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太子不是非你不可(1/1)

时晏没有立即答应他。

他将事情告诉了叶桢,“你师父对你有恩,我认她做妹妹,此后庇护她,也是理所应当。”

何况,叶惊鸿本就将殷九娘当成妹妹,算起来,殷九娘也算是他的小姨子。

护她,给她依仗是应该的。

是的,在时晏心里,就算再怨叶惊鸿,他也一直只把叶惊鸿当自己妻子。

但他得尊重当事人的想法,做姐夫的不好同殷九娘说这些,故而他让叶桢去问殷九娘的想法。

叶桢听说殷九娘昨晚去找了崔易欢,她没去问殷九娘,直接找了崔易欢。

崔易欢也没瞒她,将他们的对话告诉了叶桢,“你师父没反对我的提议。

桢儿,又爱又恨折磨的是自己,若霍湛就此放弃,时间久了,你师父也能放下。

可霍湛显然不打算放弃,我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回听说帝王跪搓衣板的,他很有昏君的潜质。

男人一旦糊涂,世人不会怪男人,反而会谴责女人。”

叶桢颔首,“我明白了,就让师父做我的姑姑吧。”

不管最后师父和霍湛成不成,师父身后都有大魏。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叶桢问崔易欢,“您去大魏的事,要写信告知父亲吗?”

管家肯定会报信的,但与崔易欢亲自说不一样。

叶桢也是借此试探崔易欢对忠勇侯的态度。

崔易欢看出她心思,笑道,“我刚说了,又爱又恨很折磨人,我会给他去信告知他的。”

这就是要放下从前恩怨,好好过了。

叶桢很替她和忠勇侯开心。

崔易欢受她影响,也跟着笑了起来,握住叶桢的手,“谢谢你。”

她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不再容易钻牛角尖,或突然颓丧甚至产生轻生念头,这和叶桢的细心陪伴离不开。

叶桢又陪了她一会儿,就回去同时晏说了,答应霍湛的要求。

霍湛得到回复,很是高兴,又巴巴跑去找殷九娘了。

殷九娘将崔易欢教她的,换成自己的想法告知了他。

霍湛想也没想,同意了。

“等两国合约签订,我就要回去了,回去前,我们办个婚礼。”

他让时晏收殷九娘做妹妹,除了帮她抬高身价,好堵东梧百姓的嘴,也因他担心殷九娘和时晏会发展成那种关系。

做了妹妹就永不可能了。

眼下,殷九娘终于答应嫁他,就算不跟他去东梧,他也得早些把自己名分坐实。

殷九娘知道他心思,便道,“就请亲近的人吃顿饭吧。”

她不喜铺张。

“行,听你的。”

霍湛笑着应了。

这里是大渊,他也不好大办,只要有名分就行。

“我回去了,会励精图治,好好理政,争取每年来看你两回。”

霍湛同殷九娘保证,“你放心,不会有后宫,不会有别的女人,你不想东梧百姓是你,我回去就宣告已娶大魏摄政王妹妹为妻,跟来的这些不敢乱说。”

既有了决定,她也不扭捏了,霍湛说什么,她应着就是。

霍湛见此,得寸进尺,故意一瘸一拐走到她身边,“九娘,膝盖很疼,可否帮我上药。”

他将一瓶药膏递给了殷九娘,“先前担心你不肯要我,无心擦药。”

见他连药膏都准备好了,殷九娘心中悄然叹了口气,接过药膏。

对方已经迅速地将裤腿挽起……

叶桢对师父还是有些了解的,若她不愿,霍湛强求不来,见两人如此,也算是有了结果。

她也放心了,便进了趟宫。

要去大魏的事,还是要和帝后说一声的。

叶桢决定元宵后出发。

皇帝得知后,点头道,“是该回去看看,你父亲这些年也不容易。”

