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封电报就想搞垮我?你对铁娘子一无所知!(1/1)

他们看着站在那里的李娟,那个刚刚还被他们腹诽为“外行”、“黄毛丫头”的董事长儿媳妇,此刻却像一杆标枪,笔直地挺立着,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让人不敢直视的悍勇之气。

“慌什么!”李娟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她没有提高音量,“天塌不下来!”

她没有再看任何人,转身大步走回办公桌,拿起电话,拨通了丰城的号码。

电话响了几声,被接起,是赵大刚略带睡意的声音:“喂?”

“大刚,是我。”李娟的声音冷静得可怕,“你立刻动身,去一趟北方。帮我查清楚,给我们供货的那个矿场,到底出了什么事。”

电话那头的赵大刚显然清醒了过来:“出事了?好,我马上就去!”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找人也好,托关系也好,三天之内,我要知道全部的真相!”

“明白!”

“啪”的一声,李娟挂断了电话。

她缓缓放下听筒,再次转身,面对着会议室里那一张张或惊愕、或怀疑、或惶恐的脸。

“一个矿场倒了,我们就再找一个更好的!”

“我就不信,这么大的国家,还找不到一把能烧出好瓷器的土!”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

短暂的沉寂后,采购主管张建国那阴阳怪气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李总,话说得是轻巧。”他推了推老花镜,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可这不是去菜市场买白菜。能烧制《风雨花》的那种特级高岭土,全国就那么几个地方产。北方铁龙矿场是最大、品质最好的一个。其他的,要么品质不行,要么产量太小,根本撑不起我们这么大的量。”

他顿了顿,环视了一圈同事,似乎在寻求支持。

“再说了,找新矿,勘探、试样、谈合同,哪个不要时间?短则三五个月,长则一年半载。可我们的订单等得起吗?国外的订单等得起吗?这要是违约了,赔钱是小事,汇川好不容易在香江打响的名声,可就全完了!”

老张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瞬间又将刚刚被李娟强行压下去的恐慌情绪,重新勾了起来。

是啊,他说的是事实。

这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

所有人的心,又一次沉了下去。

“说完了吗?”李娟看着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张建国被她看得有些发毛,但还是梗着脖子:“我说的是事实。”

“你说的是困难,不是事实。”李娟纠正道,“事实是,我们遇到了麻烦。而你的任务,是解决麻烦,不是在这里重复麻烦有多大。”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看着张建国。

“张叔,你是公司的采购总管,是这方面的专家。现在,我给你第一个任务。”

“明天早上上班前,我要一份详细的报告放在我的办公桌上。内容包括:一,全国所有已知的高岭土矿区分布、储量、以及品质评级。二,除了铁龙矿场外,排名前五的矿场联系方式、负责人姓名。三,立刻以汇川实业的名义,向这五家矿场发出公函,要求寄送最高等级的矿土样品。”

张建国张大了嘴,整个人都懵了。

“这……这怎么可能!一晚上时间,我上哪儿给您弄这些资料去?这得派人去地质局查,去下面一个一个跑啊!”

“那是你的问题。”李娟打断了他,“你是采购部主管,这些信息,本就应该躺在你的档案柜里,而不是等出了事,才两手一摊,告诉我‘不可能’。”

“我……”

李娟没有再理他,目光转向了生产主管周主任。

“周主任,从今天起,大师作坊暂停《风雨花》系列的生产。将现有库存的特级高岭土全部封存,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生产线不能停,安排工人们转产其他系列的产品,优先完成那些对陶土要求不高的国内订单。”

周主任愣了一下,立刻点头:“是!我马上安排!”

接着,她又看向了研发部的负责人,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技术员。

“刘工,研发部也动起来。我给你两个方向。第一,研究现有库存的几种不同等级的高岭土,看通过什么样的配比,能够最大限度地模拟出特级土的质感和烧制效果。第二,立刻对《风雨花》的釉料配方进行微调,研究在陶土品质略微下降的情况下,能否通过釉料来弥补色彩和光泽上的不足。”

“我不要听到‘不行’,我要看到你们的实验数据和样品。需要什么支持,直接找我。”

刘工的脸上露出了凝重的神色,他扶了扶眼镜,郑重地回答:“明白,我们尽力!”

一连串的指令,清晰、果断、有条不紊。

整个会议室里,所有人都被李娟这套组合拳给打蒙了。

老张看着那个在人群中发号施令的年轻女人,嘴唇哆嗦着,最终还是一言不发,灰溜溜地第一个走出了会议室。

会议结束后,李娟一个人回到了赵淑芬那间宽大的办公室。

门关上的那一刻,她后背紧紧地靠在门板上,才没有滑坐到地上。

她缓缓地走到巨大的办公桌后,瘫坐在那张象征着权力的椅子里,手脚一片冰凉。

她不知道自己刚才的决策到底对不对,不知道能不能带领汇川走出这个困境。

她只是知道,她不能倒下。

她是赵家的儿媳妇,在婆婆和丈夫都不在的时候,她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柱子要是塌了,整个家就散了。

李娟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拿起电话,犹豫了片刻,还是拨通了大师作坊的内线。

电话那头,传来了赵小丽清脆的声音。

“喂,你好。”

“小丽,是我,嫂子。”

“嫂子?你怎么用妈办公室的电话打过来了?妈回来了吗?”赵小丽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喜。

李娟的心猛地一揪,她稳了稳心神,用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妈还没回来。小丽,你听我说,厂里出了点事。”

她将北方矿场断供的事情,简单扼要地对赵小丽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沉默了。

《风雨花》是赵小丽的心血结晶,特级高岭土是它不可或缺的“骨架”。没有了骨架,再美的画,也只是空中楼阁。

李娟甚至能想象到电话那头,小姑子那张瞬间变得苍白的脸。

“嫂子……”过了许久,赵小丽的声音才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颤抖,“那……那我们怎么办?”

“你别慌。”李娟立刻说道,“你什么都不用管,也别多想。你的任务,就是把你的艺术做到极致。天塌下来,有我给你扛着。”

“作坊那边,我会安排好。你只需要记住,汇川的根,是你的设计,是你的艺术。只要你的笔还在,你的灵感还在,汇川就倒不了。”

“相信我。”

李娟的话,像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通过电话线,传到了赵小丽的心里。

赵小丽的呼吸渐渐平稳了下来。

“好……好,嫂子,我信你。”

挂断电话,李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安抚住了最核心的艺术家,她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打仗。

夜色渐深,厂区的喧嚣早已散去。

李娟依然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着一堆堆文件和报表,她在用最快的速度,了解汇川的每一个细节。

桌上的电话,成了她此刻唯一的希望。

不知道过了多久,就在她看得眼睛发酸,几乎要趴在桌上睡着时,刺耳的电话铃声猛地响起!

李娟一个激灵,闪电般地抓起了听筒。

“喂!”

电话里,传来了赵大刚压抑着疲惫和喘息的声音。

“娟儿,是我!”

“怎么样了?查到什么了?”李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找了以前部队的老战友帮忙,打听清楚了。这事儿……不对劲!”赵大刚的声音压得很低,“铁龙矿场根本不是什么设备大修!就在上个星期,矿场的一把手,突然被调走了,换上来一个新人,谁都不知道底细!”

李娟的心猛地一沉。

“而且我听人说漏了嘴,”赵大刚继续说道,“他们不是不生产了,而是把所有挖出来的特级矿土,全都卖给了一个买家!一个……从香江来的贸易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