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扑朔迷离(1/1)

阳光淌下来时,像融化的金箔敷在脸上,没什么暖意,倒把眉眼间的泥垢照得清清楚楚。

张涵从井口爬出来,没力气管什么姿势,往前蹭了两步,胳膊一软,整个人“啪”地拍在地上。

身上的泥壳被压得裂开来,混着汗往下淌,在地面洇出片深褐,很快又被风舔得发僵。

“真他妈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他歪过头,先抬起手背,用袖子蹭了蹭防毒面具的镜片。

上面糊着的淤泥被蹭开道缝,能模糊看见点光亮。

跟着手腕一转,手指摸到面具侧面的卡扣,“嗒”的一声轻响,橡胶带松了劲,面具往旁边一掀。

熟悉而又陌生的寒冷空气涌进肺里,带着股尘土和雪粒子的味,呛得他猛咳两声。

咳到最后弯下腰,手撑在地上,指节都在抖,连带着肩膀一起颤。

是真没力气了,连咳嗽都像抽走了最后点劲儿。

那具一次性反器材火箭筒被他扔在下水道里了。

爬的时候手指发颤,铁筒子坠得胳膊肘发酸,淤泥裹着衣服贴在身上,重得像背了半桶水,每挪一步都往下坠,最后实在扛不住,咬着牙松了手。

此刻想起这茬,心里头空落落的,像少了块啥。

张涵这辈子穷怕了,见着点值钱的就想攥手里。

跟巷口那些把旧报纸捆得整整齐齐的老头一个样,总觉得“万一能用着呢”。

可真到了扛不动的时候,也只能认,认了又有点憋屈。

“老子的命真贱啊,阎王爷都不收。”

张涵翻了个身,动也不想动了,仰头看向天,城市里冒起来的黑烟裹着灰,把太阳遮得只剩个模糊的亮圈,烟团被风推着走,那点光亮也跟着晃。

他太累了,一个通宵没合过眼,从天黑到天亮,一直在折腾,跑、打、在泥里挣命。

十几个小时,神经一直绷着,不敢有半点松懈,身上还有伤,胸口那处时不时抽着疼,换作谁恐怕都顶不住。

炮击声往西城那边去了,一声接着一声,听着比刚才远了些。

看这架势,是往已经炸过的地方再轰一遍,大概是怕有没炸干净的,再清一遍漏网的。

“最好是他妈丢个核弹,一起死完算求了!”张涵看着那方向,溢出点轻笑,自己也说不清在笑什么。

几片雪花慢悠悠落下来,沾在脸上,有一片正好落进微张的嘴里,凉丝丝的,很快就化了,留下点湿痕。

但这片地方倒平静得很,没什么动静。

往四周看,没有一栋完整的建筑,墙都塌了大半,有的只剩半截墙垛子,看着随时都可能塌。

前面那条盖着下水道的主干道也被炸塌了,碎砖和水泥块堆在那儿,露出底下黑乎乎的一片,之前在下水道里闻惯了的那股臭味顺着风飘过来,又腥又馊。

张涵手指轻微动了动,蜷了蜷,又松开。

要是刚才没从这个出口爬出来,还在下面待着,这会儿主干道一塌,怕是真要被困死在里头了,连个收尸的都没有。

暂时安全了。

这念头慢悠悠飘进脑子里,他想翻过身撑着地站起来。

道路中央实在是不安全,就算想要休息,也得找个墙角或者断墙后面吧?

可身体刚动了动,胳膊就软了,撑不起来。

肾上腺素的后劲褪去后,被透支的身体终于再也压榨不出一点能量,就像耗尽了电的玩具车,怎么摆弄都不动弹。

就这么躺着吧,哪怕下一秒真有炮弹落下来,他也实在动不了了。

累到了极致,连心里的恐惧都淡了,没什么害怕的了,只剩下一种钝钝的、近乎麻木的松弛,眼皮子越来越沉,就想这么闭着眼,歇上一会儿。

“不能睡……”

“老子跑了1000多公里,不能交代在这!”

张涵用力咬破舌尖,提了提步枪的肩带,侧过身,蜷起腿,像只受伤的野狗似的往旁边爬。

眼前的东西晃得厉害,一阵一阵发花,头也晕,像有股子气在太阳穴里撞。

他以前从不这样。

逃亡了一千多公里,多数时候是饿肚子,正经吃饭的次数屈指可数。

现在胃里空得发抽,头也跟着发沉,站着都晃,他明白,这是熬得太狠,身体里能烧的都烧完了,连点维持清醒的力气都快没了。

补给早就耗光了,一点能嚼的东西都没剩下。

不,应该还有!

医疗包里的药品,好歹是能进嘴的东西。

张涵把身子再歪过去点,这样前胸能更方便够着。

一只手在战术背心的医疗包里瞎摸,指尖划过卷成团的纱布,碰着几个空药板的边角,终于摸到个硬壳子。

抽出来是板药片,铝箔包装皱得像团废纸,上面的字早被泥糊死了,啥也看不清。

他把药板凑到嘴边,用牙咬铝箔,第一下没咬透,牙尖在滑溜溜的铝箔上打滑,第二下使了点劲,才撕开个小口子。

腾出另一只手,指甲往开口里抠,手指抖得厉害,就跟帕金森差不多,抠了半天只弄下来三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还有一片没拿稳,从指缝溜出去,掉在雪地里,白花花的一小片,混着泥星子,转眼就找不着了。

