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基地大建设(1/1)
郑润泽却坚信不疑,虽然那个年轻人并没有告知他身份和姓名。
可郑润泽觉得,那个年轻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而且身上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镇长,难道你就没问问那个吹牛逼的年轻人是什么人吗?”
“对啊,二代都很好对付,实在不行让莎莎上,勾引他,给他来个美人计,说不定还有希望!”
“哈哈哈!”
众人调笑着,并没有抱太大希望,看到郑润泽还一副望眼欲穿的模样,小龙安慰道。
“算了,走吧镇长,咱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就在这时,一阵阵汽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众人循声看向漏斗口。
第一辆,第二辆,第三辆,第十辆………漏斗口吐出来的卡车队伍,就像是长江之水一样,源源不断。
直到头车来到郑润泽这群人身边停下之后,张天赐从车后帆布帘伸出头,看到一群人都是一副木讷的样子,催促道。
“赶紧上车,把你们接回来,我们团还要去练兵呢!”
“哦哦,好!”
三四个士兵把这群人全部拉上车之后,车队再一次出发,朝着西南方向前进。
车厢里,小龙几个年轻人看着车上十几个士兵,虽然穿着五花八门,可身上那种军人的气质十分明显。
看着他们手里的步枪,羡慕不已。
郑润泽心里终于暗松一口气。
对于年轻人的身份,已经有了猜测,只不过还有点不敢置信而已。
看向靠坐在车厢顶头的中年男人。
“张团长,我能请教你一点事吗?”
张天赐和善的笑着点点头。
“你说!”
“那个年轻人叫什么名字?在你们基地担任什么职务?”
张天赐一愣,还以为子你听错了。
“你说的哪个年轻人?”
“就是那个穿着风衣,让你陪我去接人的那个年轻人。”
此话一出,军车上的正副团长,政委,以及团长亲卫兵,相互对视一眼,然后笑了起来。
郑润泽等人都被这莫名其妙的笑声搞的有点懵。
张天赐收敛笑意之后,问到:
“老哥,贵姓?”
“郑润泽!”
“郑老哥,跟你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名字叫李凡,是我们军长,也是黎鳌山基地的首领。”
此话一出,车厢里的郑润泽等人彻底炸了。
反应最强烈的莫属小龙这几个年轻人,因为他们可是看见李凡的样子的,年龄应该和他们相差不多。
“真的假的?”
“军,军长!?”
“这个基地的首…首领…”
张天赐对于这种表情已经司空见惯,因为这一次大扩军之后,很多新兵看到自家军长的那一刻,也全都是这个表情。
“不用惊讶,我们军长可是个神仙一样的人物!”
小龙还是不相信,一个如此年轻的人,真的会是一个这么大势力的首领,手底下还有一个精锐的军队。
“团长大哥,这个李凡是不是哪个将军的儿子?所以你们这些军队才被他接手了!”
“哈哈哈哈!”
小龙的话,又引起了车厢里军人们一片笑声。
张天赐扫过郑润泽这些人,指着自己的鼻子。
“我,病毒爆发之前就是个臭买鱼的!”
说吧,挨个指着身边的士兵和军官一一介绍。
“这个,和平时期就是一个教体育的。
这个,修手机的。
这个,送外卖的。
这个,跑滴滴的。
这个,工地上搬砖的。”
当张天赐指着左手边的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时,多说了几句。
“要说到文化水平高一点的,也就是这一位,我们的团的政委。和平时期是一个大学里历史学教授。”
听到张天赐的话,小龙这群年轻人已经彻底麻了。
“你是说你们和平时期不是军人,是病毒爆发之后,组成的军队?”
张天赐笑眯眯的点点头,看着这几个年轻人的时候,心里十分活跃。
新一轮的大练兵和淘汰已经开始,这些年轻人可都是好苗子。
转头看向戴眼镜的政委,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个人秒懂对方的心思。
政委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就开始了自己的思想工作。
“其实,你们是幸运的,在这个黑暗的世界里,遇到了我们军长这样的人物。
想当初,我们在宜市………”
故事展开,跌宕起伏,少年英雄意气,很容易就被故事里的人物带的心潮澎湃。
车队一路前行,车厢里不断的发出赞叹声,以及亢奋的嚎叫。
两个多小时之后,车队抵达了寨子,故事在一群年轻人意犹未尽中戛然而止。
张天赐拿起对讲机下令道:
“侦察连,向寨子四个方向摸清周围情况。
一营守好卡车,二营三营,协助把运物资,引导难民上车。”
张天赐带着所有人跳下车之后,看了一眼手表,对着郑润泽催促道。
“老郑,你抓紧时间,咱们尽量赶在晚上七点之前返回基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郑润泽往寨子里跑了几步,突然停了下来。
“张团长,刚刚你们说基地现在正在找织布厂是吗?”
“对啊,你知道这附近哪有?”
郑润泽点点头,指着西边县城的方向。
“滩头县,就是一个养蚕大县,原本我准备今年在潭头镇搞个缫丝厂和织布厂,打造自己特色名片的。
机械设备全都准备好了,工人也培训的差不多了,还不等开工,就遇到病毒爆发了。”
“真的?在哪里?”
“就在滩头县东边,从缫丝厂到织布厂,机械都是全新的!”
张天赐兴奋的抓住郑润泽的肩膀摇了摇。
“老郑,你可帮我立了大功了。”
其实这附近倒是有几个织布大厂,可全都是靠近城市,尸潮密集十分密集。
而这几天,所有轮流出去大练兵,清理周边乡村县城丧尸的团,都有附带外搜的任务。
而织布和缫丝的机械就是其中之一。
郑润泽看到张天赐兴奋的样子,脸色一苦。
“不过,你不要高兴太早,那个县城原本人数不多,只有不到二十万人。
可天灾时期,沿海转移来了十七万人。
现在那个县城里,最起码有三十万的丧尸潮。”
张天赐听后,并没有多惊慌,而是皱起眉头,摸索着下巴,苦思良久之后,叹了口气。
“唉,看来吃独食是不可能了,得向上汇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