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山参和灵芝(1/1)

前方出现了一道足有五六米宽的峡谷,深不见底,只能隐约听到下面激流的轰鸣声。

峡谷两侧是光滑的岩壁,没有任何可以攀爬的落脚点。

“这下可麻烦了。”

李光皱着眉头,打量着面前的天堑。

普通人碰到这种情况,估计只能掉头回去,但他不是普通人。

前世作为大兴安岭的护林员,李光经常需要在危险的地形中穿行。

他从背包里取出之前准备的麻绳,在一端系上一块石头,开始甩动。

“嗖——”石头带着绳子划过峡谷,击中对面的一棵粗壮松树。

李光用力拉了拉绳子,确认它已经牢牢缠在树干上。

“看来只能靠这个了。”

李光深吸一口气,将绳子另一端系在自己腰间,检查了三遍确保结实无误后,他慢慢走到峡谷边缘。

峡谷下方黑洞洞的深渊让人心生畏惧,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李光没有犹豫,他握紧绳索,双脚一蹬,整个人荡了出去。

“呼——”风声在耳边呼啸,李光的身体像钟摆一样荡向对面。

在即将触及对岸的一刻,他松开一只手,抓住了突出的岩石,然后迅速攀爬上去。

“还好,山里这么多年没白待。”

李光站稳后,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收起绳索继续前进。

接下来的路更加艰险,有时需要在几乎垂直的岩壁上攀爬,有时要穿过茂密得几乎看不见天空的原始森林。

李光凭借着过人的体力和经验,一步一步地向山顶挺进。

大约又走了两个小时,李光来到一处隐蔽的山坳。

这里仿佛是与世隔绝的一片净土,四周被高大的岩石环绕,阳光从上方洒下,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温室。

地面上铺满了厚厚的苔藓,脚踩上去软绵绵的感觉特别舒适。

“这地方……”李光屏住呼吸,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跳出胸膛了。

龙头山深处的这片土地,潮湿而不湿滑,阳光充足却不炙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草药香气。

这简直就是药材生长的理想环境!

他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突然,在一块突出的大石头后面,李光看到了几株形态特殊的植物。

那植物不高,但叶子呈掌状,茎秆呈暗红色,顶部长着几颗红色的浆果。

“难道是……”

李光屏住呼吸,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

他轻轻拨开周围的杂草,蹲下身仔细查看。

果然,那几株植物正是传说中的野山参!

从根茎的粗细和周围环境的痕迹来看,这些山参至少生长了二三十年!

“老天爷啊!”

李光忍不住低声惊呼,手都有些颤抖。

这可是宝贝啊!

一株好的野山参就能卖几百块,而眼前这几株品相极佳的老山参,价值恐怕不止这个数!

更让他惊喜的是,在山参旁边的一块朽木上,还长着一小簇灵芝!

那灵芝呈深褐色,形状如同扇贝,表面光滑发亮,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药材。

李光心中狂喜,但多年的山林经验让他没有立即行动。

他环顾四周,确保没有危险,也没有其他人在附近,这才小心翼翼地拿出药锄,开始挖掘山参。

“慢点,千万别伤了须根。”

李光自言自语,手上的动作又轻又稳。

他知道,山参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完整度,尤其是那些细小的须根。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细致工作,李光终于成功地将几株山参完整地挖了出来。

每一株都根茎粗壮,须根丰满,形态酷似人形,是上好的野山参。

接着,他又小心翼翼地采集了那簇灵芝,放入专门准备的布袋中。

“这下可发了!”

李光轻轻抚摸着布袋,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这些珍贵的药材价值连城,但同时也意味着他必须更加小心地返回。

山中强盗不少,若是被人发现他带着这些宝贝,恐怕会有生命危险。

收拾好东西,李光开始原路返回。

这一次,他走得更加谨慎,不时停下来观察周围的动静,确保没有人跟踪。

“这批药材值多少钱呢?”李光一边走一边思索,“回春堂的赵掌柜一定会惊讶的。他会出什么价呢?几百块?还是上千?”

这些钱不仅能还清夏超海的债,还能给妹妹治腿,甚至可能足够全家搬到镇上去住了!

天色渐晚,李光终于安全地回到了家。

他没有直接去找赵掌柜,而是先将珍贵的药材小心藏好,然后去看望母亲。

“娘,我回来了。”李光轻声说道,看到金秀兰正在灯下缝补衣服。

金秀兰抬起头,看到儿子满身疲惫却面带喜色,便知道此行有所收获。

“光子,你这一天去哪了?可把娘担心坏了。”

“娘,您别担心。”李光走到母亲身边坐下,压低声音说道,“我今天在龙头山有个大发现,找到了几株好东西。明天拿去回春堂,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啥好东西啊,值这么多钱?”金秀兰有些不敢相信。

“娘,您就别问了,等明天卖了钱,您就知道了。”李光神秘地笑笑,不愿多说,生怕隔墙有耳。

这一夜,李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一会儿想着药材能卖多少钱,一会儿想着该如何安排未来的生活。

想着想着,天已经亮了。

李光起床洗漱,将昨天的收获用干净的布小心包裹好,背在身上,急匆匆地往镇上赶去。

回春堂刚开门营业,伙计们正在打扫卫生。

李光大步走了进去,对一个熟悉的伙计说道:“麻烦你,帮我通报一下赵掌柜,就说李光有事相求。”

那伙计认出了李光,微微一笑:“哦,是李兄弟啊。您稍等,我这就去找赵掌柜。”

就在这时,站在柜台旁的一个穿着讲究的中年男子插嘴道:“哟,这种碰运气的乡下人也配见赵掌柜?赵掌柜日理万机,哪有功夫见这种土包子?”

伙计有些为难地看了看李光,又看了看那中年男子,解释道:“这位是从城里来的马老板,专门收购草药的。李兄弟,您别见怪,我这就去通报赵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