“操。”他低低骂了句,赶紧把三片塞进嘴里。

苦味一下子炸开,苦得舌头都木了,顺着喉咙往下烧,他赶紧低下头,抓了把地上新落的雪,塞进嘴里使劲嚼,才把药片硬咽下去。

等了一会儿,身上好像慢慢有了点劲,不是多有力气,是没刚才那么软了。

“朱元璋开局一个碗,结尾一根绳。”张涵攥着步枪护木往起撑,迷迷糊糊的念叨着什:“老子再不济,手里还有杆枪呢……”

枪身斜着当拐棍,一步一挪地往前蹭,每挪一步膝盖都要打个晃,像随时会跪下去。

忽然听见“窸窸窣窣”的响动。

张涵却没害怕,浑浑噩噩的朝前看去。

是只从前面炸塌的下水道跑出来的老鼠,灰扑扑的,拖着半截不知是什么的烂肉。

见了他,也不躲,只是停下来,黑溜溜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像在打量一块不会动的障碍物。

“妈的,”张涵嗓子里挤出点声,哑得快听不清,“烂肉还没吃够?想换口新鲜的?”

步枪还有二十三发子弹,手枪弹药已经耗尽,真遇上感染者,这点子弹能顶什么用。

……

与此同时的大后方,清晨的街面刚热闹起来。

上班的人揉着睡眼惺忪的眼睛,袖口蹭过眼角的分泌物,攥着还冒热气的豆浆往公交站台赶。

尽管广播里天天播报着前线消息,可日子还得照过,该挤的早高峰,该抢的座位,该扣的全勤奖,一样都少不了。

而就在早上8点整,手机像被按了集体开关,“叮咚”声成片炸开。

中星合众国政务部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联合紧急通知:

根据《中星合众国应急动员条例》及当前全国应急防控需要,为保障国家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应急工程建设及民生保障项目推进,现面向全国紧急征召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含建筑施工、市政工程、结构维修、水电安装、工程机械操作等相关工种)。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召范围:

1. 年龄18至55周岁,身体健康,无重大基础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2. 持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建造师、施工员、电工、焊工、起重机械司机等)者优先;

3. 具备建筑施工、应急抢修经验及退役军人身份者优先录用。

二、工作任务:

参与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抢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民生保障工程施工及国家指定的其他紧急工程任务,服从全国应急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

三、保障与待遇:

1. 薪酬补贴:按国家应急作业标准执行,基础薪酬为当地同岗位平均工资的200%,另发放每日应急补助、异地作业补贴;

2. 物资保障:统一提供食宿、防护用品及必要工作装备;

3. 福利奖励:完成任务后,按贡献度发放军券奖励(可用于兑换生活物资、优先享受公共服务),并计入个人社会贡献档案;

4. 医疗保障:享受应急医疗绿色通道,因公负伤按国家工伤保险条例全额保障;

5. 家属优待:直系亲属可优先享受民生物资配给及社区帮扶服务。

四、报名方式:

1. 登录中星合众国政务服务平台“应急征召”专区在线报名;

2. 前往户籍地或居住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现场登记;

3. 建筑企业、行业协会可组织员工集体报名,由单位统一提交材料。

五、其他事项:

2. 录用人员需服从统一编组及异地调配,执行任务期间遵守应急管理相关规定;

3. 对拒不服从征召且无正当理由者,将按《中星合众国应急管理处罚条例》相关规定处理。

特此通知。

中星合众国政务部

中星合众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早餐摊的油锅正“滋啦”翻着油条,周大山举着油乎乎的手划开手机,眯起眼瞅那带国徽的通知,铁铲“当啷”磕在锅沿上,滚油溅起来烫得他缩了缩脖子:“嘿,建筑工给两倍工钱?还发军券?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排队的人“呼啦”围过来,脑袋挤成一团。

开出租的温碧泉刚收车,手里还攥着找零的钢镚,扒着周大山的手机屏:“不光要人,我今早跑建材市场那趟,老板正蹲门口骂娘,钢筋水泥半夜就被拉空了,说是归应急指挥中心管,现掏三倍钱都买不着一根钢筋。”

“我儿子那建筑队,大清早群里就炸锅了,”卖包子的刘水芬用围裙擦着手上的面,“老板在群里喊,所有工人赶紧报身份证,说是‘国家征调’,不去要按条例办。可那军券是真实在,俩月下来,够换半年的口粮了……”

旁边抱着孩子的女人突然把娃往怀里紧了紧,孩子被勒得“咿呀”一声:“我表哥在社区上班,说昨晚三点就被叫去集合,统计有施工经验的人。不光建筑工,连装修的瓦工、会接水管的都得登记。问他干啥,就含糊说女儿家家管那么多干啥?”

卖水果的大爷摆了摆手,蹲在路边,扒拉了一下筐里已经缩水的苹果,果皮皱巴巴的:“能让国家急成这样?又是抓人又是卡建材……前阵子新闻里说北边铁路炸了,抢修队去了就没消息,这怕不是……前线上的事儿,比咱们想的邪乎多了?”

手机在兜里“嗡嗡”震,周大山掏出来一看,群里的截图刷得飞快。

有张建材仓库的照片特别扎眼:军绿色卡车排着长队,帆布盖得密不透风,穿军服的人背着枪站在门口。

下面紧跟着一条语音,透着电流杂音的慌:“我舅是搅拌站的,说从昨晚起,水泥罐车没‘应急调拨单’根本出不了厂。有个老板想偷偷拉半车,直接被按地上了。”

周大山盯着手机上“200%薪酬”的字眼,后颈的汗顺着领子往下淌。他忽然朝后厨喊:“老婆子!把我那本施工员证找出来!红皮儿的,压在酱油瓶底下那本!”

后厨传来翻箱倒柜的响动,夹杂着女人的应答:“啥证?酱油瓶底下?我记得好像在米缸旁边……”

周大山没应声,眼睛还盯着手机,锅里的油条已经炸得焦黑,他也没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