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胜利的烦恼(1/1)
夜晚,万籁俱寂,山洞外除了偶尔传来几声虫鸣,连一丝风声都没有。
午夜时分,小胡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压低声音说道:“苏参谋,客人来了!”
苏东曦一个激灵,迅速爬起来,揉了揉眼睛:“快把施连长和卢连长叫起来,准备战斗!”
不一会儿,所有官兵都接到了准备战斗的命令,他们一个个在灌木丛的掩护下,猫着腰,迅速奔赴自己的战斗位置。
他们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前方,轻轻拉动枪栓,推弹上膛,一边静静地等待着猎物上钩。
雨林中本就一片漆黑,好在他们选择的营地前方,树木相对较少,有一片片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了下来。
在斑驳的月光下,他们渐渐地发现,有灌木丛在微微晃动,敌人来了!
苏东曦躲在树丛后,手持望远镜,缓缓地扫视着前方。
这一看,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对方的人数可真不少,起码有一个连的部队,正悄悄地向他们实行弧形包围。
不出所料的话,身后陡壁上方,也有敌人在围拢过来。
越军弯着腰,小心翼翼地向这边逼近,二百米、一百五十米、一百米、八十米……
突然,“轰隆”一声巨响,一颗定向地雷爆炸,喷出一片弧形的火花。还没等听到敌人的惨叫声,周围的定向地雷就接二连三地爆炸了!
为了防止敌人的窥探,直到昨晚睡觉前,苏东曦才特意命令战士们,在营地前沿布设了 66 式定向反步兵地雷。
这款地雷,是我军仿制美国 M18A1“阔剑”地雷制造的。它内置了七百颗钢珠,杀伤范围为三十米内六十度扇形区域,爆炸威力可覆盖五十米的距离。
越军学会了我军的游击战术,尤其喜欢在夜间进行偷袭,这款定向地雷,就是专门为了应对越军的偷袭而准备的。
下方的地雷爆炸后,山坡上方的地雷,也紧接着炸响。整个营区外围,传来一阵阵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
越军指挥官意识到中计,立刻扯开嗓子大喊起来。不用听懂也能猜到,这是敌人在命令部队撤退。
好不容易把敌人引了出来,怎么能让他们如此轻易地撤走呢?如果让这些人重新分散到各个山洞里,那要清剿到什么时候啊?
苏东曦一声令下,机枪、冲锋枪一同开火。刹那间,雨林中枪声四起,闪烁的子弹在林间飞驰,树叶被打得“沙沙”作响。
在密集的子弹攻击下,敌人不敢恋战,拼命地往回逃窜。
突然,前方一道道火舌喷射而来,刚刚直起身子准备迅速逃离的越军,瞬间被夹在了中间。
自从施连长率领部队,在山洞中遭遇敌人的地雷阵后,越军就一直安排了眼线,严密监视着解放军的一举一动。
他们不仅看到两个排的兵力带着伤员撤离了,还观察到了我军的宿营地。直到天黑,他们才回去报告。
越军指挥官原本以为,我军撤走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护送伤员,他用一个连的兵力就能偷袭成功。却没想到,不仅我军早有埋伏,还遭受了前后夹击。
苏东曦对此早有预料,他深知自己这两个连进入雨林后,要想避开敌人的视线,几乎是不可能的。
雨林中灌木茂密,即使敌人在五十米之外监视着他们,部队也难以察觉。
趁着夜晚宿营,且不说敌人还有充足的兵力,就算只有一个排的越军,也不可能让他们安稳入睡。
于是,苏东曦借着护送伤员的时机,派李长林带领的三排,将伤员安全护送出雨林后,又悄悄地折返了回来。
三排与主力部队战术一致,只进行伏击,不主动出击。在这幽暗且灌木茂密的环境中,主动出击必然会造成重大伤亡。
战斗持续了二十分钟后,雨林便重归平静。
经过清点,这一战共击毙越军二十人,抓获轻重伤员竟达三十二人!如此多的伤员,主要得益于定向地雷中那七百粒钢珠的威力。
反步兵定向地雷的主要作用,是炸伤敌人,只要在射程范围内,敌人就难以逃脱。唯一的区别,只是受伤程度的不同。
苏东曦回到山洞,施连长和卢连长也随后跟了进来。
“报告!”李副连长在洞外高声喊道。
“进来!”苏东曦回应道。
一名越军少尉,被两名战士连推带搡地押了进来。
“报告苏参谋,抓到一名少尉。”李副连长敬了个礼。
在昏暗的马灯下,这名少尉的胳膊还在流血,衣袖已被鲜血浸透。
“卫生员,帮他包扎一下。”苏东曦背着手说道。
卫生员过来剪开俘虏的衣袖,只见少尉的胳膊被子弹打断了。卫生员拿来两块竹板,为他固定断骨。
少尉疼得满头大汗,嘴里“嘶嘶”地吸着冷气。不过,他并未反抗,非常配合。
这位越军少尉,腿上并未受伤,原本是有机会逃跑的。只是由于离三排太近,逃跑必然会被击毙,他索性趴在地上,当了俘虏。
包扎完成后,苏东曦才开口:“把他带下去!”
俘虏被押走后,苏东曦说道:“我考虑将俘虏放掉,你们觉得如何?”
他身边的军官们,都被他的话吓了一跳。
“不行,私自放走俘虏,可是要上军事法庭的!”一连指导员,率先提出了反对意见。
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战后,私自放走俘虏,都要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苏参谋,我们可承担不了这个责任啊!”卢连长也紧跟着表示反对。
大家都是军人,尤其是军官,对军事条令中的这一条款,再清楚不过了。
二连郭指导员说道:“苏参谋,私自放走敌人的伤兵,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部队在突围时,无法带走伤员和俘虏;二是部队在撤退过程中,也无法带走伤员俘虏!”
很显然,这两个条件他们都不具备。如果放走这三十二名伤兵俘虏,上军事法庭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可怎么办呢?我们留下这些伤员俘虏,根本就没办法继续作战了啊!”苏东曦一边挠着头,一边焦急地说道。
“那我们留下人来看管怎么样?”一连指导员盯着战友们的脸,试图寻求一些支持。
李长林却摇了摇头:“万一敌人来营救,搞不好,还会给我们的看管战士带来伤亡。”
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施焕峰也开口说道:“留着这三十二名伤病员,药品和粮食,我们从哪里去找啊?”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一时间,军官们陷入了胜利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