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四十四个美人(1/1)

梁皇终于还是决定再博一次。

这一次,梁皇举兵二十万,绝对是下了狠心。

隆武帝得知消息,立即下旨,往大梁增兵五万。

五万加五万,再加上十万藤甲军,乾军的总兵力也达到了二十万。

只不过,双方的士气,乾军明显要高于梁军。

战斗力,梁军没有了象兵,但乾军多出了藤甲军。

梁军主帅得知乾军的兵力中有一半都是藤甲军,立即就动了心思。

大乾能火烧藤甲军,本帅当然也可以。

只要将藤甲军给烧了,乾军必败无疑。

于是,梁军主帅就开始苦思冥想,想怎么才能火烧大乾的藤甲军。

思来想去,还真让梁军主帅想出一个办法来。

什么办法呢?

其实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办法。

说白了,跟大乾火烧藤甲军的办法差不多,先败,引起藤甲军的狂傲,继续追击,然后才有可能会中他的埋伏。

而且,梁军主帅引火的计谋,更加精妙,绝对让人难以想到。

没办法,大乾火烧藤甲军在前,若是梁军主帅比着葫芦画瓢,铁定不可能成功。

计划定下之后,就开始实施了。

两军先来了一场大会战,双方都投入了十万兵马。

二十万的大会战,着实厉害。

藤甲军在会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优势,打得梁军大败。

这一战,梁军损失了差不多四万兵马。

然后,梁军开始撤退。

乾军自然是步步紧逼。

梁军在损失了十几座城池之后,终于将乾军引到了埋伏地。

一场大火,如梁军主帅的设计,烧了起来。

可是,让梁军主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藤甲军竟然不怕火了,而且,每个人都有准备,毛巾、水很充足。

结果呢,藤甲军从埋伏地冲了出来,反而又将梁军大败。

这一次,梁军损兵足足六万余人。

打到这种情况下,梁军主帅几乎已经崩溃了。

藤甲军竟然都不怕火了,接下来还怎么打?

象兵害怕那些假怪物啊。

无奈之下,梁军主帅只得将这一次的败报派人给梁皇呈上去,请罪啊。

梁皇震动之极。

又败了?

而且是十几万人都没了?

梁皇后悔之极,早知如此,当初真是不该赌那一把。

大蛮的前车之鉴,终于被大梁自己撞上去了。

再打下去,还是会败。

若是惹怒了大乾,只怕大梁会有亡国之厄啊。

梁皇害怕了,不敢再打,一边给梁军主帅下旨,暂停战事,一边派使者前往大乾城,向隆武帝求和。

隆武帝再次龙颜大悦。

若非是周处发明了一种东西,用藤甲泡过之后,就不再怕火,大乾和大梁的这一战哪能这么快就结束呢。

纵然,大乾最后能取胜,至少也会各种防备对方用计火攻藤甲军,使得乾军束手束脚。

“郡马确实是朕的贵人啊。”隆武帝高兴极了。

四国联盟,大蛮怂了,大梁也怂了,只剩下大黎和大魏,还能再闹出什么风波来呢。

隆武帝龙颜大悦之下,也不再狠收拾大梁了,跟对待大蛮是一样的标准。

然后,隆武帝火速调集藤甲军前往北疆,对阵黎军。

黎皇得知消息,只觉得两眼发黑,差点没晕倒。

四国联盟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个大陆上,一共只有五个国家,实力相差不算太大。

只有大魏是最弱的一环。

可不管是哪四个国家联手,剩下那个国家绝对不可能是对手的。

哪怕是三个国家联盟,也足以能将其灭掉。

可偏偏奇迹就发生了,大乾击败了大蛮,击败了大梁,终于使得四国联盟彻底败了。

黎皇明白,再继续打下去,也是枉然,除了会增加伤亡,除了会让大黎付出更多的代价。

如今的大黎,已经快要千疮百孔了,还能再付出多少代价?

就在这个时候,黎皇又得到一个消息。

那个不要脸的魏无忌,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毫不犹豫地开始舔隆武帝的脚丫子了。

魏无忌以最快的速度,将之前约定的十一个美人送到大乾城。

至于其余两个条件,魏无忌让使者很卑微地请示隆武帝。

这样的态度,让隆武帝很是满意,之前对魏无忌的各种不满,对大魏的各种不满,都有所减少。

当然了,不满虽然是减少,但也是有的,而且不少。

毕竟,曾经的大魏跟在大黎的屁股的后面,没少欺负大乾,从大乾获得好处。

所以,隆武帝这次不但要让大魏把以前吞到肚子里的都吐出来,还要让大魏付出数倍的代价。

大蛮、大梁和大魏都怂了,只剩下一个大黎。

隆武帝料定,用不了多久,大黎使者就会来到大乾城,向大乾主动议和。

果然,隆武帝猜得太对了。

大黎是按照大魏的套路来的,先把十一个美人献上,然后再主动请隆武帝提出议和条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隆武帝龙颜大悦。

大梁的十一个美人,大魏的十一个美人,以及大黎的十一个美人,隆武帝大手一挥,直接就派人送到郡马府。

又三十三个美人,着实不算少。

四国,一共四十四个美人了。

不用说别人了,就算是隆武帝这个大乾皇帝,都觉得人有点多。

隆武帝不好色,后宫只有十几个妃子,他已经嫌多了。

因为女人多了,影响隆武帝处理朝政的时间。

隆武帝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志在天下,而不是美人。

人的志向确实是个奇怪的东西。

有的皇帝,确实特别在意皇位,在意青史留名,想要做一个明君,还要开疆拓土。

至于美色,他们并不渴求,有几个能泄火,能繁衍后代就行。

隆武帝,就是这样的人。

也有的皇帝,对江山,对百姓,根本不上心,他们在意的只是寻欢作乐,美酒与美女相伴。

这样的皇帝,不算太多,但个个都是绝对的昏君。

更多的皇帝,两者能兼顾,但两者都做不到极致。

周处虽然不是皇帝,但他也属于后者,只要美色,没有野心。

如果这样的人是皇帝,结果肯定不会怎么好,甚至于还有可能亡国。

可这样的人如果是臣子,而且对皇帝很有用,皇帝就会对他很放心,自然就能活得时间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