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孤独和寂寞(1/1)

山风清凉。

掌风有香。

吴其荣的助战,对戚少商和朱大块儿来说太及时了。

他的“活色生香掌”,一下子就挽回了颓势。

因为他和方应看扎扎实实的对了两掌。

惊涛公子右掌一劈一推。

香气四溢。

色彩缤纷。

方应看左掌一翻一覆。

翻手为云。

覆手为雨。

二人掌心贴掌心,手背靠手背,硬拼了一下。

“砰砰”两下,方应看背身倒飞了出去,一边飞一边甩手。

一挥手间,衣袖口脱落了一截绸缎。

吴其荣则站在原地不停跺脚,像个羊癫疯一样乱踩地面。

踩得很急,急不可耐。

他的左脚鞋面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霜,右脚的鞋底冒出寥寥几丝烟。

他们交手最短,出招最少。

伤害反而是最大的。

吴其荣的右掌感受到一寒一热两股真气交织蹿入体内。

寒的刺痛。

热的灼疼。

他现在体会到狄飞惊为何伤得如此严重,幸亏自己有所警醒,做了应对。

吴其荣用了“极乐转生心法”将真气全部引导入脚底,将其逼出。

他常年修炼“活色生香掌”,“欲仙欲死功”,需要吸收大量的灵力。

天地灵气和自然之力。

惊涛公子最初在水晶洞穴里练功,水晶又叫水玉,吸收了天地的精气,蕴藏了神秘的力量。

水晶给他提供了灵气,启发了冥想,吸收了自然之力。

但有些水晶含有辐射物质,会产生毒素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

吴其荣需要用“极乐转生心法”来排除毒素,这套心法的最大功效就是:

——泄!

不爽了要泄。

爽了也要泄。

痛了要泄。

痒了要泄。

心情好要泄。

不顺心要泄。

遇到危险更要泄。

还要大泄狂泄。

一泄千里。

吴其荣泄得很快。

也很多。

泄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

不过他整个人也病殃殃的,精神颓靡,气色也变得萎蔫不振。

吴其荣虚亏的不行,汗也流得更密了,滴滴答答打湿了衣襟。

方应看也不好受。

香味让他头晕。

光彩让他目眩。

心神恍惚间,体内真气运行变得不稳,五脏六腑都开始隐约作痛。

方应看硬是靠着“忍辱神功”把持丹元,护住经脉,强压真气。

不过这一对掌,方应看也趁便脱离战团,一路倒飞。

穿梭在薄雾中,浮游于云端上,像仙人一样直飞向祭天司的宫殿。

他本不恋战。

且无意久战。

来甜山的最终目的是——方歌吟。

他的义父。

他的恩师。

也是他的敌人。

从方歌吟收养他的那天起,就注定将来要成为敌人。

方歌吟不恋权,不贪名,不爱财,胸怀坦荡,心系天下。

方应看则什么都要,拿在手里就放不下了。

能放下就不是小侯爷的做派。

而自己的义父偏偏是个巨侠。

假如方歌吟是个巨贪,巨奸,巨恶多好啊!

那自己就可以为所欲为,无人掣肘,没人干涉。

问题方歌吟是巨侠,不会纵容他,不能放任他,也一定会管教他,约束他。

甚至会废了他!

爵位,武功,名气都废了。

不行!

绝不可以!

自己走到今天这步了,怎么可以再后退。

也不可以失败。

失败等于失去。

一无所有。

方应看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最直接的办法。

也是用过的办法!

——干掉他!

——杀掉巨侠!

