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仕明的哥哥-三年前(1/1)
这是三年前的一个春天的早上,一位西装革履的商人模样的男人突然出现在山脚下的石桥上。石桥村。这个村庄就是以这座石桥命名的,它的出现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在这里它见证了一代代村民的出生到离世,每一个石桥村的村民都一定在这上边玩耍、嬉戏过。
现在,这座石桥是他有关童年最深的连接。只要找到这座石桥,他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
五岁的仕杰被送走的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父亲德高为别人抬石头不小心让石头砸断了腰,母亲明菊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再加上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人都还是不够父亲的手术费。甚至因为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而家里又花光了所有积蓄,他们连下一顿吃饭都成了问题。当时五岁的仕杰不得不在村里讨饭吃。大家都可怜这一家,会默契地轮流给孩子施舍一点。但是仕杰还是每顿都吃不够。德高和明菊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含泪把他卖给了人贩子,他们只收了很低的价格,只求人贩子不要饿着仕杰,并尽力给他找一个好人家。这个人贩子也还算有点良心,把仕杰卖给了福建的一对林氏夫妇,他们家境相对宽裕很多,人也和善。
但德高和明菊因此一直很自责很难过,从此明菊落下了头疼的毛病,德高的头发一下子白了大片。从那之后,明菊6年都没有怀孕。他们觉得这是他们的报应,是他们应有的惩罚,甚至一度以为自己不会再有孩子了,然而第七年,仕明出生了。
在福建,代仕杰被改名为林远洋。他跟着养父母出海,漂洋过海到了国外。在那里,他和养父母一起开了中餐厅,生意渐渐红火起来。远洋也渐渐长大,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从未忘记家乡的父母,也从未忘记父母的无奈。他知道他不是因为不被父母爱而抛弃,他更愿意称之为“放手”。他认为父母正是因为爱他所以才忍痛放手,让他可以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的可能。
于是他在半年前踏上了回国的轮船。他要来寻回他遗失的家人。
仕杰在无数村庄被驱赶过无数次后,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他遇到了一个曾经认识的人,从他那里得知了父母的下落。那一刻,他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所有的疲惫和挫折都化作了泪水。
仕杰站在石桥上,轻轻触摸着桥上沧桑的石块,那些被风雨侵蚀的纹路显得格外粗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哀痛而漫长的故事。他凝视着前方,那条熟悉的小路在眼前逐渐清晰,每一步都仿佛在引领他回到那个久违的家。他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迈开步伐,沿着这条小路缓缓前行。
每走得离家更近一步,仕杰的心就更加雀跃,太好了,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样子,只是缩小了一点。他走着简直都想蹦起来。很快,他就走到了这茅草屋前。院前的柏树正绿得发旺,院子一侧地里的梨花也正开得如雪一样白,层层交错地叠在枝子上,仿佛要把枝子压断。这和他印象里的一样,除了旁边地里的菜比起他走的时候要长得密了、好了很多,还有眼前这间茅草屋是显得如此破败不堪。
这一天是孩子的假期,所以这个时候,成年的村民们都正在公社里挣工分,小孩们也正在地里捡牛粪以便为大人换工分。他们要吃了晌午饭才能回来,德高和明菊还有仕明也不例外。
仕杰独自坐在院子里,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童年在这里度过的时光。他幻想着离开后父母和弟弟妹妹在这里的生活,想象着他们每天的欢声笑语。不知不觉中,泪水已悄然湿了他的脸颊,滴落在膝头。
仕杰正在院子里发着呆,这时德高明菊还有仕明回来了。他们有点好奇地看着眼前的这个打扮新潮的人,丝毫没有想到他有可能是坏人。
此时仕杰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三人,立刻意识到他们是谁。他立即站起来,由于起身太快差点没站稳跌倒。
他立定看着他们,说不出来一句话,只是泪水喷涌而出。明菊是最先想到的,她立即扑过去抱着他:“杰娃子,真的是你吗?妈妈想你想得好苦哟!我是不是在做梦啊!我的杰娃子!”明菊扑过去,紧紧抱住仕杰,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
德高站在那里呆住了,流着泪但不敢相信这是事实,他生怕认错了人让自己空欢喜一场,只是呆站在那里痛苦地默默流泪。
仕明当时12岁。站在一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从来没有听说过家里有个哥哥,就是在乡亲们那里也没听说过,只是依稀对仕杰这个名字有印象,他一直以为这是他的一个远房表亲。所以,仕明看到父母对这个远房表亲这么大的反应,他感到很奇怪,又有些害怕,因为他从来没见过父母这样,更没见过父亲流泪。
“妈,爸,我回来了。”仕杰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德高的心这下才放下来,他飞奔过去抱着仕杰母子,与他们一同哭泣。他一直重复着:“杰娃儿啊爹对不起你啊!对不起你啊!你在外边受苦了!都是爹不好!”
