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直面内心(1/1)

第二天清晨,天光微明,薄雾如纱轻笼街巷,真相馆北三店悄然开启了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的门扉——“静心三式”体验课首次开讲。

消息如风过林梢,悄然传遍城中巷陌,百名市民踏着晨露纷至沓来,有白领、教师、退休老人,也有背着书包的少年。

他们不是来猎奇,也不是凑热闹,而是被一种莫名的召唤牵引而来,仿佛灵魂深处某处空缺,正等待一场无声的填补。

第一式名为“书心”,意在以笔为镜,照见本我。

每人执一管羊毫,面对素白宣纸,写下此刻心中所念。笔尖落纸,如心湖投石,涟漪自生。

有人下笔急促,墨迹如雾般晕开,仿佛思绪在奔逃;有人凝神静气,笔走龙蛇,字字如刻,似有千钧之力从心底涌出。

一位年轻程序员盯着自己散乱字迹怔怔出神,喃喃道:“原来我从没真正安静过。”

第二式“奉茶”,讲究以手载心,以茶渡念。

每人手持一盏温润瓷杯,双掌合捧,缓步前行。茶汤微漾,心若不稳,便溢出杯沿。

一位中年女子步至中途,茶水忽倾,她未低头擦拭,反而泪水先落,滴入杯中,与茶相融。她哽咽道:“这杯茶,像极了我对母亲的亏欠——捧得越紧,流失越多。”

众人静默,唯有茶烟袅袅,似在低语。

第三式“听香”,最为玄妙。

众人闭目盘坐,檀香自铜炉中缓缓升腾,化作青烟,如丝如缕,缠绕鼻息。香气入心,竟引人入梦。

一位白发老者忽然轻颤,嘴角微扬,喃喃道:“娘……您还在灶前煮粥吗?”他仿佛看见童年老屋的门槛、院中桂花树,还有母亲站在门口,含笑唤他回家。

另一人则在香雾中重见初恋的背影,泪如泉涌,却笑出声来——原来执念并非枷锁,而是未曾好好告别的温柔。

静心三式终了,晨光已洒满庭院。百人静坐原地,无人起身,无人言语。那一刻,喧嚣退去,心音清晰如钟。

有人低头凝视自己的手,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有人轻轻合掌,似在与自己和解。

高台之上,素真白衣如雪,立于晨光中央,普相娘与甄秀分立两侧,宛如守护心灯的使者。

素真声音轻如风拂竹叶:“真相不在远方,不在经卷,不在辩论的尽头。它就在你提笔时那一息的迟疑,奉茶时指尖的微颤,闻香时猝然滑落的泪光里——那是心,终于听见了自己。”

自此,真相馆北三店不再只是街角一栋老屋,它成了一座城市心灵的渡口。

清晨,书声琅琅,如溪流涤心,洗去昨夜的疲惫与焦虑;

午时,茶烟袅袅,似禅意流转,将纷扰世事轻轻托起;

入夜,香篆盘旋,一缕幽香,可渡千般执念,万种遗憾。

人们渐渐明白,所谓真相,不是答案,而是敢于直面内心的勇气——而这份勇气,每日清晨,都在这里悄然苏醒。

课程结束,素真转身,为普相娘与甄秀彼此引见。

她轻声道:“这位是普相娘,古庵师太的养女,虽非血亲,却胜似亲生。她自幼习武,拳脚如风,心性如松,是真相馆的守护者。”

又转向甄秀:“这位是甄老的孙女,自幼承家学,书音双绝,琴棋书画皆通,更以三式静心法门,开启世人观心之门。”

两人相视,眼中皆有微光闪动。一者武艺超群,守护外境;一者以文入心,照见内里。

她们本属不同世界,却因同一份对“真”的追寻,在此相遇,如月映千江,彼此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