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退兵(1/1)
渤海郡。
高统领快步进御书房,双目闪着激动狂喜,声音有些颤抖:“皇上!逆军退兵了!”
熬得眼下泛青的建安帝,眼中骤然迸发出喜悦的光芒:“你说什么?朕没听清,再说一遍!”
高统领高声重复了一遍:“逆军今日退兵了。这一仗终于打完了。”
建安帝猛然起身,想笑,不知为何却涌出了眼泪。
一旁的徐公公也跟着抹泪。
逆军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围了渤海郡一年多。这一年多来,渤海郡一直在打仗。建安帝一直被城破国亡的恐惧笼罩,食不知味,夜不能寐。便是皇后张静婉进门有喜了,建安帝也没真正展颜。
现在终于熬得云开见月明了。
逆军退兵了!
渤海郡平安了!
“恭贺皇上!逆军败走!”张大将军熟悉的声音响起,洋溢着喜悦。
建安帝扭过头,擦了眼泪,再转过脸来,已是满面喜色:“能守住渤海郡,都是大将军之功。朕要封赏大将军为安国公!”
张大将军没有客气推让,笑着拱手谢恩。
建安帝召庞丞相前来,令庞丞相拟旨。
庞丞相笑着提醒:“击退逆军,渤海军居功至伟。北平军守城亦有大功。还有各位前来勤王的将军,都是朝廷的忠臣良将。尤其是广宁军的杨将军,战死沙场,重创陶无敌那个逆贼。皇上应该重赏广宁军!”
建安帝不假思索地笑道:“都赏!”
大战后犒赏一众武将,也是惯例了。朝廷拿不出实实在在的钱粮,至少也得给有功的将士们提一提官职。
建安帝召集重臣们商议过后,很快下圣旨。
孟氏兄弟原本都是四品武将,如今封为正二品将军!杨将军不幸战死,追封为一品大将军。同样战死的武邑军主将追封二品将军。
其余武将,按着战功大小,官职升一级到三级不等。就连半途逃走的长乐军主将,也升了官。
就连按兵不动的裴家军,也接到了封赏的旨意。裴青禾原地升了一级,成了从三品的武将。
封赏的圣旨送到裴家村。裴青禾毫无愧色地接了圣旨。
冒红菱轻声笑道:“没出兵就有封赏,也是奇事。”
裴青禾扯了扯嘴角:“不拨军费,没有钱粮,也只能用虚职安抚一众武将了。裴家军没出兵,却也没趁机举旗自立,没扯后腿,就算有功了。”
这话听着荒唐可笑,却又格外现实。
事实是年轻的建安帝,掌控不了朝政,左右不了大局。京城早已沦陷,南方百姓早已不认朝廷了。北地这里,所谓的“忠臣良将”们,心怀各异各有盘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打内战。
裴燕还在广宁军没回来,裴青禾随手将圣旨给了裴萱:“将圣旨放好。”
裴萱捧着圣旨,冲一旁的裴风得意一笑。
裴风今年个头猛蹿了一截,已经比裴萱高了,有了少年模样。不过,心性没长多少,依旧时时和裴萱攀比较劲。
裴风绷着一张略显稚嫩的俊脸,待裴萱走后,委屈地向裴青禾告状:“青禾堂姐,裴萱总欺负我。”
裴青禾失笑:“我怎么给你撑腰?难道让她事事都让着你?”
裴风闷了片刻,挺直胸膛道:“我不用她让。等日后上战场了,我要大杀四方,让她彻底拜服。”
人不大,口气不小。
裴青禾莞尔一笑:“以后有的是仗要打,到时候就看你们了。”
一张圆润的胖脸凑过来:“我也要领兵打仗。”
裴青禾笑着揉了揉裴越的小胖脸:“你先把身手练扎实了,再好好读兵书。”
一转眼,五年时光匆匆而过。当年哭哭啼啼的裴越,如今也有十岁了。裴氏的男童女童们,都在一日日长大。
裴青禾转头对冒红菱唏嘘:“看着裴风裴越,我都觉得快老了。”
冒红菱被逗乐了:“你才十八岁,哪里老了。我比你年长七岁,还觉得自己风华正茂呢!”
正在说笑,一匹快马冲进了裴家村,带来了噩耗。
回来送消息的是裴芷。裴芷一路疾驰,俏丽的脸庞满是尘土,眉宇间满是焦灼。
“将军,不好了!匈奴蛮子进关了!”
“有几千骑兵!四处抢杀!有城墙的县城还能撑一撑,小村落就遭殃了!不知被屠了多少百姓!”
“匈奴蛮子兵分两路,一路去辽西郡,一路去了广宁郡方向。广宁军已经全部出动,全力守广宁郡!”
“燕堂姐跟着杨淮一同去广宁郡了,让我回来送信。”
冒红菱听得心惊肉跳,转头看向裴青禾:“匈奴蛮子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裴青禾神色依然冷静:“都别慌!匈奴蛮子出兵,是早有预料的事。其实,他们来的比我预想中的还迟了些。”
“我们每日练兵,为的就是这一刻。”
裴青禾的镇定,有极强的感染力。冒红菱慌乱跳动的心,稍稍安稳。一路快马心神不宁的裴芷,也冷静下来。
“召集所有头目,商议对策。”
裴青禾一声令下,不到半个时辰,所有头目齐聚议事堂。
照例是由众头目先发表各自的意见。孙成第一个出声:“匈奴蛮子一定要打!我们应该立刻出兵!”
孙成进裴家军时间不算长,却屡屡立功,凭着能耐本事稳稳立足。
裴青禾赞许地看一眼过去:“孙头目说得没错,裴家军不愿打内战,所以之前一直没出兵。辽西军三番五次地挑衅,我都忍下了。匈奴蛮子却是非打不可!”
陶锋也是热血莽汉,立刻起身主动请缨:“请将军派我领兵去广宁郡。”
其余头目纷纷出声请战。
没有人畏怯避战,个个目光炯炯,摩拳擦掌。裴家军战无不胜,从无败绩。便是对上匈奴蛮子,也没什么可畏惧的。匈奴蛮子也是人,砍了头一样会死。
士气沸腾,军心可用。
裴青禾十分满意:“大家都坐下。这一回,我亲自领兵去支援广宁郡。二嫂留守,再留下十营人。其余所有人,都随我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