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秦州要开设科举了(1/1)

陆炳点头恭敬道,

“属下遵命,王爷请放心,锦衣卫一定会成为王爷您最犀利的鹰犬,誓死为秦王效命。”

轰隆隆!!

陆炳的一席话顿时让周围其他人都浑身一颤。

卧槽,现在当臣子的都这么卷了的吗?锦衣卫也太拼命了吧,

陆炳这锦衣卫指挥使简直就是自家秦王最忠诚的鹰犬啊,这也太拼了,实在是太卷了,

操!!自己这些人不得不进步啊。

前面有人家在那里珠玉在前呢。

萧景微微颔首,他开始讲道,

“关于粮食种植一事,吩咐下去,颁布一道新的律法,

每年每户百姓的的水稻收获次数不得低于十次,对于水稻收获低于十次的家庭,

官府有权利收回该家庭的田地使用权,

如若有特殊情况无法种植,需要提前向官府进行报备。”

萧景其实早就想颁布这条律法了,此刻,时机已然成熟。

他当然了解人性的贪婪和懒惰,自己若是不出台这样的律法,

将来很可能不少百姓会开始变得懒惰起来,

自己如今手底下一百多万的军队,再加之马上要生产的高度数粮食酒可都需要大量的大米,

若是没有了这些粮食,自己如何养活这些军队,又如何酿造粮食酒?

刘伯温当即便深表赞同起了萧景的命令。

“秦王英明!饱食之余,人则怠惰,费思进取。”

于谦则恭敬问道,

“秦王,是在秦州,贺州,还有繁州三个州同时颁布这道律法吗?”

萧景没好气的瞪了一眼于谦,

“当然了,这三个州都是本王的领地,既然都是本王的领地,那自然要律法同步,这才能做到公平公正。”

于谦连连应诺,

“秦王说得极是,臣明白了。”

陆炳此刻又低声道,

“启奏王爷,繁州和贺州那边都传来消息,如今繁州和贺州都严重缺乏官员,

这个问题迫在眉睫,急需处理。”

萧景微笑着扫了一圈众人,他开始问道,

“大家有何看法?”

秦州刺史于谦建议道,

“启奏王爷,臣建议可以在秦州开设科举考试,公开招募人才,

到时候,这些人才都可以下放到贺州和繁州,亦或秦州上任。”

赵福生这一刻不由得附和起了于谦的话,

“秦王,属下也觉得于大人说的在理,科举考试的确可以为秦王招募一批人才。”

萧景微笑着点点头,他看向了军师刘伯温,

“军师,你的意见呢?”

刘伯温脸上挂着一丝浅笑,他微笑道,

“秦王,开设科举招纳官员,臣自然赞同,并且,臣觉得我们不仅仅是要面对秦州,贺州,还有繁州的学子,

我们更应该面向整个大炎王朝的学子进行招收人才。”

刘伯温的话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他居然提议在整个大炎王朝招募人才,

这可是何等的气魄和胆量?

赵福生当即担忧道,

“军师,这万万不可啊,如此一来,若是有大量大炎皇帝的细作混入到咱们的领地来,那可如何是好?

只怕到时候我们内部到处都是敌人的细作啊。”

刘伯温笑道,他看向了萧景,

“是不是细作,让我们的王爷的慧眼一看,不就立马现出原形了吗?”

刘伯温听说过萧景先前清洗秦州时候的所作所为,

他也明显可以猜到,自己这主公必定是可以明鉴敌人好坏,

届时,科举之后,只要让秦王见见这些招募的人才,谁是细作不就一眼可以看出来吗?

刘伯温的话顿时让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军师说得极有道理啊!

赵福生也是连连表示赞同,他当初可是切身体会过秦王鉴别敌人是何等的恐怖。

“哈哈哈……军师言之有理,本王的确可以鉴别敌人,胆敢有对本王不忠者,本王皆可令其现出原形,

那此事就这么办吧,公告天下,本王将会在秦州开设科举,一个月之后,在秦州开设第一届科举考试,只要是大炎的读书人,皆可报名参加。”萧景笑着开始决定下来!

“喏。”所有人齐齐答应下来。

陆炳再次拿着一封情报如实道,

“秦王,还有最后一件事情,朝廷那边派出的使者,也就是齐王,明日大概就可以抵达贺州地界,

此次齐王一共带了五百名护卫,其中大部分护卫都是朝廷禁军。”

听到齐王这个配置,萧景心中说对自己那便宜父皇没有怨恨是不可能的,

他妈的,自己当初离开京昭的时候,那可就只是带了十来个护卫,自己那便宜父皇可是一个护卫也没派遣给自己,

如今轮到齐王出远门了,这禁军都直接出来了,恐怕还都是高手吧?

不过,事已至此,萧景早已经看淡了这一切,

如今的他,早已经今非昔比。

萧景人畜无害的一笑,幽幽道,

“这个不用管,贺州的赵破奴和张礼会替本王好好迎接我那皇兄的。”

见秦王这么说,众人都忍不住纷纷露出了笑意。

当天下午,秦州和贺州便开始颁布了两条新的秦王诏令,至于繁州,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两条诏令也会在几天后颁布下来。

锦衣卫和官府的小吏们都在忙着到处张贴宣传这两条新的诏令。

秦州的北城门内,短时间内这里已经聚集了两百多名的秦州百姓,

百姓们都在纷纷看着这两条诏令。

锦衣卫耐心的给大家讲解着诏令的内容,当百姓们听说了新的律法规定高产速成水稻一年内最低收获不得低于十次时,

围观的百姓们顿时都变得沸腾起来了。

“秦王殿下这是真的不把咱们当人啊,这是把咱们当牛马使唤了啊,

大家想想,一年收获十次,除开种植和收割的时间,咱们这些老百姓有时间歇息吗?”一名老汉儿不由得发出了灵魂一问。

这名老汉的刚说完,旁边的一名妇人便对着他狂喷道,

“你安的是什么心啊?狗东西,这秦王给咱们的水稻种子多好啊,耐寒耐旱的,种植结束之后基本都不需要怎么去打理,

秦王他老人家来了之后,咱们这里风调雨顺,这些水稻连只害虫都没,实际上每个月也就种植和收割的那几天比较忙吧,

咱们休息时间可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