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北伐将起(1/1)
时间进入到永乐六年之后,时间好像彻底按下了快进按钮。
三月,蓝武去了一趟努尔干都司,查看那里开荒的情况,发现新建立的大城吉林城附近,已经有将近十万亩土地已经被开发了出来。
而且随着天气转暖,这些片土地已经陆续的开始种上了一些粮食,如今就看今年的收成会如何了。
甚至收成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阶段朝廷对努尔干都司开发的支持程度。
其实说起来,在原本的大明朝,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其实关外一部分土地已经被大明完成了开垦。
而且关外也建起了很多的卫城。
但这些城几乎都是下面的武勋、将官、百姓自发的举动,从始至终朝廷都没有给予过任何一丁点的支援。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关外的明军成分其实非常复杂,其中有很多其实就是当年的女真人归化之后,加入进来的。
而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明朝末年关外的情势突然恶化,努尔哈赤起兵造反后,北方边镇的武勋、将官,其实有很多都是和他有关联的。
甚至像李成梁这样的,就是明确在养寇自重。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北方的这些武勋们,才能联合北方士绅一起对抗南方因为走私南洋,而赚的盆满钵满的江南士绅。
这个是大明中后期基本的政治势力格局。
南方的是东林党,北方的是晋党。
而在最后,在东林党通过各种方式使坏,彻底在朝堂上一家独大之后,晋党以及北方的势力被彻底的赶出了朝堂。
但他们被赶走了,但他们的势力还在。
于是,他们就开始更大规模的和努尔哈赤以及后来的皇太极合作。
给他们提供人力物力,甚至是钱粮。
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酿成了清兵入关,满清鞑子入主中原的惨剧。
可以说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明并不是亡于满清之手,而是亡于内斗。
南方和北方,从宋朝开始就一直存在了上千年的内斗。
而现在蓝武既然坐镇了北平,那么他在利用朝廷下南洋削弱江南士绅们力量的同时,自然也要削弱北方这些一直想要和关外势力做生意的士绅、甚至是武勋的力量。
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一股力量还没有形成的现在,先一步把关外开发出来。
让关外也成为大明的一股政治力量,而不必依附这些北方士绅。
甚至他觉得这一股政治力量,将会是未来能够彻底改变大明的主要政治力量。
五月。
从努尔干都司运回来的第一批木头终于抵达北平,北平这边的三大殿,以及整个皇城终于可以开工了。
说实话连蓝武自己都没有想到,未来鼎鼎大名的明清故宫,最终会在点头的手上一点一滴的建起来。
自己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见证历史了啊!
八月,一封从京城过来的密奏送到了蓝武的手里。
因为努尔干都司的产量出来之后,震惊了极多的人,南方很多士绅都开始动了心思,想要前往努尔干都司分一杯羹。
于是,更多的人力物力还是集结,准备往努尔干都司来。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那秘奏也就不算秘了。
这一封密奏的主要内容是朱棣让他在今年好好整备军队,明年他要御驾亲征,进行第一次北伐。
蓝武看到信中的内容,心神不由一震。
他心说,这一战总算是来了啊!
说实话,他期待这一战,可是期待很长时间了。
甚至可以说,未来大明的历史到底能不能在蓝武的手中做出改变,这一战的结果将会十分重要。
若是能一战定鼎,彻底扫清蒙古三部,把整个草原彻底归入大明的统治,那未来大明在北方的防线压力将会大大减轻。
明朝历史上出现的,南北两线压力将会彻底不复存在。
大明便有了脱胎换骨的条件之一。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北方的防线压力一直都是存在的。
从明宪宗朱见深开始,一直到崇祯皇帝,每一朝北方几乎就没有安宁过。
而且越是那种想要有作为的皇帝,北方就越是闹腾,特别是当皇帝想要整顿军屯的时候,更是如此。
历史上唯一做出改变的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这家伙不顾朝臣反对,御驾亲征,打败了北方的小王子,又御驾亲征,借着平定宁王之乱的借口,威慑南方士绅集团。
可以说,他差一点就做成了和朱元璋、朱棣一样的手握大权的皇帝。
他若是不被文官们弄死,再活二十年,那大明必定会变得不一样。
而历史上唯一被南北方士绅集体吊打的就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这位绝顶聪明的皇帝,虽然政治斗争是一流水平,十几岁就能斗倒杨廷和这样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但他从始至终都没有掌握过军权。
所以他就不可能做到像他堂哥那样,压着南北方士绅的头打。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北方鞑靼不断扣边,甚至都能杀到北京城下,南方倭寇不断进犯,搅和的整个南中国都不得安宁。
而这一切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朝堂上,大臣在和这位绝顶聪明的嘉靖皇帝在斗法,这些南北动乱,就是这种斗法表现在外的形式之一。
就是为了震慑这位嘉靖皇帝。
如今南方蓝武通过下西洋,不断瓦解江南士绅的力量,北方开发努尔干都司,如今若是能打下蒙古三部,那北方的威胁就彻底不存在了。
若是蓝武真的能在有生之年彻底把南北方的隐患彻底祛除,那到时候,即便国内的士绅力量依然强大,但却也不可能再弄出多大的浪花了。
到时候大明未来究竟会往哪一条路走,就不是蓝武可以管的了的了。
蓝武想着这些事情,外面一个亲卫突然急匆匆的进来给蓝武报告了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
“公爷!”
“汉王殿下来了!”
“他说是来跟您一起商量,北伐的事情来的。”
亲卫急切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