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突泉“会操”(1/1)

一九零九年的六月,华国东北境内及周边发生了几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若站到历史高度去俯视,它们甚至可以被看做是后续那些重大事件的小伏笔了。

第一件事,阿梅利国一支“东方考察团”乘火车进入山海关来到奉天,在这里拍摄了近两百张高清晰度的照片,记录了那时的城墙、奉天驿、四平街商埠的样貌,而在百年以后这些照片将被刊登在阿梅利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随后,这支考察队又临时接到了一个新任务,即刻前往白城、郑家庙和锦州等地,去记录阿梅利国在东北大地上投资的“锦白铁路”修建过程。

第二件事,在英吉利、法兰西等国的斡旋下,海参崴沙、倭两国的局势在一度濒临失控后终于缓和下来,双方谈判代表于六月中举行了多次会面,最终以沙国赔偿“倭国町”商铺全部损失、倭国“常备舰队第二战队”撤离彼得大帝湾而告终,只是对于“玄洋社”的事情双方却都默契地选择了闭口不言。

第三件事,曾指挥了甲午战争的前倭国首相伊藤博文,于六月十四日辞去了朝显统监的职务,转任倭枢密院议长,开始将全部的工作重心放在“与沙国继续探讨如何划分满洲利益”上来,由于受到海参崴暴乱风波的影响,双方决定将原定于十月下旬举行的会面提前至九月份,地点仍选在哈尔滨,这意味着沙倭合谋瓜分华国的密约谈判提前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第四件事,一度生活陷入窘迫的朝显义士安重根得到了不明势力的资助,开始在“新韩村”内重新招兵买马、购置武器,多次亲自带人往返于海参崴、蔡家沟、哈尔滨一线踩点,并将刺杀目标确定为伊藤博文。

简单的四件事勾勒出了两条历史发展的脉络。

一条是由“沙倭”组成的瓜分东北联盟所主导,而另一条则是由“华-阿梅利”组成的繁荣东北联盟所推动,这二股势力之间谁会最终胜出,将决定民国后这片黑土地会走向何方。

等到了七月,朝廷方面又再出大事。

为统一全国军政、加强中央集权,摄政王载丰自封全国陆海军大元帅,并效仿倭国陆军“参谋本部”成立了海陆军联合机构“军咨府”,由满族大臣毓朗、善耆、载泽、载洵、载涛等人主持建军事务,同时不少袁世铠的亲信爱将都被边缘化了

而在这次军界大洗牌中,有两个老熟人的名字出现在了杜玉霖的视野之中。

良弼升任“军咨府”的军咨使,并在他的大力推荐下,在“间岛”阻击战中受伤瞎了一只眼的吴禄贞,成为北洋第六镇统制。

.................

海参崴来回这一趟差不多用了杜玉霖一个月的时间,当他再回到白城时已经都是六月末了。

离开海参崴前,他在得知沙国三艘巡洋舰在面对倭国强大的“常备舰队第二战队”时选择避战后,就进一步地认识到了强化军队战力的紧迫性,易容潜入、暗中破坏这些都是小佐料,搞搞钱、出出气还可以,但真到了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还是得靠手上有一支能打胜仗的强大军队才行。

在简单处理完一些琐碎事后,杜玉霖便将麾下连同“铁路护卫队”、“侦查处别动队”在内的全部九营兵马聚拢到了突泉县附近,并定于七月十日进行一场大规模的阅兵演习,起名为“突泉会操”。

“会操”对此时的华国军队也不算新鲜了,在此之前新军成功组织过河间、彰德两次“秋操”,投入军队都超过三万人,是北洋新军向外界展示其训练成果和军事力量的重要手段。

杜玉霖的这次“会操”自然也有类似目的,既要看看自己麾下的训练效果,也要向外界展示一下奉天后路巡防营的战斗力。

因此开始前,他还特意邀请张作霖、冯德麟派人前来观摩,同时也批准从阿梅利国远道而来的“东方考察团”近距离进行拍摄,就是为了让世人知道奉天后路巡防营乃是一支实力可堪大用的队伍。

“会操”的过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杜玉霖检阅士兵,第二阶段则打算将部队分成红、蓝两方来一场实战演习。

时间很快就到了阅兵的正日子。

突泉城外西边的一片大草地上,九个方阵黑压压地整齐站立着,三十六门 m1907 式火炮和多挺马克沁重机枪整齐摆在队伍的后面。

一面巨大的黄底“青龙戏珠旗”迎风招展,每个营前面都插着代表各自所属的杏黄缎三角旗,上面绣有“奉天后路巡防营第 x 营”的字样。

队伍从南向北排开,依次为许彪第一营、黄瑞第二营、邱天明第三营、李景林第四营、万福林第五营、耿玉田第六营、张奎第七营、马占山“铁路护卫队”及安庆余“侦查处别动队”。这里面,三营、五营、七营及“铁路护卫队”皆为骑兵部队。

最近这一年以来,后路巡防营的士官构成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动,不少“奉天讲武堂”的毕业生出于对杜玉霖仰慕而前来投奔他,这些人被陆续地安排到了各营中担任哨长、什长之职,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很新奇的点子。

比如二营有位叫白永清的哨官就向黄瑞建议,部队可以购买倭国生产的“山田式”侦查热气球,这种气球最高可升至五百米,能在将来作战中能快速了解敌人动态、检查本方人马布阵的漏洞。黄瑞把这事上报后,杜玉霖认为这提议好就批准了,随即通过四平方面的渠道花一万两千两白银买了一个回来,现在它就漂浮在半空中,吊框里的白永清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并通过旗语跟下面进行着实时沟通。

在几声炮响后,检阅正式开始。

杜玉霖身穿巡防营统领军服,胯下坐骑“雪里豹”,在帮统吴俊升的陪同下缓缓走向方队。

他最先到达了第一营前方,管带许彪大步向前,抽出军刀垂直上举,手肘贴紧身体,刀面正对面部中线,护手与口齐高,目光炯炯地看着杜玉霖,于此同时,全体士兵行举枪礼。

“后路巡防营第一营,接受检阅。”

杜玉霖拉住了马,将右手举至帽檐。

“诸将士辛苦了。”

整营士兵闻言后齐声回应。

“为杜大人效力。”

随后杜玉霖便继续骑向下一个方队,在马即将离开一营的范围时,后面的吴俊升高喊一声“稍息”,许彪这才收刀入鞘,身后的士兵们则将手中枪齐齐放下。

就这样,杜玉霖检阅了全部九个方阵,然后才与吴俊升回归了一处高坡上,与前来观摩的孙烈臣、张作相、汲金纯、韩朝喜等人站到了一起。

吴俊升再次踏步上前,对着士兵们高声喊道。

“行军阅兵,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