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舆图上的秘密(1/1)
这声音惊到了屋内的两个人,不过,水瑶接着意识到了这说话的人是谁,笑着说道:
“大师兄,你既然来了,就赶紧进来吧,在外面装神弄鬼的吓唬谁?”
来人正是云放,可他却好一会儿才进来,水瑶定睛看去,发现他居然推着一辆做工有些粗糙的移动木制轮椅,木轮椅上坐着冯大志。
早晨还有些歪嘴斜眼,不能讲话的冯大志此刻坐在木椅上,除了没有站起来,一切看着和常人无异。
水瑶一见冯大志进来,身后还跟着王夫人,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近前,仔细看了看冯大志的气色,然后笑着对王夫人说:
“夫人您看,冯大人已然大好了,实在是我昨日所言不虚吧,不过,我大师兄的医术如今真是如入化境,就连我也没想到冯大人竟然能这么快就恢复。”
王夫人立在冯大志的轮椅后面,神情中的肃穆倒比欢喜多上一些。她似乎是强扯出一个笑容,对着水瑶行了一礼,顺着她的话夸奖了几句云放的医术。
水瑶心中隐隐有些纳闷,这冯大志明显是好转了,怎么他夫人看上去仍然是一副心事重重,不太高兴的样子?
不过,她还是亲切的挽着王夫人入了座,然后看着云放和杨天武也都重新坐下,才问道:
“大师兄,你刚才在外面说有证据?你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吗?”
云放从冯大志的轮椅靠背上拿出一个小小的包裹,在桌上打开,露出里面的几封书信道:
“这是我在南蛮王的随身物品中找到的,你先过一下目。”
水瑶仔细的拿起书信,一一看完,却是南蛮王和东文一个名叫张宇的人通的信,信的内容让人看了只觉得血往头顶上涌,竟然详细讲述了三座边城的兵力部署情况和每座城池的防守薄弱环节和地方。
这简直就等同于赤裸裸的把南疆边境三座城池送给了南蛮人,而条件就是让他们大举进攻,把声势造到最大,充分吸引东文朝廷的注意力。最后是一张带血的舆图,水瑶摊开看了看,应该就是刚才杨天武所提到的凤鸣城的城防舆图。
书信和舆图证实了南蛮王的这次入侵确实是有东文人做内应,就是这个张宇。
这时,所有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个张宇无疑就是安擎宇!
“可是,就算我们知道这个张宇就是安擎宇的化名,又有什么用呢?还是没有实证证明这一点啊。”
水瑶蹙起了好看的弯眉,苦着一张小脸问道。
“老朽来证明!”
冯大志的口齿还不算利索,努力的从口中挤出来几个字,然后费力的转过身,看着一旁坐着的老妻,王夫人眼圈一红,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两封书信,递给了水瑶。
水瑶接过了这两封薄薄的信件,打开看时,却是一封家书。信封内的薄薄两张纸都已经起了毛边,看起来是被人打开折起了许多次。
信的内容很简单,是一个远行的儿子写给自己的爹娘的家书。
第一封信是一封报平安的家书。看起来像是儿子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回京城投奔自己的长兄,而是准备投笔从戎参军去了。
信内的内容不多,却充满了少年人对军营生活的向往和大展身手的志气。水瑶的目光滑到信的末尾,看见署名是儿:知南。
她稍稍有些疑惑,这知南是谁?
抬头看见一旁伸长了脖子好奇的杨天武,抬手把看完的第一封信递给他,自己继续看下一封。还没看完,忽然听见杨天武一声惊呼:
“老冯,你家知南这小子没回京城,他竟然从了军?”
这句话让水瑶明白了,这知南,恐怕就是冯大志和王夫人的小儿子了。这时,她也已经匆匆看完了第二封信件,眉心已经彻底拧成了一个疙瘩,随手把信递给眼巴巴的杨天武,没有说话,却对冯大志夫妇投过去了同情的目光。
第二封信里,冯知南声称自己见到了主帅,并且得到了主帅的赏识,留在身边做了个军中文书。他对文书这个职位不太喜欢,声称自己从军就是想要阵前冲锋杀敌,建功立业。不过虽然被安排了文职,但却是留在了主帅的身边,平日里帮主帅整理各类文书,处理来往信件,很得主帅的赏识,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慢慢的就习惯了这种军营生活。
只是大军一直在调动,自己跟着主帅也是四处奔走,以后可能就不一定有机会写信回家了,故而写了这封信让爹娘知道他过得很好,不必挂心。
本来看这内容,并没有什么蹊跷之处,只是信中冯知南无意中提及过一次他跟随的主帅姓名,那里赫然是“张宇”二字。
这时候,杨天武也看完了第二封信,他抖了抖手中的纸,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有没有可能知南从军的主帅真的只是重名的一个叫张宇的人……”
这想法实在是有些一厢情愿了,没有人回答他,他自己也尴尬的住了嘴。
冯大志努力的开口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朽也曾侥幸过,可是……”
不知是情绪所致还是恢复的时间还短,他说话依旧有些艰难,话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了,转而把目光投向了王夫人,示意她继续往下说。
王夫人叹了口气,
“当初我们收到这封信,也一直在疑惑,不知道这个张宇是哪个营中的,偏偏知南这孩子心眼实在,不肯在信中透露他所在军营的其他信息。直到前两日,我家大人在琢磨安大将军为什么没有带着援军来支援凤鸣城的时候,才惊觉知南从军的时间好像就是安大将军离开南疆,再也没有人见到他的时候。
因此,心中才有了一个不好的猜测。但没有敢与其他任何人说,直到他见到了那张舆图。”
王夫人起身走到水瑶桌前,拿起那张凤鸣城的防御图,指着上面用东文文字和南蛮文字标注的几处,极为克制的说道:
“这图上做注释的字,正是出自我儿知南之手,从看到这张图的时候,我家大人就已经能够肯定,这张宇就是安擎宇安大将军!”
说完这几句话,王夫人的声音里已经带了哽咽和愤怒。
在场的几个人都明白她的愤怒,一个位高权重的大将,一个高高在上的皇亲国戚,竟然出卖了自己的城池,出卖了自己麾下的战士。而这被出卖了人拼死保住了家园之后,想要找那出卖者复仇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最亲的孩子竟然误入了敌人的阵营,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这让已经满鬓苍白的冯大志夫妇情何以堪。
水瑶沉吟了一会儿,想了想,在座的各位只有她是皇家身份,于是斟酌着开了口:
“冯大人,还有夫人不必太过忧虑,从时间上看,令郎加入安擎宇的队伍也没有太久,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张宇就是安擎宇,对他的所作所为应该是不知道的。如果将来问罪安家,朝廷也不会将他手中的数万大军通通株连,况且您们二位在凤鸣城这场守城之战中所做的贡献本公主以及全城上下都是看在眼里的,睿王不久之后也会来凤鸣城,真要有闹上京都的那一天,我和睿王都会为冯家作证,保你们一家平安。”
这话就是说她会把冯家的一家老小从安擎宇通敌案中摘出来,而至于他们的小儿子冯知南,就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冯大志夫妇心中苦涩,但他们也知道,小儿子已经被裹挟进了安家这潭浑水之中,是生是死已经不受自己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