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训练军队(1/1)

“并不是这样的赵员外。”

陆行舟神色郑重,一字一句的纠正他的想法,“您不是老了,也不是管不动,而是没有对症下药。”

“其实复文兄跟您的性格很像,都是坚韧执着的人,只是你们追求的方向不同”

“您在年少时想要权势,想要钱财,所以拼命的读书,考取功名。”

“但复文兄在出生后就已经拥有这些,所以他对于考取功名并不感兴趣,他需要的是认可,是认同。”

这是陆行舟对赵复文的总结。

也是他能在短时间内发掘赵复文的天赋,习武上面。

如果说这个人始终开不了窍,只能证明是出发点出错。

解题的公式用错了,就算不断的努力,也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听到陆行舟的这番话,赵员外颇为意外。

“没想到有一天会是一个小辈告诉我这件事。”

赵员外有些感慨,回想前半生,他在朝堂上步步为营,只为了更高的权势,地位,自然也有金钱。

可到最后什么都有了。

唯独打不成对儿子的教养。

有时候赵员外都在想,是不是对复文的要求太高了。

本来就没有母亲的教养,他作为父亲更应该严格一些。

转念一想,忠良也是这么过来的。

怎么忠良可以,复文就不行呢?

现在想来,赵员外只有无尽的悔意。

“早知道当初不逼着他做哪些厌恶的事情,白白浪费我们多年的父子感情。”

说完这句话,赵员外一下子泄了气,在短时间内便归西了。

对儿子成才的执念始终是赵员外心里的结。

当初能在命悬一线的时候活下来,也是因为这件事。

“老爷!老爷!”

管家跟了赵员外一辈子,从年轻的时候是书童,到现在是管家。

陆行舟看着这一幕,也有些哽咽,出门安排人快马加鞭把赵复文和赵忠良叫了回来。

要是知道赵员外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他就应该早些把两个人叫回来。

两城之间隔了两个时辰的路,当消息通知到,赵复文和赵忠良驾马连夜赶了回来。

赵复文和赵忠良赶回府内,进门全都跪在了地上。

赵复文一声声说着“儿子不孝。”

从少时的不争气,到惹赵员外处处生气。

这一刻,那个整天喝花酒的混世魔王,已然蜕变成了另一个模样。

身体结实强悍,目光坚毅。

经过习武,赵复文已经由内而外的发生了变化。

看着这一幕,陆行舟叹了口气。

还好,临终前让赵员外心满意足,知道儿子的蜕变。

赵员外离世后。

管家将七大箱子的金银搬到了陆行舟医馆内。

“陆城主,这五箱金银是当初老爷承诺您的,另外两箱是老爷叮嘱一定要给您的,说是您对两座城池的担当,让他敬佩。”

面对赵员外的献礼,陆行舟并未单独留下,而是用作了城池的治理。

在陆行舟安排人修筑城墙的过程中,外面始终有起义军攻上来。

他们像是有组织有预谋一样,一次次的进攻归阳城和原城。

这让陆行舟怀疑他们背后有一个统领。

于是找来赵忠良商量这件事。

对此,赵忠良摇了摇头:“背后有没有统领我没办法确定,现在各处的起义军都是分散的,没有听说那里有单独强大起来的起义军,难道有人隐藏在后面,让一些小军队到处骚扰?”

听到这话,陆行舟若有所思的应道。

“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现在每个城池的实力都无法预估,要是直接派出大批人来进攻就会暴露他们的势力。”

“所以,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安排多一些的人过来进攻,从一开始的少部分人,到最近一次上百人。”

“这绝对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进攻。”

总结下来大大小小的防御战,陆行舟发现了这个规律。

他们面对的起义军跟之前的起义军不太一样。

这似乎是已经被统领起来的正规军队一样,背后一定有人指示。

就在陆行舟心生疑惑,安排赵忠良去寻找周围城池分布图。

只有了解周围的形式,才能找到敌人可能驻扎的根据地。

现在陆行舟除了两座城池和元山村那一条的山脉,其他根本就不了解。

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好像你在明,敌人在暗一样。

“好,我尽量去找。”

除了级别高的朝廷官员,很少有人能拥有这样的地势图。

尤其他们的地区还比较偏远。

尽管如此,赵忠良还是着手去办了。

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后脚陆福急匆匆赶来。

“城主,外面有个人说是朝廷的官员,来巡视原城和归阳城。”

听到这话,陆行舟心里渐渐有了底。

上来便说两座城池,看来已经知道他是两座城池的城主。

朝廷派来的人吗?

倒是可以接触看看。

在陆行舟看来,以现在的社会形式,还是朝廷的面更大一些。

之前每次朝廷出现,起义军根本连打的必要都没有就解决掉了。

但他们这里距离京城比较偏院,想要重新聚集起来一个帮派很容易,一次次让朝廷派人来解决也很费劲。

要是陆行舟能跟朝廷达成一致,事情会简单的多。

很快,朝廷任命的人来到陆行舟面前,是个看着秀气的男人,“你就是城主陆行舟吗?”

“是的,贵姓?”陆行舟问。

“叫我周方盛,我陆行舟接旨。”

随着周方盛的话,陆行舟挑了下眉头,跪下接旨。

有些规矩需要有。

但陆行舟的心里竟产生了一些逆反的心情。

为什么跪下的要是他呢?

原本对统一天下没什么想法的陆行舟,在这一刻,萌生了坐上至高无上地位的念头。

接下来没什么可说的,只是让陆行舟任命原城城主,赵忠良任命归阳城城主,还说明过两天会来两个刺史辅助管理城池。

看似是一件好事,实际上就是用来监视他们。

通过这件事,陆行舟意识到朝廷对于他的事情掌握的还挺清楚。

没少在城中安排人手,才能做出这么具有针对性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