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策划大行动(2/1)

“大队长,我请求去抓一个舌头回来!”就在侦察大队军事会议即将结束之时,苏东曦突然举起手来发言。

自从从越南归来后,一连长李长林就被军法部门带走了,连长一职暂时由苏东曦代理。

“说说你的理由。”庞大队长面带微笑问道。

从困境中将部队带回,深入越南境内,给敌人一重创,让苏东曦声名大噪。上上下下的人,都对他十分敬重。

就连庞大队长,也不再把他当作高官子弟,前来镀金的人了。

“大队长、杜政委,”苏东曦走到前面的地图下方,“崮山燃料仓库,现在已经得到证实,它是越军西线的燃料周转站。这次被炸,必然会导致越军燃料短缺……”

他接着阐述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战争,打仗拼的就是后勤供应。没有了燃料,越军从七十五公里外,依靠人力和马车来进行后勤补给,是远远不够的。

他打算向军指挥部提议,对整个越军西线发动一次战役级别的反击,一举将其击溃!

苏东曦的这番发言,不仅让下面的连长和参谋们瞠目结舌,就连大队长和政委,也惊得目瞪口呆。

一个小小的副营级参谋,竟然胆敢向军部提出发动战役的建议,真是胆大包天!

“那么,你抓舌头是为了什么呢?”庞大队长饶有兴致地问道。

他作为一名团级干部,是不敢向军部提出这样的建议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想了解一下苏东曦的想法。

“大队长,之前说的只是理论分析,要想说服军部,必须要有确切的情报资料。”苏东曦说道。

这是毫无疑问的,理论分析,军部那么多的作战参谋,肯定也能分析出来。

关键在于敌人前线物资短缺的具体程度、能够支持多久的作战,以及前线士兵的士气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从敌人口中才能得知。

“这么说来,抓普通士兵是没用的,必须得抓到上尉以上的军官才行?”庞大队长偏着头,看着他说道。

“没错!”苏东曦拿起指挥杆,指着地图。“我们要找到三十五团团部,捉回一名上尉级以上军官回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在一排撤回的那个晚上,他们一进军营,杜政委就立刻发电向庞大队长做了汇报。

侦察大队的目的,是策应三排回国,既然部队已经安全到家,庞大队长随即撤销了攻击计划。

这一决定,使得三十五团避免了一次沉重打击。

庞大队长与杜政委对视一眼,说道:“好,我批准了,就由一连执行这次任务,一定要注意安全!”

“既然能找到三十五团团部,我们为何不给他们来个大礼包呢?”杜政委朝着庞大队长哈哈一笑。

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大礼包是什么!下面的连长们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散会后,苏东曦紧跟着大队长和政委,问道:“杜政委,李连长怎么样了?”

自从一连长李长林被军法部门带走后,苏东曦就一直没见过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他自然十分关心。

战场无情,战友有情,如果连他都不能为李连长说话,那还有谁,能替李长林说话呢?

军队纪律方面的工作,由政委负责,杜政委回答道:“伤势已经无大碍了,关于指挥失误的事情,还在调查当中。”

李长林也确实够冤的,选择撤退路线,本来就是一种“猜测”,判断失误,也在情理之中。

“杜政委,李长林并没有违反军令,选择哪条路线撤退,之前并没有上级的明确命令,所以也谈不上违抗军令。他只是判断失误罢了!”

回来后,苏东曦郑重地嘱咐谭排长,绝对不能把他曾经提议,向越南腹地撤退的建议说出去。

他作为副营级参谋,李连长应该慎重考虑上级的建议。

否则,如果因为刚愎自用,而导致部队遭受重大伤亡,那么,李连长同样难辞其咎!

“苏东曦,一个排就牺牲了七名战士,难道就不追究责任了吗?”庞大队长的脸色变得阴沉起来,“作为一名指挥员,理应具备判断问题的能力。

李连长确实够倒霉的,八名牺牲的战友中,有七名是在他指挥战斗时牺牲的。最后,连陈深也牺牲在了家门口。

庞大队长说得没错,判断战场情况,找出正确的方案,这是指挥员应有的素质。

如果判断错误,导致部队伤亡惨重,这就是犯罪!

被大队长训斥后,苏东曦没有辩解。他默默地掏出烟,给大队长点上,而政委并不抽烟。

苏东曦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李连长战功赫赫,能不能将功折罪呢?”

在战场上,他只能尽力为李长林提供立功的机会,其他的,他也无能为力。

“你写的报告早就交上去了,能不能将功折罪,这得看执法部门的权衡,最好是不要起诉。”杜政委的语气异常沉重。

从李长林被带走的那一刻起,他们大队就已经失去了主动权。只能被动地协助上级进行调查,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为他说好话了。

回来后,苏东曦从整个大队中,借来了八名会说越南话的士兵。让他们装扮成越南百姓,扛着猎枪,去树林里打猎。

临出发,苏东曦站在队列前高声说道:

“同志们,你们虽然伪装成了越南人,但也要注意隐蔽!这里是前线,百姓几乎都已经跑光了。所以,在侦察过程中,还是要格外小心。”

话一说完,陈副连长便下达命令:“现在,大家分成三个小组分散行动!给你们两天时间,下午五点前,回来向我汇报情况,立刻出发!”

这些都是经验丰富的侦察兵,根本不需要更多的叮嘱,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该怎么做,也知道侦察方向。

陈副连长一声令下,与苏东曦握手道别后,就带领着侦查小组,朝着越南三十五团的后方疾驰而去。

这次的侦察行动至关重要,必须要争分夺秒,稍有耽搁,就可能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