为享受的表情,赞叹道:
“梁省长,这茶叶可真是绝品啊!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应该是西湖龙井吧?而且还是产自狮峰山的正宗西湖龙井!”
梁栋微微一笑,点头道:
“马书记果然是行家!这确实是狮峰山的西湖龙井。”
马敬珲接着道:
“这西湖龙井的价格可不便宜啊,估计每斤得好几万吧?”
梁栋谦逊地笑了笑,说:
“价格高低无所谓,对于真正喜欢喝茶的人来说,只要能品尝到好茶,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其实我也很喜欢喝茶,不过我是淮州人,从小就习惯了喝淮州毛尖,别的茶喝起来总觉得味道不如淮州毛尖纯正。”
马敬珲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淮州毛尖也是非常不错的茶叶,历史悠久,在绿茶中更是久负盛名。只可惜啊,由于各种原因,现在淮州毛尖的名气被其他几种茶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