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4章 不是傻瓜(1/1)
一想到李东回家之后,可能会遇到的处境,蒋岚就笑得更加开心。
以宋辞那位大小姐的脾气,估计不会给李东好脸色。
李东也知道瞒不过蒋岚,满脸郁闷的问道:“蒋岚同志,好歹也是革命战友,你这么幸灾乐祸,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蒋岚眨了眨眼睛,“怎么样,想好回家之后怎么跟宋师姐交代了吗?”
李东郁闷。
能怎么交代?
除了实话实说,还有什么别的办法?
虽然明知宋辞肯定会生气,但其他理由肯定更加说不过去!
没想到,蒋岚狡黠笑了笑,“我倒是帮你想到一个办法。”
李东好似看到了光亮,“什么办法?”
蒋岚调侃道:“你就跟宋师姐说,是我咬的。”
“反正宋师姐知道我喜欢你,总比你招惹新的桃花行吧?”
“到时候我就委屈点,去宋师姐面前主动承认错误。”
李东无语,“蒋岚,你能别添乱吗?”
“再说了,我什么时候招惹桃花了?”
“萧雨晴那女人……”
似乎听到了有人提起自己的名字,走在前面的萧雨晴愤然转头,投来一道杀人的目光。
李东急忙把嘴巴闭上,然后压低声音说道:“她就是一个男人婆!”
“招惹桃花?我就算真招惹桃花,也不会招惹她!”
蒋岚忽然收起玩笑的口吻,压低声音说道:“说真的,我建议你主动出击。”
“今天晚上回家之前,路过花店买一束玫瑰花,进门先单膝跪地认错。”
“就说你今天处置案件的时候,被一个女嫌疑人给咬了。”
李东将信将疑,“他能信吗?”
“我的身手她知道,被一个女嫌疑人给咬了,她又不是傻瓜……”
蒋岚认真分析,看样子是真的在替李东处境着想,“所以呀,你才要抢在前面开口坦白!”
就在这时,李东的手机突然震动。
怕什么来什么,宋辞打来的。
李东做了个噤声的示意,“师姐。”
宋辞在电话那头问道:“今天怎么这么安静,一个电话都没有?”
也不怪宋辞这么问,知道今天是李东在民进乡派出所工作的最后一天,肯定事情多,她也不想打扰李东的工作。
可时间到了中午,李东仍然没有任何动静。
宋辞忍不住思念,这才打来了这个电话。
李东解释道:“是这样的,今天有个采访任务,所里的领导指明让我随行。”
“今天上午,一直在基层,没抽出时间。”
宋辞满脸诧异,“采访任务?是哪个单位?”
李东不敢画蛇添足,只能如实说道:“是汉东省电视台法制频道,下来做乡村题材的警务报道。”
宋辞更加疑惑,“汉东省电视台法制频道,我怎么没听说?”
以宋辞跟胡思思的关系,如果真有省里来的采访组,对方肯定会第一时间跟她打招呼。
更不用说还是警务题材,而且是涉及到李东。
李东哪敢实话实说,这个案件是国安负责牵头。
如今案件还在侦办当中,他也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别说宋辞,就算是上级领导他也不敢多说半个字。
无奈,李东也只能找了个借口应付道:“可能是临时的采访任务吧。”
宋辞就像是嗅到了什么味道,“女记者吧?”
李东点头,“嗯。”
宋辞突然又问,“漂亮么?”
李东下意识接话,“嗯……啊?”
“师姐,你刚才说什么?”
宋辞一副笑里藏刀的模样,“我是问你,漂亮吗?”
隔着电话,蒋岚都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的杀机。
无奈,她也只能做了个爱莫能助的可爱模样。
李东厚着脸皮道:“还行吧,不过要看跟谁比。”
“跟师姐比起来,肯定差得远。”
宋辞冷哼,“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李东同志,下午我要去探班,你做好准备吧。”
“正好也让我看看,省台的哪位记者下来了,到了我的地盘,居然也不跟我打个招呼。”
李东也被吓了一跳,以宋辞的脾气,如果她说要来,那肯定是真的要来。
只不过,眼下这个关键的节点,他可不敢让宋辞过来。
倒不是因为萧雨晴的缘故,而是因为国安的这个任务。
如今那个恐怖分子派出来的杀手,就藏在民警乡周边,而且把他当成了行动目标。
可以这么说,就像是有人在他的身上绑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爆炸。
这种危险的时候,李东又怎么可能让宋辞涉险?
如果真让宋辞知道,这个女人肯定会奋不顾身的插手。
那样一来,李东就没办法放心办案了。
所以,李东少见的失态,脱口而出的说道:“别!”
电话那头,宋辞瞬间愣住。
本来只是调侃,毕竟有省台记者要下来采访,而且还跟李东有关,这事她是真的不知道。
毕竟宋辞也是媒体工作,如果省台真有记者要提前下来,她这边也肯定会收到通知。
出于担心的角度,怕李东应付不来,宋辞也只是顺嘴提了一提,看看李东需不需要她的帮忙。
倒也不是真的要去,毕竟她这边工作也很忙。
只不过,没想到李东的反应竟然这么激烈!
如果李东刚才顺嘴答应下来,她肯定不会去。
但如今李东如此回绝,反倒让宋辞起了狐疑。
什么情况?
难不成,刚才她顺嘴开玩笑的那个女记者,真跟李东有什么特殊状况?
倒不是怀疑其他,而是怕李东遇见危险!
李东也自知刚才的反应过于激烈,随即苦笑道:“你别误会,是我这边事情太多,恐怕没时间陪你。”
“采访任务倒是没什么,就是下来走走过场,一会儿就结束了。”
“只不过河西村这边的乡村很热情,非要留我吃个午饭。”
“还有,今天是我在民进乡工作的最后一天,所领导打算给我搞一个欢送宴,小丁也一起。”
“到时候,我在乡里吃晚饭,具体什么时候回去还不一定。”
“如果你过来,孩子恐怕就没人照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