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惊吓测试和美女测试,天下哗然!(1/1)

与此同时,

李然淡定从容,一一走过考棚,目光所及之处,只见一片惊吓狼狈,让人暗自摇头。

“殿下快看!那个人!”

徐茂恭指着“黄”字列最后一个考棚的年轻人、

哦?

李然也不禁佩服,只见此人依旧稳得一批,手中的蝇头小楷,竟然丝毫不乱!

不错、不错……

“此人,有点意思。”

“记下名字、考号!”

徐茂恭将此人的名字“吴镇”写在一张红纸上。

这时,

场面混乱至极,李然干咳一声,让白剑把黑衣人全都带走,然后朗声宣布——

“各位秀才!勿要惊慌!”

“剑州发生越狱,官兵正在追捕逃犯,诸位秀才速速回到考棚,继续考试!”

“若是再大呼小叫,本王当场革去功名!”

考生们惊魂未定,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回到考棚。

但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半个时辰后,正当考生们刚刚进入状态,赶紧闷头答题之时,一阵娇笑声突然传来。

“嘻嘻嘻……”

“咯咯咯……”

衣香鬓影间,一群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摇曳生姿地走入考场。

她们或轻歌曼舞,或嬉笑打闹,更有甚者,直接坐到了考生们的腿上,娇嗔软语,极尽魅惑之能事。

这下,

考场彻底炸开了锅。

许多考生瞬间傻眼,张大了嘴巴,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有的考生则忘乎所以,与美女们打成一片,欢声笑语不断。

整个考场,瞬间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李然冷眼旁观——

绝大多数考生都已“阵亡”!

甚至有几个先前能经受住惊吓测试的,此刻也原形毕露,沉溺于美色之中,无法自拔。

唯有一人,依旧端坐如初。

任凭美女如何撩拨,他都始终不为所动,手中的笔,依旧稳稳地书写着蝇头小楷,字迹工整,一丝不苟。

李然再次将此人的名字和考号记下。

紧接着,

白剑带着官兵冲进来——

“不准动!”

“不准摸!”

“住手!”

“回去!”

“你们都回丽春院去!”

“走走走!”

“……”

美女们很快就被带走,留下无数考生怅然若失……

李然摇头叹息,让徐茂恭大声解释——

“各位秀才!”

“这些都是丽春院的姑娘!”

“不知为何,闯入了贡院考场……”

“尔等继续答题!”

“不准胡思乱想!”

唉……

许多考生一脸患得患失,但也只有继续闷头答题。

……

当晚,

李然并未翻阅其他考卷,而是直接将那两个“不动如山”和“坐怀不乱”的考生的答卷取了出来。

这两人,不动如山的叫“吴镇”;

坐怀不乱的,叫“赵无忌”。

细细一看考题,真的是一个字都没有写歪。

只是,

李然也很清楚——

这两人太中规中矩了!

思路很清晰,但观点太正;

文笔很流畅,但朴实无华!

格局很宏大,但太过含蓄!

“可惜啊……”

李然不禁感慨。

徐茂恭是个异路功名的人,此时也忍不住感慨说:

“殿下啊,若非您今日这番‘选拔’,这两个人恐怕真要被埋没了。单论答卷,比他们写得好的,至少还有两百人。”

嗯嗯,

黄鹤也深以为然:

“是啊,殿下。这两人的答卷,太过端正,太过规矩,不懂得卖弄文采,更不会投机取巧,在那些庸才考官眼中,恐怕根本入不了流。”

是啊……

李然想起自己在原生世界的高中时代。

那时的考试,不也是如此吗?

刷题多的,有新颖套路的,往往能考出更高的分数。

而真正有才华,有思想的,却未必能脱颖而出。

想到这里,

李然将两人的名字列在甲等第一和第二,又说:“封卷吧,本王亲自举荐这两人,其他考生,还是按照分数排列吧……”

嗯嗯,

徐茂恭深以为然,感觉这位主公虽然不按常理出牌,但最后都很稳妥,并没有触及地方上庞大的科举利益。

至于这两个人,他骏王殿下拔擢一两个人,别人也无话可说。

朝廷要是问,就说是骏王殿下亲自“察举”的人才,也一样是合乎法度的。

……

消息传回京师,长安城瞬间沸腾了。

酒肆茶楼,街头巷尾,百姓们也来了很大兴趣。

“哈哈!骏王亲自坐镇,搞了个什么‘惊吓测试’!听说了吗?”

“荒唐啊!”

“不止!还有美女测试呢!啧啧,这位四皇子啊,真会玩!”

“荒唐就荒唐吧!他又没害人!”

“骏王不害人的,对下人可好了!”

“照这么说,那些秀才肯定吓坏了?”

“那是,听说有的秀才是急色鬼啊!”

“哈哈哈……”

百姓们津津乐道,对李然的“荒唐”行径倒是颇为宽容。

毕竟,一位不扰民、不贪腐,只是有些“与众不同”的皇子,总比那些道貌岸然的贪官污吏要强得多。

然而,

士绅和官员们的看法,则要复杂得多——

“定王殿下,手腕强硬,直指科举积弊,颇有乃父之风!”

“雍王殿下的‘诗赋’科,也是一条新路子啊!”

“安王殿下嘛……还是太理想化了,‘考工’之技,岂是这些书呆子能来得了的?想多了!”

“我看,大乾科举是没希望了,还不如像骏王一样胡闹一把算了!”

“哈哈哈……”

“以德服人之王嘛……”

“胡闹!简直胡闹!”

“听说他还真找到两个人才?”

“呸!那种是人才?那种就是木头!”

“……”

……

当晚,御书房。

李庆、萧羽、安国仁三人,看着四位皇子呈递上来的奏报,一时倒也分不出高下。

安国仁见李庆一直不吭声,试探着说了一句:“陛下,定王和雍王的法子,也还算可行……大乾科举的确可以开开新科了……”

呵呵,

李庆微微一笑,却并未表态——

这两个儿子,都是自己打算盘呢!

况且

科举改革,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根本急不得。

目前来说,也只有先观望各方的反应了。

咳咳,

萧羽见气氛有点微妙了,赶紧打破沉默说:“安王李恪的考工科……似乎也可以考虑?陛下,如今北胡势大,器械精良,我们也要早做准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