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恐怖的课程表(1/1)
合作愉快吗?
或许对于黄翠芬三人来说,李华麟很“上道”,确实很愉快。
可对于李华麟来说,让他有一种被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他说谢谢的危机感。
短暂的小聚过后,四人各自回了寝室,李华麟一进屋,便躺到床上睡觉,连脚都没泡。
实则是在装睡,他根本睡不着,睡觉,只是不想跟方涛聊天的假象罢了。
黄翠芬的一句话,确实戳在了他的心窝子里。
李华麟是一个走一步想三步的人,虽然踏出一步,谋划的三步不一定是正确方向,但多少有个辩位的作用。
李华麟还未从香江回内地之前,在接到了王雁菡的电话,他就明白,自己访美学者的名额是板上钉钉了。
别说什么名额稀少珍贵,王守国是谁,进出口总局的副局长,正儿八经的厅级!
在进出口总局目前没有正局长的情况下,十几个局长就是天,而主抓项目分配的王守国,就是内部前三交椅之一!
王守国给自己孙女弄个访美名额,那是轻而易举,给他弄个名额,就算难,估计也难不到哪去!
所以李华麟在回内地之前,就对明年即将赴美,做了一些布局。
近两年,李华麟为合义堂出谋划策,合义堂赚钱了,那是要拿出一定比例,给李华麟分红的!
这笔钱一直在周无命替李华麟申请的瑞士银行账户里,尤其是这次拍卖了水脉鉴,李华麟的账户里又多了几千万。
无限接近八千万港元的资产,随着电视购物,龙腾物流,影视公司的每日进账,李华麟只赚不花的账户,一直在涨钱。
现在拉美债务危机还在持续,而小日本的资产泡沫危机,以及87年的全球股灾也不远了,
李华麟等到了M国之后,不管被分配到哪个城市,他都能接触到股票交易所,自然就可以炒股。
账户里的钱,就是李华麟的底气,他要利用在M国进修的三年时间里,尽可能的为自己累积财富。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结果只会有99.%的概率鸡飞蛋打。
零元购的冷笑话,林紫嫣一个女流之辈都懂,李华麟又怎会不懂,
李华麟不傻,甘愿为家乡抛头颅洒热血,为振兴北方博一世美名,
但这美名之下,他绝对不会用那小数点之后的概率,去赌自己会不会图做嫁衣。
赌神2已经拍完了,将会在1月10日那天上映,
至于票房会有多少,那都是星辰影业在宣传,李华麟也不好估计。
但王导的存在,就是李华麟打开M国大门的钥匙,
所以,李华麟给王导的安排是,等赌神2拍完了,尽早回香江处理龙腾影视的后续工作,
并且于1984年5月之前放下所有工作抵达M国,等待李华麟联络。
那个时候,王导不止要自己去,还要带上别墅的大厨郭师傅,以及郭师傅在几家饭店里的师兄弟,
还有山鸡,阿峰和张锦墨。
餐饮行业永远是打探消息的最佳渠道,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而且以M国食物的难吃程度,李华麟有着绝对的信心,在学校附近开一家大型中餐馆,绝对会吸引无数的吃货老外。
人多了,能打听的八卦就多,到时候不管访美学者每个月的论文题目是什么,以及国内需要什么资料,李华麟都有了渠道。
而且餐饮可以开连锁嘛,赚到的资金依旧可以钱生钱,那生来的钱,就需要张锦墨了,
作为一个在香江股票交易所实习了几个月的少年天才,M国才是他最终大展拳脚的地方。
李华麟也相信,有着自己的先知先觉,加上并不傻的脑子。
只要与张锦墨配合好,吃透早期股市不难,也就可以在87年全球股灾之前做好准备。
至于山鸡,M国不是乱吗,
李华麟不想再重蹈香江的覆辙,自然要找一个绝对信任的小弟,来保护自己。
对于山鸡,他是百分百的信任,这是一个把他当做亲大佬的死忠粉。
若不是香江和内地的出国渠道不同,不能把赵洪根带去M国,不然李华麟也一定带上赵洪根。
对于M国的未来三年,李华麟已经做好了相当完备的规划,
甚至还在离开香江之前,让阿峰做了修面,伪装成财神,在他离开香江后,登上了电视购物,亲自主持了一期。
水脉鉴的麻烦霍家兜了,财神又公开露面了,那谁又能说李华麟,就是财神?!