以叶桢和谢霆舟的感情,他也不用担心她不会回来。

就是原本想着西月国的事结束,便让太子成婚,传位给他,眼下叶桢要去大魏,也不知几时回来。

皇帝很想问一嘴,但忍住了。

人还没走,就问归程,总归有些不妥。

便道,“昨日听皇后说,内廷将嫁衣样式已送去了凤仪宫,你去挑挑。”

太子妃嫁衣由宫廷制造,皇帝让叶桢去看看嫁衣,是隐晦提醒她和太子的婚事,好叫她早些回来,省的儿子等的辛苦。

也是让叶桢去看看皇后。

云王死后,叶桢还没见过皇后,想了想,应道,“好,我正好要去看看娘娘。”

到了凤仪宫。

皇后正支着头歪在榻上,见到叶桢来,便坐起来,让宫人将嫁衣样式拿给叶桢挑选。

宫廷出品,就没有不好的。

叶桢没怎么纠结就选了一套。

皇后见她迅速,意味不明道,“你这性子倒也好,不似本宫。”

“是选哪个都好看。”

叶桢也笑,没接她后头的话。

她杀云王的事,帝后就算当时不知,事后也能猜出一二。

刚看皇帝态度,并未表现什么。

但现在看皇后,只怕是对她生怨了。

果然,皇后又道,“这些时日,本宫常梦到云王,他哭着同本宫说,他很痛。

本宫亦知犯了错,总是要受惩罚的,可本宫是母亲……”

顿了顿,她看向叶桢,“昭宁,等将来你做了母亲,会明白本宫今日心情,他到底是本宫的儿子。”

“娘娘是盼着将来您的孙儿,也如云王那般行恶吗?”

叶桢没同她拐弯抹角,“臣女眼下的确体会不到娘娘的心情,但臣女知道若非臣女有身手及时逃脱,太子将再次被弟弟夺妻。”

有些事就算心知肚明,叶桢也不会承认,只说自己逃走。

“而就算云王得逞,臣女也不会嫁他,自也不可能再嫁太子。

娘娘在心疼云王的同时,可有想过事情真那样了,太子又将面临什么,他的余生又该如何?”

以叶桢对谢霆舟的了解。

他必定会杀了云王,余生孤苦。

皇后是太子的母亲,未必想不到。

皇后一愣,旋即眼底有愠怒。

“可云王并未真正伤害你。”

你却烧死了他。

叶桢冷笑。

云王怎么可能没伤害她,他砍她四肢,将她折磨至死。

虽然这是前世的仇,今生叶桢也报了。

但皇后的话,还是叫她心寒。

替太子心寒。

既如此,叶桢也没有留下的必要,她起身,“娘娘想静养,臣女便不叨扰了。”

谢霆舟对皇后的感情,虽不及以前,可这到底是他的母亲。

她还未嫁,便与未来婆母闹的不愉快,最后还是叫谢霆舟为难。

叶桢选择避开,反正她要去大魏一段时间,皇后想得通最好,想不通再撕破脸也不迟。

可她这举动,却惹恼了皇后,她脱口而出,“叶桢,太子不是非你不可。”

就算按叶桢说的,云王得逞了,叶桢嫁给了云王。

太子未必就不会面对现实,另择佳人。

叶桢却认定,太子娶不上他,就会要死要活,这让皇后很不悦。

但那句话说出来,她就有些后悔了。

可叶桢杀了她儿子,对她这个皇后也无敬意,她便不愿收回,怒着一张脸看着叶桢。

叶桢也冷了脸。

“娘娘当真疼爱太子吗?当年秋猎,若那人冒充的是云王,娘娘还会射出那一箭吗?

射出那一箭后,娘娘可有片刻想过,要去看看太子的伤势?”

若皇后当时没射那一箭。

亦或者去看了看谢霆舟的伤势,康乐,大长公主云王等人就无法钻空子。

谢霆舟就不必受后来的那些罪。

叶桢心里早就替谢霆舟抱不平了,但人家到底是母子,叶桢便只能多心疼心疼谢霆舟。

可皇后今日当真是惹恼叶桢了。

“娘娘可知,当年我救下他时,他是何模样?”

