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烦恼(1/1)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李仙相信运气的存在,但不信运气能注定所有事的结果。
更不相信所谓的宿命论。
就拿山犭军来说,即便它是所谓的气运之子,有逢凶化吉之能,但它的生死现在就完全就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要它生,它就能生,要它死,它就得死!
运气在此时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甚至李仙故意等待了好一会儿,也没发现冥冥之中的运气对自己有何影响。
当运气不能具象化插手具体事物时,也就那么回事吧。
“当你的同族就算了,我不喜欢身上长毛的样子。”
山犭军的眼中有着极致的渴望,渴望李仙能成为它的同族。
但李仙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找的借口可以说是敷衍至极。
毕竟这种转化鬼知道是否有什么暗坑,比如不能攻击源头之类的血脉缺陷。
或者说强制改变自己的进食习惯,看见盾座族就想抱着啃。
即便都没有,李仙也不会同意,这张脸,这身血肉自己很满意,没有想换种族的打算。
自己可是老妈十月怀胎辛苦生出的崽。
而山犭军听到李仙毫不犹豫的拒绝,那双兽瞳中的光亮仿佛都一下子暗淡了不少。
“你这个转化同族有什么要求嘛?如果你想只想找个伴,我倒是可以给你推荐几个。
比如刚刚那几个护士,她们好像都挺喜欢你的。”
“不要,她们不配,太弱小!
我要找我认可的同族!”
面对李仙的试探,山犭军就仿佛刚刚的李仙,也是毫不犹豫的就拒绝掉了。
一点都没因为刚刚那些护士对它嘘寒问暖就有所犹豫。
仿佛刚刚那些人,根本不配得到它的认可。
甚至山犭军都有些愤愤不平,要知道那可是自己的本源的,一年才能攒够一次机会。
怎么可能浪费在那些毫无作用的人身上,没有合适的人员,自己宁可不转化。
“好吧,那就等你修养好,自己慢慢找吧,现在把你如何遇到那头盾座二阶,又是如何交手,以及如何逃跑的经过都告诉我。
我要事无巨细,哪怕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你也要详细的描述出来。”
李仙没有过多纠缠山犭军转化族人的事情,转而就问起了情报。
听到李仙的询问,山犭军先是一愣,接着就好像陷入了回忆,那张还略显惨白的狗脸上,也流露出一丝狰狞。
“自从从你这里得到了美味的食物后,我成长的很快,但相应的我的食量也越来越大。
直到我找到了稳定的猎食区,那片区域食物很多,有它们的老巢在,最开始我很小心。
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我就放松了警惕,因为我发现那些食物对我的威胁一点都不大。
哪怕一阶独眼怪,也追不上我。
直到那场怪物雨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被包围了起来,数不清的独眼怪从四面八方向我冲来。
我都记不清我杀了多少,可没用,它们的数量源源不断。
就在我的体力消耗大半之际,那头二阶偷袭了我,只一击,就打碎了我的胸骨。
如果不是我还有些手段,可能那一下就能要了我的命。
紧接着我就被数头一阶纠缠住,我尝试逃跑过,可根本摆脱不掉那些食物。
所以就只能边跑边打,可那名二阶并未再次出手,否则我跑不了这么远。
那名二阶的样子和普通的猎兵差不多,但无论是速度还是力量都压了我不止一筹。
即便我的气力没被消耗,也远不是对方的对手。”
“没了?”
李仙眼色有些危险的看着山犭军,他是来听情报的,不是来听回忆录的。
可山犭军这段回忆录中,有用的情报,就那么一点。
而李仙想要的,战斗细节,习惯,性情,绝招一点没有,从头到尾,李仙也只得到一个被一拳差点打死的信息。
这算什么信息。
山犭军可能也反应了过来,可它也没办法,关于二阶的情报它就这么多。
好好干着饭,突然就被围了,然后又被突然的偷袭,再然后就是边打边跑,这一系列的事在山犭军看来发生的就特别突然。
它同二阶也只有那一次的近距离接触,现实根本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去观察。
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如何保命才是自己的头等要事。
但面对李仙的咄咄逼人的目光,还是不自觉的低下了头。
自己现在的身体状况,战力上帮不上李仙的忙,信息又帮不上李仙的忙。
偏偏对方还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这让山犭军感觉到有些莫名的羞耻。
而看见山犭军这个样子,李仙掉头就走。
显然从对方那里已经榨不出更多信息了。
而看着李仙的背影,山犭军欲言又止了多次,但终究没喊出口,相对于说,山犭军更倾向于去做。
李仙救了它一命,自己会还的。
阴霾的天,潮湿的空气,就仿佛曙光城中大多数人的心情。
只不过有些人在烦恼下顿是否要挨饿,有些人在烦恼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身份不同,烦恼不一。
偌大的曙光城中的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烦恼,哪怕是李仙也不例外。
从山犭军那里得到一顿无用的信息,确实是有些影响李仙的心情,为此连血灵米都吃的没滋没味。
但这种状况,很快就被饭桌对面正在疯狂炫饭的水娃所缓解。
不得不说,就吃播这种物种的存在,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的。
李仙有时候都在纳闷,那张小嘴看着也不大,是如何能塞进去如此多的食物的。
但想一想晚上对方的举动,也就释然了。
尤其是水娃发现李仙在直愣愣的看她后,那小心的把食物往自己方向挪了挪的举动。
感觉是怕李仙抢她吃的。
这幼稚的一幕,让李仙都有些哭笑不得,但这么一打岔,无疑还是让李仙的心情好了不少。
而李母则笑吟吟的看着这一幕。
虽说在生命的长河中,任何关系都是阶段性的陪伴,不用上头,也勿烧脑。
但此时此刻,此时此景,让李母感觉自己收小刘进门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