李华麟做了万全准备,千算万算,愣是没算到自己的所作所为,竟然全在王守国的掌控之中。
他还是太小看王守国了,小看这个慈眉善目,实则内心极为深沉的老家伙。
“棋子,在国内我是你们的棋子,在香江也难逃你们的耳目。”
“把我送到纽约,送到华尔街,你是打错算盘了。”
“合作愉快?哼,会合作愉快的...”
五天时间转瞬即逝,2018名访美学者尽数抵达帝都语言学校,2个月的封闭化培训开始了。
李华麟看着课程表,只觉得一个头三个大,这是培训吗,感觉好像是硬性知识灌输呢?!
访美学者的课程模式,分为大班课和小班课,大班是200人一个班级,
分别由驻美大使馆的同志,M国外教,经贸部对M司长,等多人联合进行授课,
主要教授学员语言能力,以及M国法律与安全须知等各种初阶知识。
语言能力:聚焦“外贸场景实用沟通”
其中又细分为日常口语强化,英文文件读写,口音与听力适配等几个小课程。
日常口语强化:主要是非通用英语,多用于与M国人社交上的浅沟通,应对官方背书式的回答规范。
例如见到陌生人如何打招呼,如何打开沟通话题,以及问路,寻事,甚至初级聊天,拉近距离。
英文文件读写:让ABCD的学者,明白基础单词,以及基础单词在文本上连起来的意思。
让访美学者可以在日常沟通中,识别英文文件中的漏洞,风险条款,合同圈套等,
避免因语言误差,导致经济损失是核心目标。
口音与听力适配:专门播放美国商务人士的录音(如纽约、芝加哥口音),而非英式英语,
训练学者适应美方日常沟通的语速与发音习惯,比如“美式俚语在商务场景中的禁忌”,
例如:避免用“bucks”代替“dollars”显得不专业,从而在沟通中,被人嘲笑。
M国的法律自然不必多说,直接搬来了美国律法书,进行课堂针对性教学,
主要是防止访美学者不懂美国的法律,在不经意间触犯了法律,以及触犯了法律之后,如何应对与自救。
安全须知就比较硬核了,课堂上不仅教习访美学者在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救,如何求助警方,甚至连最基础的擒敌拳都教。
主打一个能找人帮忙,就找人帮忙,如果实在来不及找人帮忙,就让洋鬼子见识见识,什么叫做Chinese功夫!
社交礼仪方面,课程就比较繁琐了,主打一个社交迎合,什么场景适合穿什么衣服,用什么语言打招呼,
如果有人邀请你参加聚会,你该怎么委婉的拒绝,如果无法拒绝,又该怎样在聚会里尽显大国风范。
其中还有美元识别,自然包括识别纸币和硬币、如何辨别真钞和价钱、餐厅小费标准、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插队、如何正确使用美式马桶,电梯、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不随意拍摄政府建筑,机场等敏感场所、如何购买食物,生活用品....
可以说社交礼仪课,那是把在M国所有的生活小细节,都融入其中了。
大班的课程丰富,小班则全是针对性,因为教员是按学者类别进行授课。
例如外贸系的18名学者,就会由经常进行国际贸易的资深外贸代表,进行指点培训。
与其他访美学者不同的是,外贸系的18人,学习的东西要更多一些。
除了要学习M国外贸体系解析,中M贸易政策对比,M国市场调研基础,还要进行最为专业的口语和听力培训。
毕竟其他学者们都是去搞科研的,到了M国除了上课就是钻研究室,跟人沟通的几率很少。
可外贸系统的18人,那是除了旁听课程,还要搞市场调研,甚至参加各种研讨会的。
英语不过关,就代表学习成绩不合格,这是卡死的规定!
当然了,访美学者最少不了的培训,当属国家保密条例专项培训,
全部由国家安全部门工作人员主讲,明确“绝对禁止对外透露的信息”,
其中就包括国内“外贸企业的生产成本数据”、“国家年度进出口计划”、“外贸谈判的底线预案”,等诸多背书。
并且要求学者签订《外派人员保密承诺书》,且规定“与M方人员沟通时,涉及国内经济数据需按统一口径回答”。
除此之外,还有外派政治纪律,涉外交往边界规范,以及每日毛选背诵等,可谓是极为的严格与规范。
课堂上,身穿军装的教官,瞥着角落中,捧着毛选发呆的李华麟,嘴角勾起弧度,大声道:
“李华麟同志,请你用英语,来读一段毛选中的章节。”
“就由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