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林如海的认可(1/1)
贾环坐在书房里,桌上的《孟子·万章》已经摊开一个时辰了,却连一页都没翻过去。他伸手摸出袖口里那封已经快被翻烂的信封——前几日发出的拜师信到现在还没有回音。
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滴在檐角的水滴不断砸在青石板上,"叮咚"、"叮咚"的声音像一根无形的绳索,搅得他心烦意乱。
"三爷,"吉祥探头进来,声音有些怯生生的,"用不用给您换碗莲子羹?前头送来都凉了。"
贾环摇头:"搁着吧。"他顿了顿,突然忍不住问道,"你说......林姑老爷会回信么?"
吉祥挠了挠头:"这...小的也说不好啊。"她犹豫了一下,又道,"不过林姑娘这些日子一直在帮您,想必林姑老爷会看在小姐面子上的。"
贾环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心里嘀咕——若林如海真只看黛玉的面子才肯收他,那这师求的还有什么意思?
他正胡思乱想,外头骤然响起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李贵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三爷!三爷!扬州来信了!"
贾环"腾"地站起来,连案几都被他撞得一晃。几支毛笔"哗啦啦"滚到地上,他却顾不得捡,三步并作两步奔到门前,一把扯开帘子——
"老爷那头叫您立刻过去!"
-------
贾政的书房里气氛凝重。贾环站在案前,心脏突突直跳,目光紧紧盯着父亲手里那封信。贾政却没说话,只是把信递了过来。
贾环接过,指尖都在微微发抖。
信纸上是林如海一贯工整的瘦金字体——
"环侄启:
汝之意,已知悉。诗词一篇、策文三部,均已阅过。虽非上乘,然灵性未泯,若潜心研习,未必无成。"
"吾素不收徒,然汝既存此志,可南下扬州一晤,观而后定。"
"至于兰儿,天资或有过之,然年岁尚幼,恐难远行。不若先于京师求学,待根基扎实,再做决断。"
"若肯赴约,三月十七前至扬州府衙拜见即可。"
"林如海字"
贾环读完,眼前一阵恍惚,甚至不确定自己是否在做梦。父亲的声音远远传来:
"......林姑老爷允了,你打算何时启程?"
贾环猛地回神:"去!自然去!"他一激动,差点踩了父亲的官靴,"父亲,孩儿明日便可准备......"
贾政摆了摆手:"急不得。"他沉吟着,"此去扬州,少则半年,多则数年,总要和你母亲、老太太商议。"
贾环表情一僵——**"母亲"二字让他瞬间冷静了下来。**
------
王夫人的院子里静悄悄的。
"要去扬州?"王夫人坐在椅上,手捧着茶盏,面上看不出喜怒,"多久?"
贾环垂头站着:"回母亲,暂时定下两年......"
"砰"的一声,茶盏重重搁在了桌上:
"两年!"王夫人冷笑,"环哥儿,你是觉得京城容不下你了?"
贾环不敢抬头:"儿子不敢。只是......林姑父说了,若去太短,实在学不到什么......"
王夫人没接话,眼神却瞥向了一旁的周瑞家的。这婆子立刻心领神会,赔笑着道:"太太别恼。老爷和老太太已经答应了呢,再说又不是不回来了......"
"放肆!"王夫人猛地一拍桌,"什么时候府里的事情轮到你来插嘴了?"
贾环的后背渐渐冒出了冷汗,他知道母亲这是迁怒于人,心里越发不安。
正在僵持间,外头突然传来说话声——是宝玉带着袭人来请安了。
------
傍晚,荣禧堂的纱灯一盏盏点亮。
贾母坐在罗汉榻上,听着贾政细说此事。半晌,老太太微微一笑:"去扬州好啊!林姑爷向来严谨,环儿跟着他,说不定能出息。"
王夫人站在一旁,低声道:"老太太......媳妇是担心孩子年纪小,独自在外......"
贾母挥了挥手:"十六七岁了,还小什么?当年珠儿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也独自南下去考过乡试?"
被提起已故的长子,王夫人脸色一白,再不说话了。
当夜,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
贾环回屋后,立刻让小厮去给贾兰传话。不多时,小贾兰抱着书本匆匆跑来。
"三叔!是不是......"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
贾环叹了口气,把那封信给他看:"林姑爷说,你暂且留在京城。"
贾兰顿时蔫了,眼圈有些发红:"真的不行么?"
"不全是坏事。"贾环拍拍他的肩膀,"我走之前,会请父亲为你寻个妥当的老师。"他顿了顿,"对了,王举人临走时留了几本书给你......"
他从箱底翻出个布包,里面厚厚一摞是王举人手抄的《四书笔记》:"先生说......等你十六岁后,再把这本给你。"
贾兰小心翼翼地接过,翻开第一页,上面写着一行工整的楷书:
**兰儿启:**
**"学问之道,戒急戒躁。你天资聪颖,切莫贪功。**
**待根基扎实,再来寻我。"**
落款是王举人的印鉴。
贾兰抬头,声音微微发抖:"王先生说......以后还能找他?"
贾环点了点头:"先生去了山西做学政,以后总是有机会的。"
------
十日后,贾政终于为贾兰请到了一位老师。
"这位徐先生,虽是秀才,但对蒙学很有一套。"贾政对王夫人道,"兰儿现在最需要的是打基础,徐先生正合适。"
王夫人勉强点头:"老爷安排便是。"
事情就这样敲定了。贾环也开始打点行装,他特意去了趟潇湘馆,把林如海写回的信亲手交给黛玉。
黛玉看完,嘴角微微上扬:"恭喜你了。"她递过一封早已准备好的信,"这是我给父亲写的家书,你一并带去。"
贾环郑重收下:"多谢姐姐成全。"
黛玉抿嘴一笑:"用不着谢我,你能走多远......"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终究要看你自己。"
------
启程这日,春风拂面。
贾环牵着马站在荣国府门前,身后是送行的父亲和贾兰。更远处,王夫人面无表情地站在台阶上,身旁的周瑞家的不知在小声说着什么。
"到了扬州,记得每月捎信回来。"贾政替他理了理衣领,"别辜负了林姑父的苦心。"
贾环重重点头,又蹲下身对贾兰道:"好好读书,以后......"
他突然哽住了,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是贾兰机灵,从怀里掏出个荷包递过来:"三叔,这是我攒的几两银子,您路上买茶喝......"
贾环鼻子一酸,却笑着揉乱小侄子的头发:"傻话!该三叔给你零花钱才是!"说着从腰间解下一方端砚塞给他,"记着,好好跟着徐先生学。"
马蹄声渐远,荣国府的红墙碧瓦慢慢消失在视线里。贾环深吸一口气,感觉前方的路忽然变得无比开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