不知不觉,他们周边已围绕了不少乡亲,大家看着这一幕,好些男人女人,特别是那些对仕杰还有印象的,都纷纷擦起自己的眼泪。
仕杰和父母的哭声渐渐平息,他转身走向独自站在那里手足无措的仕明。他走到仕明面前,蹲下身子,轻轻拉起他的双手,温柔地说:“弟弟,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呢?我是你的亲哥哥,仕杰!”
哥哥?仕明惊呆了,眼前这个西装革履的人竟然是他的亲哥哥!他心里充满了疑惑和惊讶,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个哥哥,更没想到哥哥会如此成功。他看着哥哥,心里不禁想:“这个哥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他真的和我们是一家人吗?”
“我叫仕明”,仕明的话音刚落,他的眼泪也顺着眼睛流了下来,他都没意识到自己哭了,他觉得很不可思议。仕杰紧紧地抱着仕明,一遍遍地呼唤他的名字:“仕明,仕明”。
仕杰仕明全家的情绪都稍稍稳定下来以后,仕杰开始主动招呼围观的乡里乡亲。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摞红包,给现场所有人无论男女老少人手一个。一边发着红包一边说:“乡亲们,我是仕杰,我还记得小时候你们轮流收留我给我饭吃,谢谢你们对我的照顾,也谢谢你们对我爸妈还有仕杰这么多年的关照!这些红包是我的心意,大家不要嫌少!”
一开始,大家都纷纷推辞,说些“不用了”、“应该的”之类的客套话,但架不住仕杰多说几句,大家就开始开心地收红包了。收完红包之后他们纷纷上前来道恭喜。
这天,全村人都聚集在仕明家,比结婚还热闹。村里好久没有这样欢庆过了!
几天后,德高明菊一家在吃晚饭的时候,仕杰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黑白照片,小心翼翼地展开。
“爸,妈,你们看这套房子怎么样?”仕杰指着照片上的房子问。
“这房子好好看哦!”
“是哪儿的呐?我们这儿都没见过!”
照片上是一栋典型的美国70年代风格的白色独栋房屋,散发着复古与温馨的气息。虽然是只能看出黑白色与颜色的深浅,但丝毫不能影响着房子在他们面前散发它的魅力。
房屋整体为两层结构,外墙被粉刷成纯净的白色,这种颜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和清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的搭配。屋顶是斜坡式的,覆盖着深色的瓦片。房屋的窗户较大,采用木质窗框,窗框被漆成淡雅的浅色,与白色墙面相互映衬,窗户上还安装了白色的百叶窗,既能调节光线,又增添了一份怀旧的美感。
前院是这栋房子的一大亮点。一条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蜿蜒通向房屋的正门,小路两旁是精心修剪的草坪,绿意盎然。草坪上点缀着各种花卉,有娇艳的玫瑰、芬芳的丁香和斑斓的雏菊,它们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吸引着蜜蜂和蝴蝶在花丛间穿梭。靠近房屋一侧,有一排低矮的灌木丛,修剪得整整齐齐,为前院增添了一份精致感。
在前院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小巧的木质秋千,秋千的座椅是用厚实的木板制成,表面打磨得光滑细腻,上面还铺着一块软软的坐垫。秋千的绳索是深色的麻绳,与木质结构相得益彰。让人不禁想象一家人在这里悠闲地荡秋千,享受着惬意的午后时光。
房屋的正门位于前院的尽头,门前有一段白色的大理石台阶,台阶共有五级,每一级都打磨得光滑平整。台阶两侧装饰着白色的铁艺栏杆,栏杆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既有复古的风格,又显得十分精致。台阶的尽头是正门,门是深棕色的实木门,门上安装着一扇玻璃窗,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屋内温暖的灯光,给人一种温馨而亲切的感觉。
仕明看这照片上的房子入了神,在那个照片都难得拍一张的年代,他从来没见过这么精致的房子。他甚至觉得这个房子不是真实世界存在的,是天堂才会有的房子。
“仕明,你喜欢吗?”
