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寻找外援(1/1)
李旭看着窗外,轻声说道:“所以,以后,我想把精力,放在那些更小众、更珍稀、不与民争利的领域。去创造一些纯粹的美好,而不是在掀起一场又一场的产业革命了。”
张薇静静地听着,心中对自己的这位老板,又多了一份深深的敬佩。
他不仅有改变世界的能力,更有着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
……
千里之外,闽北。
武夷山,九龙窠,一片被云雾常年缭绕的、陡峭的摩崖石壁之上。
三株虬曲苍劲、饱经风霜的古茶树,正静静地扎根于此。
它们的枝干,呈现出一种古铜般的色泽,叶片不大,却墨绿油润,仿佛凝聚了这方山水间全部的灵气与精华。
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武夷岩茶之王——大红袍母树的所在地。
这三株看似普通的茶树,其身价与地位,早已超越了植物的范畴。
它们是活着的国宝,是世界乌龙茶的始祖,更是龙国茶文化中,一个至高无上的图腾。
为了保护它们,国家在此地,设立了最严格的保护措施。
周围的山壁上,安装着24小时无死角的监控探头。
山脚下,常年有武警战士持枪站岗,日夜守护。
任何未经许可的人,都休想靠近这片圣地分毫。
龙国人保,更是为这三株母树,承保了一亿元的天价保险。
每年春天,由最富经验的采茶师傅,在专家的监督下,进行的“开采”,都像是一场盛大的典礼。
而那每年仅仅能产出几两、甚至几钱的母树大红袍茶叶,每一克,都比黄金还要珍贵,早已成为了非卖品,被作为国礼,赠予最尊贵的客人。
然而,最近,这片被严密守护的圣地,却笼罩上了一层浓重的愁云。
茶叶局的局长林振华,正和几位国内最顶尖的植物学家、茶叶专家,站在那三株母树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沉痛。
“林局长,情况……很不乐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母树的叶片,语气沉重地说道。
只见那原本应该墨绿油润的茶叶上,出现了一些不规则的、暗褐色的病斑。
部分枝条的嫩芽,也呈现出一种萎靡不振的、枯黄的状态。
整株茶树,都透着一股病态,失去了往日那股昂扬的生命力。
“我们查阅了所有的历史资料,也进行了最全面的检测。”另一位专家补充道,“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由真菌和病毒复合感染引起的衰败病。再加上母树的树龄已经非常高了,自身的抵抗力正在逐年下降……”
“说重点!”林振华急得满头大汗,声音都有些嘶哑,“到底……还有没有救?”
老教授痛苦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们已经试过了目前所有已知的方法。无论是化学药剂,还是物理防治,都没有效果。这些药剂,对普通的茶树或许有用,但对这几株国宝,我们根本不敢用大剂量,怕会对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而且,这种病,还在缓慢地……扩散。”
“难道……难道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林振华的声音,都在颤抖。
他作为此地的主管官员,如果这三株大红袍母树,在他的任期内出了任何闪失,那他将成为整个龙国茶界的千古罪人!
这个责任,他根本承担不起!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陷入绝望之时,一个年轻的、一直跟在老教授身后的博士生,突然小心翼翼地开口了。
“林局长,各位老师……我……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不知道……该不该说。”
“有什么想法,快说!”林振华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急切地看着他。
那个博士生推了推眼镜,鼓起勇气说道:“我……我想到了一个人……或者说,一个地方。就是那个……总是能创造出各种植物奇迹的……丰收农场。”
“我听说,他们的董事长李旭先生,在植物培育和病理研究方面,有着神乎其技的、甚至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能力。或许……或许我们可以,请他来看一看?”
年轻博士生的话,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小石子,在众人心中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
“丰收农场?李旭?”
林振华的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
这个名字,他当然如雷贯耳。
无论是神奇的乙醇玉米,还是颠覆性的“争气豆”,丰收农场的每一个大手笔,都足以让任何一个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人,感到震撼和敬佩。
但……茶叶,和那些大田作物,终究是不一样的。
他沉吟了片刻,缓缓地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提议。
“我知道李旭先生很厉害,是国家的功臣。”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和固执,“但是,他擅长的是农作物育种和改良,是解决产量和基本生存问题的。而茶叶,尤其是像大红袍母树这样的古茶树,它涉及的是更精深、更微妙的植物病理学和生态学。据我所知,李旭先生从未发表过任何关于茶树研究的论文,丰收农场,也从未涉足过茶叶领域。”
他看着那三株奄奄一息的国宝,痛心疾首地说道:“我们不敢冒险啊!这三株母树,金贵无比,容不得半点闪失!万一……万一李旭先生的治疗方法不当,加速了它们的衰败,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我们不能拿国宝,去赌一个小概率的奇迹。”
他的话,说得在情在理。
在场的几位老专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毕竟,隔行如隔山。
让一个种大豆的专家,去给最珍贵的古茶树看病,这听起来,确实有些天方夜谭。
就在众人再次陷入沉默,气氛愈发凝重之时,一个站在林局长身边的、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年干部,清了清嗓子,开口了。
他叫徐秉国,是茶叶局的副局长,分管对外交流与合作。
“局长,各位专家,”徐秉国的声音,听起来十分诚恳,“既然我们国内的手段已经用尽,短时间内又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我倒有一个提议,或许可以一试。”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