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破防的女帝!楚玲珑?(1/1)
无论是大萧皇朝的六皇子萧凡所率领的大军能够一鼓作气地攻下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一半疆域,
从而一举吞并大楚皇朝的一境之地,还是在攻打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一半疆域时遭遇惨败,
这两种情况都将对中域的三大皇朝、王朝以及其麾下的各大势力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大萧皇朝六皇子萧凡,
他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在大萧皇朝内声名显赫、风头无两的皇子,
更是一个实力堪比老牌霸主势力的王府主人。
他的每一个举动都如同蝴蝶效应一般,牵动着整个皇朝格局的微妙变化!
然而,若要说这则消息对谁的影响最大,那毫无疑问便是大楚皇朝的朝廷了。
毕竟,大萧皇朝麾下的大军所攻击的目标正是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疆域。
大楚皇朝为了解决北境之事,已经先后派出了两波出征军,
但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这无疑是一次又一次地狠狠地抽打了大楚皇朝的脸面。
如今的大楚皇朝北境,形势已经十分严峻。
近一半的疆域已经被大萧皇朝的六皇子萧凡所掌控,
这让大楚皇朝的朝廷上下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原本,人们以为这位萧凡皇子会在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后见好就收。
毕竟,大萧皇朝的皇帝萧玉龙已经下旨,宣布三年后年末将开启储位争夺战。
对于目前优势最大的萧凡来说,稳扎稳打、保持现状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个萧凡皇子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
他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占领大楚皇朝北境的一半领土。
相反,他的目标竟然是一举吞并整个大楚皇朝的北境之地!
这样一来,大楚皇朝可谓是被逼到了墙角,毫无退路可言。
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予以回应,
任由萧凡麾下的三路精锐大军继续攻占大楚皇朝北境剩余的一半疆域,
那么作为中域三大皇朝之一的大楚皇朝,将会成为整个中域,乃至整个乾坤大陆上各大势力的笑柄。
那些对中域三大皇朝之一的大楚皇朝虎视眈眈的皇朝、王朝等势力,
就如同饥饿的狼群一般,嗅到了大楚皇朝身上的血腥味,便会像饿狼扑食一样,一窝蜂地涌上来,妄图从大楚皇朝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不仅如此,
大楚皇朝的西边还有一个实力强大的大魏皇朝,也对大楚皇朝虎视眈眈。
这就好比是一只猛虎在大楚皇朝的旁边窥视,稍有不慎,大楚皇朝就可能成为大魏皇朝的盘中餐。
在这种情况下,大楚皇朝可谓是腹背受敌,处境十分危险。
只要其他势力的利益一致,哪怕大楚皇朝是一个庞然大物,
也难以抵挡众多势力的联合攻击,最终只能沦为别人口中的美食。
.....
然而,
就在大楚皇朝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时,
大楚皇朝都城、皇宫内的女帝楚玲珑却在御书殿里大发雷霆。
只见她满脸怒容,直接将玉案上的茶具、玉器等物品统统摔落在地,发出一阵清脆的碎裂声。
原本应该是沉稳淡定的人,此刻却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风度,
他的声音震耳欲聋,仿佛要冲破宫殿的屋顶:
“这个大萧皇朝的六皇子萧凡实在是太张狂了!他不仅剿灭了本帝麾下的北境上官世家,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牌霸主世家,而且还师出有名,让本帝不得不忍气吞声。
不仅如此,他竟然还贪心不足,想要一举攻占我大楚皇朝的一境之地!
难道他真的以为大楚皇朝中域三大皇朝之一的名号是白叫的吗?”
他的目光如寒冰一般,
冷冷地扫过一旁的女官静儿,
不带丝毫感情地直接下令道:“快去!快去!快去!立刻通知丞相、屈家、项家的话事人以及御史等人,让他们火速进宫。本帝有重要事情需要与他们商议!”
这突如其来的命令让女官静儿吓得浑身一颤,
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结结巴巴地回答道:“奴……奴婢!这就去!”
然后,她像一只受惊的兔子一样,转身飞快地朝着御书殿外跑去,
仿佛后面有什么可怕的怪物在追赶她一样。
女官静儿的心跳急速加快,
她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女帝楚玲珑刚才那充满愤怒的话语。
作为楚玲珑的女官,她从未见过主子如此发怒,这让她感到十分害怕和不安。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两个小时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
御书殿内,原本空荡荡的房间,此刻多了几个身着红色和紫色官服的身影。
这些人皆是大楚皇朝的核心人物,他们在朝堂上举足轻重,权势滔天。
然而,
此时此刻,这些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大人物们,
却一个个正襟危坐,恭敬地坐在玉案前女帝赏赐的软椅上,屏息凝神,不敢有丝毫怠慢,静静等候着女帝楚玲珑的指示。
女帝楚玲珑端坐于龙椅之上,她的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在座的诸位大臣后,
最终落在了身旁的女官静儿身上。
女官静儿心领神会,立刻上前一步,
将最新的大楚皇朝北境的情报小心翼翼地分发给在座的每一位大臣。
拿到情报的大臣们,纷纷打开卷宗,仔细阅读起来。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们的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仿佛有一块千斤重担压在身上一般。
女帝楚玲珑见状,缓缓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都仔细看看吧!这是最新的大楚皇朝北境的情报。”
她的声音清脆而威严,在寂静的御书殿内回荡。
大臣们听到女帝的话语,连忙收敛心神,将注意力集中到手中的情报上。
然而,越看下去,他们的心情就越发沉重。
这些情报所揭示的情况,让他们意识到大楚皇朝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唉!真是多事之秋啊!”
不少大臣心中暗自叹息,这个念头几乎同时在他们脑海中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