“哥,我很喜欢,不过这房子漂亮得不像真的,我想象不出来它在我面前的样子。”
“哈哈,你很快就能见到了!”
“杰娃儿?你啥意思?”德高发出不可思议的表情。
仕杰张开嘴,大笑起来,仿佛父亲的反应让他觉得格外可爱,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表情:“我的意思是我要给你们翻修这座草房子,我原本打算就修成照片上这个样子,所以这是我在美国带回来的照片。但是我来了这边发现,很多东西很难落实,所以实际跟照片上会不太一样,不过我会尽量让它跟照片很像的!”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掏出房子的结构图,递给仕明。仕明接过结构图,仔细看起来,眼中满是好奇和期待。
德高听了面色变得凝重起来:“杰娃儿,爸爸妈妈感谢你的好意,其实你想翻修也可以,但是绝对不能弄成照片上这个样子!”
“为啥啊爸爸?”
“修成这样太招摇,会引起村民嫉妒,甚至可能带来麻烦。”德高担心地说,“你在外头不清楚国内的情况,前些年斗地主斗得凶,现在修这么好的房子,我们的下场会更惨。”
仕杰沉默了一会儿,说:“那好,爸爸你说修成什么样,我就修成什么样吧!”
“你可以修成水泥砖头房,其它的普普通通,别人怎么修我们怎么修就行了!”
仕杰听了很不是滋味,皱起眉头来,说:“不行,室内结构至少要改一下,我发现我们这边的房子室内都没什么规划,房间光线太暗,布局不合理!”
“人家怎样我们也怎样就行了,为啥要这么与众不同嘛?那光线不好,我们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没啥问题不是?”
仕杰和德高发生了一次小争吵,明菊及时阻止才没把父子俩的争吵扩大。
仕明在旁边认真地听着他们争吵的内容,他不是很懂他们的话,但是有一个疑问在他的心里扎了根:“为什么我们要畏惧别人的眼光而放弃追求美好的东西?”
最终仕杰和德高各自退了一步,修成水泥砖头房,房子外观尽量保持一致,但是仕明的房间要多开几个窗户,并且他要亲自装饰。还有,房子所有的外墙要刷成白色。
两个月后这栋房子终于大功告成了,除了仕杰,大家都对它很满意!仕明虽然有点失落,没能得到相片里的童话般的房子,但是这比之前阴暗漏水还招虫子的茅草房已经好了太多。当村民们看到仕杰家的外墙刷成了白色时,都感到非常惊讶。这是村里第一套外墙全部上了其他颜色的房子,大家都来围观,夸赞仕杰能干、有本事。
仕杰应付完乡亲们之后,趁机把仕明拉到房子后院,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在秋千上。仕明很惊讶,原来哥哥还为他保留了这个秋千!他把它放在后院,这里有天然的山体遮挡,其它人看不见。这个秋千和照片上的一模一样!大小刚好可以坐下他和哥哥两个人。仕明坐下后仕杰也坐下,然后慢慢摇晃着秋千,对他说:
“仕明,很抱歉哥哥没能给你修建那栋漂亮的房子,但是哥哥相信你以后会拥有比那更珍贵的东西。永远不要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即使暂时的环境不允许,但是你的心一定永远不要忘记!
哥哥之所以选择跟爸爸妥协,是因为比起一栋漂亮舒适的房子,你们在这里安稳、平静的生活本身才是我更在意的,这才是我追求的美好。所以,当你以后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你要认真思考,到底哪个才是你最宝贵的,认准了就一定要想办法克服困难,无论那个困难是外在的环境、还是你的心!