既说到这个份上,叶桢也不怕翻脸,将谢霆舟当初气息奄奄的样子,详细告知了皇后。

“太子所受的苦,大多由云王造成,可云王下场,却非太子所为,娘娘这心是否也太偏了。

娘娘若对叶桢不满,尽可为太子寻更合适的女子。”

说罢,头也不回的走了。

她有心维持表面的平和,可皇后心存不满,坚持要撕破着平和,她还顾忌什么呢。

这些话,眼下就算不说出来,将来成了婚,皇后依旧会寻她的事。

屋里,皇后气得捂着心口落泪,同宫人道,“她……她怎么能这样,我是太子的母后,是她将来的婆母。”

她其实从未想过破坏两人的婚事,只是云王的死,让她心里有了怨气,她也只是想敲打敲打叶桢,若她忍下了,她也会慢慢对云王的死释怀。

可叶桢却将事情闹得那么僵,万一她真的与太子退婚,岂不是要叫太子恨她。

还是说,叶桢如今有了大魏做依仗,有恃无恐,故意破坏她和太子母子关系。

不得不说,人一旦钻了牛角尖,就越发偏执。

好在宫人是清醒的,忙朝旁边小太监使了个眼色,让他去告知皇后。

大渊刚得了大魏那么多好处,可不能得罪叶桢。

皇帝听说后,脸色也是一沉。

他也没想到,皇后竟会同叶桢说那些,忙让陈伴君追叶桢安抚一二。

自己则去了凤仪宫。

陈伴君差点把腿跑细了,才追上叶桢,“郡主,陛下没那个意思,太子殿下更没那个意思。”

言外之意,皇后说的那些不算。

叶桢笑了笑,不想再说这些,问道,“平娘子他们还好吗?”

平娘子是那日从暗斋救出的孕妇,她在陈伴君的宅子里生下了一个男孩。

因着她那几个月的遭遇,男孩生下来很瘦弱,跟只小猫儿似的,需得好医好药的养着。

平娘子见儿子那样,早就歇了寻死的心思,只想着如何让孩子健康平安长大。

可她孤身一人,无家无业,很难,故而刚生产没两天,就想去慈善堂做工,赚钱给儿子治病。

叶桢得知后,让人送了一百两给她,让她先安生坐月子,之后她便去了苏南,还不曾去看那对母子。

陈伴君道,“是个要强的,起初觉得在咱家宅子白吃白喝,占了咱家便宜,总爱抢着干活。

后头咱家说,她不好好养着,孩子没奶水,请乳母更需花钱,眼下消停了。

咱家想着收那孩子为义子,让他将来给咱家养老,不知可不可行?”

他其实希望孩子跟他姓陈,算是陈家的香火,但平娘子夫家也是单传,而且平娘子对夫家很在意。

陈伴君便没敢提。

叶桢觉得陈伴君这人真的挺好的,那孩子若认了陈伴君做义父,也是他的造化。

但这还得平娘子同意,她便让陈伴君等平娘子满月后,再同她商量看看。

平娘子对皇帝有意见,对陈伴君也有防备,不如先相处看看。

陈伴君心里早有成算,不过是借此和叶桢说话,便应了是。

到了宫门口,他才又道,“郡主,咱家看着太子长大,知晓殿下与您在一处才是真的开心,咱家盼着殿下余生都能如意开怀,还请郡主多怜惜殿下。”

瞧!

这才是真关心谢霆舟的。

叶桢笑,“公公放心,只要他不负我,我亦不会弃他。”

得了这话,陈伴君脸上笑出褶子来,没再多言,亲自送叶桢上了马车,才返回皇宫复命。

而叶桢回府的路上,被一女子拦住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