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雁门新政三(1/1)

最后他忍住了,只能先使用蜂窝煤。

随后他在工匠坊内转了一圈。

把《卫生纸制造技术》给了造纸坊。

《缝纫机制造技术》和《锤式破碎机技术》给了锻造坊,《珍妮纺纱机》给了木工坊。

隔天。

广武城北的大营内。

此时看着台下十多万人,杨升感觉意气风发。

大手一挥。

对立功的士卒、将校进行了大肆的赏赐。

其中张绣、太史慈等人都升到司马一职。

吕布几人虽然没有在升职位,但金钱、布匹这些却没少。

几天后。

水泥厂、制盐坊、砂石场相继成立。

水泥很简单,石灰石、铁块石、砂岩、黏土按全部打碎,然后混合煅烧,然后再慢慢冷却。

最后加入石膏再次细磨。

而且还可以通过加入石膏的多少来决定水泥的凝结时间长短。

制盐坊,简单来说就是粗盐提纯。

把粗盐溶解在水里面,然后就是过滤。

这个年代没有过滤的筛网和滤材。

只能用多层纱布包裹木碳、粗砂、细砂逐层过滤。

最后把过滤得到是溶液通过加热,蒸发掉水分得到的就是细盐。

第二天。

有杨升亲自监督的香皂厂也宣告成立。

香皂做法也很简单,草木灰先筛一道。

直接用水溶解,然后经过滤过滤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碱水。

之后在炼开并冷却了一段时间的猪油里面倒入碱水,中途可以加一点盐在里面。

接着就是不停的搅拌到浓稠状态。

之后在装进一个个小模具里面,等它自然干燥就成了肥皂了。

到了这里,他不由得想到了已经被遗忘的化学知识。

那就是通过猪油和草木灰水,静置过滤之后可以弄到甘油。

但看着系统里面至今都没有热武器的出现,他也不敢轻易弄这个东西出来。

又过了几天。

看着面前的有些偏黄的卫生纸、台式缝纫机、以及一个巨大的纺纱机。

杨升大笑了好久。

随后他大手一挥,一个妇人快速的裁剪,然后熟练用缝纫机滴答滴答缝制了一件上衣。

他更加满意了。

他当即下令加大产量,然后全部送到制衣坊里面去。

纺纱机也是一样,看着手摇动转轮然后前面的各种零件运动一次性能纺出八个线。

在旁边观看的几人都十分兴奋。

这东西居然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只有杨升皱起了眉头。

他发现如果照这样下去,没多久他就没有线可以纺线了。

因为原材料不够。

羊毛?

现在自己在云中已经圈养了差不多上百万头羊。

其中绵羊就有一大半。

毕竟之前大汉人吃肉,吃的几乎都是羊肉。

这东西可是可再生资源啊!

就目前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

但很快他就在系统商城里面找到了解答。

而且苎麻、亚麻、棉花这些东西,也都可以用!

苎麻和棉花雁门地区种植了不少,那就开始种植亚麻!

衣食住行!

他首先要把布的价格打下来。

当即他重赏了工匠坊里面的众人,就回了将军府。

隔天早上。

直接在将军府召集众人议事。

而且经过几天的思考,他也想到了怎么鼓励生育,和继续接纳流民了。

很快王毓等人齐聚太守府。

杨升直接说道:“诸位!今天召集大家来是几件事,和你们商议一下!

也关乎着我雁门三郡接下来的发展。

首先我先问一个问题!

那就是我雁门现在粮库有多少存粮?有多匹布?金钱多少?

王毓起身道:“回将军,我雁门粮库有精粮三百四十多万石其他粮草也有一百五十多万石,绢布一百多万匹、棉布五百万匹以上。

云中有精粮一百六十余万石,其他粗粮八十余万石,定襄有精粮九十余万石,粗粮约四十万石。

王毓声音刚落,王必起身道:“府库目前有金七十三万六千一百二十四金,钱六万万四千多万!

云中上月来报,有金五万二千一百九十四金,钱八千万钱,定襄有金两万七千四百三十七金,钱六千万。”

嗯!

杨升点头。

继续问道:“云中牧场呢?”

王毓起身道:“云中牧场有牛四十万头,马匹近三十万,羊一百三十多万只!”

嘶!

下面的众人都深吸了口气。

没想到雁门这么富裕,而且粮草充足。

杨升又问道:“我雁门大军几何?”

沮授起身回答:“我军目前独自一军有张合将军,率军七万坐镇广武大营!

关羽将军率军两万和王旭将军率军五千驻守云中。

王启将军率军一万驻防大同,张泛将军率军一万驻防定襄。

吕布、张飞两位将军各领一万骑兵一同坐镇广武大营。

其余高顺将军、李肃将军各领军五千。

我军在云中治下十一县,驻军有一万两千人。

定襄郡治下五县一关,驻军有四千人。

雁门郡治下十六县一关,驻军两万人。

所以我军现在有兵马共计约十六万人。”

嘶!

下面众人都愣住了。

不知不觉,三郡已经有了近二十万兵马。

杨升点头,示意沮授坐下。

随后说道:“这只是我让你们来的目的之一。

下面我先说,仲长、伯泛你们先记录,然后我们在逐条讨论!

第一,由将军府发文布告治下百姓,自今日起男子年满十八,女子年满十六方可成亲,而且近亲三代内禁止成亲。

第二,还是布告,从前年开始凡是在我雁门生下孩子的家庭,每一个孩子每年补助五十石粮食和一匹棉布直到这个孩子十岁,今后生的也算。

第三,自即日起开始编写各县的道路,排门立号,对每一家每一户的人家进行登记,包括新生儿都要登记在册。

第四,王毓组织人手,耕牛准备播种一种新的植物。

第五,发出布告,就是我雁门大量招工匠、医师、教习,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皆可前来。

第六,就是我们现在兵强马壮,五原、朔方两地,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第七,就是以后民间也好,官府也好,所有的水都要烧开之后再喝。

最后一点,全民推广教育。”

嗯?

听完杨升的话,众人都愣住了。

里面的内容有点多啊!

王毓起身问道:“太守大人!这女子和男子的成婚年岁自古以来都是如此,为何要往后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