仕明,你知道吗?就像这个秋千,虽然它只是一个小东西,但它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和自由。我希望你也能像这个秋千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快乐。无论生活把你带到哪里,都要记得,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仕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正用反复在心里复述这句话希望自己能刻在心里,以后在可以反复思想,直到自己完全明白它的意思。
仕杰拍拍仕明的肩膀示意他站起来:“走,我们去看看你的房间吧!”
仕杰特意为仕明设计了一个明亮的房间。他希望这个房间能给弟弟带来新的希望和动力。房间不算大,但光线充足,两面墙都开了大窗户,让阳光可以洒满整个房间。
墙壁是淡黄色。进门左边墙上挂着一个乐队的海报,哥哥说这是滚石乐队,海报上有他们的英文名,叫做:“The Rolling Stones”。仕明虽然只认识“the”和“stone”这两个单词,但他突然想到了他学过的单词“cool”。他看着海报上的乐队成员,他们穿着时尚的服装,表情自信而潇洒,仿佛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仕明觉得,这个海报对他来说,就是“cool”最好的解释。
他转头看向仕杰,眼中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哥,这个乐队真的很‘cool’,和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
仕杰微笑着点了点头:“没错,弟弟,他们确实很‘cool’。我希望你也能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cool’。”
木质衣柜就在海报旁边,有一些简单却不俗气的装饰线条。
书桌放在最右边的窗前,窗外就是后院。哥哥请人把后院的杂草都铲了,摆上了一张大桌子和几把椅子,让他们可以直接在户外吃饭,仕明也可以在这里学习和锻炼手工。
书桌是木质的,颜色比较深。书桌下边还有左右两个抽屉。书桌旁边就是一个宽大的书架了,上边已经摆了几本哥哥给他买的汉语和英语词典,还有几本介绍中国和美国地理和街道风貌的图片,还有几本世界历史书。
哥哥特意让木匠给他做了一张1.2米的床,靠墙放在房间的中间。床上铺着棉质的床单和被罩,是简单的蓝色,而不是之前乱七八糟的颜色与碎布拼接的床品。床头柜上放着一盏精致的玻璃烛台。床边还有一个带抽屉的床头柜。
仕杰看到仕明对房间的惊讶,脸上露出温暖的微笑,轻声解释道:“弟弟,这些小装饰品是我从国外带回来的。我想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好,让你们也能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美好。”
仕杰站在房间中央,看着明亮的墙壁和整齐的家具,心中充满了感慨。他想,虽然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家永远是他最牵挂的地方。
仕明看着哥哥,眼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哥,这房间太漂亮了,我从来没想过会有这么好的房间。”
仕杰轻轻拍了拍仕明的肩膀:“弟弟,这只是开始。只要你努力学习,将来你也能拥有更多美好的东西。”
为了不让村民看到这个房间,仕杰将它布置在后院的一个角落里,用一些简单的篱笆遮挡起来。这样,村民们不会轻易发现这个房间,而仕明则可以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由地学习和成长。
仕杰看到父母沉醉在乡亲的夸赞声中,心里的阴霾也慢慢就烟消云散了。于是又开始派发红包起来,这次他告诉乡亲们他要走了,请大家帮忙关照德高一家。大家都纷纷笑着答应,说些“应该的”、“以后常回家”之类的客套话。
仕杰临走前跟仕明聊了很久。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学习,特别是要学好普通话和英语,因为外面说普通话和英语的地方才有你更广阔的天空。仕杰让他一定要考上市里的高中,因为市里才有说普通话的老师。也拜托父母一定要让仕明坚持读书,不要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让仕明辍学。他留下了他所有的联系方式和2000块钱,并叮嘱他们仕明考上大学了一定要告诉他,他会负担他的学费。家里有任何困难都要跟他说,他会尽量帮忙解决,他们永远是一家人。
仕杰走后,德高一家行事低调。除了在吃的上面比以前好一点,其它方面外人看不出有什么区别。有乡亲夸赞仕杰的时候,他们也只是说他在外边也不容易,那些钱他也攒了很久,再加上仕杰给他们的红包,他们看到德高家的房子也不会眼红,只会说,:“代家好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