方巨侠死了,他回到京城还是那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小侯爷。

方巨侠活着,很多人会支持他,反对他。

他不死。

他不安。

他必须杀了他。

他一定要他死。

杀杀杀杀杀杀……

方应看变了。

完全的变了。

样子,神态都变了。

他闭目凝神,披散的头发像章鱼的触手在脸颊上乱划,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的笑容。

眉心绽放出一个金点,愈来愈明亮,像一朵被晨晖染了色的小花。

方应看越飞越远。仟仟尛哾

狄飞惊的心越来越凉。

他不抬头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方应看练成了“山字经”,也一定练成了其中的奥秘。

狄飞惊之前一直在收集关于“山字经”的情报,虽然资料不是很多,也不完整,但还是找出一些细节:

第一,“山字经”是一门内功心法,不止可以运气调息,化气为劲,还能身心合一,神元化念,分灵传意。

第二,练过这门心法的人情绪很容易波动,让你的脾气变得急躁,冲动,残暴,甚至会改变你原有的性情。

第三,已知练成“山字经”的人不多,温蛇,三鞭道人,元十三限,方应看,还有无梦女不确定练没练成,至于王小石应该是没有练。

第四,你练成这门神功后,除修为大大的提升之外,会因人而异产生神奇的功法,每个人练后都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温蛇练成了绝世毒功,三鞭道人能虚化阴影,元十三限将人力念力结合,悟出了“无情之力”练成伤心小箭,方应看应该也有属于自己的功法。

狄飞惊担心。

方应看如今的实力都强的可怕,一但使出真正的“山字经”……

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

在他愁云不展时,一道剑光,一缕掌风直追方应看,那是戚少商的剑,吴其荣的掌。

戚少商凌空飞渡,犹如白鹤展鹏。

吴其荣贴地滑行,身法也非常流畅,舒美。

方应看借势飘在半空。

依然闭着眼。

但可以清晰的看见他闭合的眼皮下,眼珠子在飞速的滚动。

圆溜溜。

滚滚圆。

眉心聚起的金芒愈发强烈,同时右手五指贲张。

五道剑气交错飞袭,封住对方的剑和掌。

但方应看的两侧有寒风吹来,冷的汗毛孔都张开了。

那不是普通的风。

是刀风。

是剑风。

还是“大脾刀法”,“大牌剑法”。

朱大块儿已潜行而至,猝然出招。

方应看没有睁眼。

现在不是睁眼的时候。

他双腿一字横马,分踢两侧。

“砰砰”两脚蹬到朱大块儿的双臂内侧,力道不大,却很精准。

一时间,朱大块儿的刀剑攻不出去,还让方应看借着蹬脚之劲,又往前加速飞行。

他离祭天司还有七八丈远,很快就到了。

看似很快的事,往往很花时间。

一时间,场面上又发生了变化。

有一个人竟然站在方应看前头,他先到了祭天司宫殿前。

这人挺胸直立,双手拿着一个大布袋子,袋口朝着方应看飞行的线路上。

布袋很大,袋口也大。

大到可以装下一头牛,装一个人更加轻而易举。

布袋鼓鼓的,里面黑洞洞的一片。

袋子上还写有个“死”字。

这人要用口袋套向方应看,装住他。

还要他死。

这人正是“袋袋平安”龙吐珠,他的袋子从来不给敌人带来平安。

龙吐珠来到山顶,一直就没动手。

他在等。

等机会。

这里任何一个人的武功都比他好,实力比他强。

龙吐珠心里清楚,既然武功不出众,就只能抓战机。

他观察许久,盘算多时。

就等这个机会。

他偷偷遁走过来,看准机会,守在路线上,打开口袋。

只要方应看进了他的“落袋为安”就必死无疑。

“落袋为安”不是给你安全,而是让你安息。

龙吐珠一出手就杀招,一动就是惊人之举。

但他没想到,一直在等机会的人不止是他。

还有人比他更有耐心。

人影一晃,一个清秀俊俏的小太监挡在了他的面前。

小太监就是消失很久的小李公公。

谁都没发现他来到蜜顶,包括方应看也没察觉到。

因为小李公公比谁都早到山顶,他轻功又好,走得又是近道。

所以他比方应看还要领先到达。

龙吐珠惊愕不已,就要得手时,怎么突然冒出一个太监。

就在他愣神的过程中,小李公公把袋口打个结给扎了起来。

很迅速。

而且还不是用手打得结,是用脚。

小李公公的双手始终互相合拢于衣袖里。

他的神情也还是那么孤寂。

小李公公爱独处,是个孤独的太监。

他为人处世也低调寡言,是个寂寞的公公。

孤独让人寂寞。

寂寞使人孤独。

不过藏在山顶的人还不止小李公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