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章 相国之才(1/1)

秦怀柔去了营州之后,曾经被召回过一次,是因为李承乾早饭的事情,替李世民分忧解难,朝廷特批了,给营州百姓免税三年。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

转眼间三年的时光就要渡过,连远在营州的秦怀柔应该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三年都过去了?这么说秦小子离开长安都三年光景了?”

李世民才反应过来,日子过得竟然这么快么?

房玄龄有些小得意,不提醒一下李世民,都快忘记这件事了,这怎么能行,自己可不敢去做那先斩后奏的事,只要你李世民点头了,

那事情就好办了,甚至都有必要亲自去一趟营州,听说这一路上的风景不错,是不是应该拿这个当一个借口呢?

“嗯哪,”

“嗯哪?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口音啊,”

“呵呵,俺老房听说营州那边都这样回答别人的问题,两个字可以省去很多事呢,”

“陛下,您去了辽东那边,难道没体会到这么好玩的事么?”

房玄龄开始给二人解释了起来,

“吃了没?”

“嗯呐,”

“今天你心情不错啊,”

“嗯哪,”

“...,”

“嗯哪,”

罗列了一堆,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用嗯哪来回答,

“房大人,看来你的功课真是没少做啊,”

“嘿嘿,惭愧惭愧,”

长孙无忌笑骂道:“你还知道惭愧?你这是有多惦记秦小子啊,难不成你还想过去一趟不成?”

“咦,老夫怎么没想到呢,”房玄龄恍然大悟,“你这么一说,老夫还真想去一趟营州,”

“陛下,臣兢兢业业为朝廷付出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歇一歇了,听说从长安城去营州这一路上,风景很漂亮,臣也想去看看,”

外面世界很大,臣想去看看,

房玄龄这一辈子可以说一直跟在李世民的身边,就算李世民御驾亲征了,他也要守在京师,

大事小情的都少不了他参与,连长孙无忌都可以跟着李世民出去,偏偏他要留在京师。

此刻提出这个诉求,倒也说的过去。

“说得这么冠冕堂皇,无非就是想偷懒吧,房大人,这可不像是你的作风啊,”

长孙无忌心中很是疑惑,出去溜达,看风景?恐怕不是这么简单吧,这纯粹就是一个借口罢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心里憋着什么坏,生怕秦怀柔非暴力不合作,自己亲自过去,让秦怀柔无法拒绝罢了。

“其实老夫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去秦怀柔那里学习学习,看看他那里的模式能不能让大唐其他的地方效仿一番,若是可能,大唐岂不是又多了几个塞外粮仓了?”

知道李世民最喜欢的就是粮仓里堆满了粮食,代表着百姓根本不缺吃喝,吃饱了,那么就会有精力做很多事情。

国力就会一天一天的变得强大起来,

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他还有什么好顾忌的?

如此说来,自己给李治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玄龄,你有心了,说到朕的心里去了,”李世民赞道:“可你离开了,你手里的事交给谁来处理呢?”

“换成别人,朕也不放心啊,”

“陛下,臣有一人举荐,”房玄龄想了一下,还真让他想起一个人来,“马周,此人能力不在臣和长孙大人之下,”

“此人有相国之才,这点陛下应该是知晓的,”

马周一个社会底层的学子,偶然间结识了秦怀柔,随后经秦怀柔的举荐,逐渐的在朝堂上展露头角,

这些年,他逐步的获得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的欣赏和器重,职位也越来越高。

可始终没有踏入到那一步,今天,房玄龄竟然主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说明马周终于能步入到李世民的眼帘了。

推荐马周,不如用房玄龄在选自己的接班人更为恰当,

“马周,此人的确是一个人才,你确定想好了,不是想趁这个机会,学孔颖达、李靖这两个老匹夫,出去潇洒吧,胡乱推出一个人来顶替你的位置。”

“陛下,您这可是误会臣了,臣怎么会这样想呢?”房玄龄为自己辩解了起来,“陛下,臣就是单纯的想休息一下,何况用不了多久,臣就可以回来了,”

“顶多半年,啊,不,三个月,去的路上花费一个月,在那边学习一个月,回来再用一个月,”

分析的很透彻,既有节点,又有过程,房玄龄说得话,李世民无法反驳,其实他也想出去溜达溜达,

吃不饱饭,终日为了那口吃食奔波,可一旦吃饱饭了,就要考虑精神食粮了。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始终是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

“三个月,是啊,三年很快都过去了,何况三个月呢,”李世民感叹道,“好吧,朕准了,”

“不过,等会回去,你拟一个奏折上来,就让马周出任克明的位置吧,”

“臣遵旨!”

房玄龄很开心,自己可以出去潇洒了,马车要弄得舒服一点,银子嘛,也要带一些,

厨子,嗯,对厨子也要带上一个,这一路上过去,走到哪,想露营就露营。

自己可没有秦怀柔那两下子,不带个厨子,自己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房玄龄想着想着,嘴角就开始撬了起来,完全没有注意长孙无忌和李世民二人已经凑到一起,来到了房玄龄的对面,

长孙无忌在房玄龄眼前挥动了两下手掌,对方竟然没有丝毫反应,

“陛下,房大人不会傻了吧,怎么没反应了呢?”

“嗯,这老东西恐怕是合计什么东西呢,看他那一脸的贱笑,恐怕就是在合计这一路上要带什么东西呢,”

“不对,臣觉得这老家伙应该是在合计怎么算计秦小子呢,”长孙无忌和李世民的观点不同,“陛下,您说如果等明日,臣要是在朝堂上提出,继续给营州免税?”

“会不会有人反对呢?在臣看来,光这次东征,营州支持大军的东西,朝廷再给他免三年的税都不算过分。”

“什么?长孙大人,你这是在拆老夫的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