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管氏兄弟(1/1)

杨天武只看背影就知道那两人是谁,他心中本来就有事,烦心的很,看见这两个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加快步伐走过去,李志江和宋锦一看见他就赶紧过来行礼,他从嗓子眼里“嗯”了一声,一步也没停的一边往屋内走,一边道:

“我还有事要忙,你们两个要是有正事就说,想求情就闭嘴,带着这两个人赶紧走吧。”

说完,根本没有搭理地上跪着的管英和管杰兄弟俩,大步流星的就向着屋内走了进去。

地上跪着的两人正是东门守将管英和他的弟弟管杰。

杨天武这两日晚上睡不着,总在脑海中复盘整个战役,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白日和冯大志核对过之后,竟发现决战那夜,冯大志之所以迟迟未到,竟然是第一批召集到的三百年轻力壮的生力军在半路上被管杰给截胡了。

这个管杰,打起仗来倒也是把好手,但就是太爱算计。平时就爱争抢计较,上面下来点物资啊,有了新的兵源啊,他总要抢先去挑上一挑,非得拿的比别人好一些,多一点才算满意,就这样还总怕自己兄弟吃亏。

以前因为他们兄弟二人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作战勇猛,人也忠心,杨天武平日里对他很是姑息,有些小事也很宽容,虽然知道他的这点小毛病,也总是笑骂两句就算了,谁知道他这次竟然惹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正是因为他私自截留了冯大志给南门好不容易征招到的壮年男丁,才让南门当时人数极度缺乏,杨天武才不得已设了流动岗哨,导致南蛮兵从那几个死角频频攻上人来,让南城门总在沦陷的边缘挣扎,差一点带给凤鸣城灭顶之灾。

杨天武为这件事特别震怒,更让他生气的是管杰根本就没有认清这件事的严重性,虽然承认了自己截胡行为,但还是跟以往一样想靠着几句狡辩要他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被他严厉训斥后还大言不惭的小声顶撞说在那里不是杀南蛮人,同样是抗敌,难道在他们西门杀敌就有罪了吗?

这几句话把杨天武彻底激怒了,他气得脑门上青筋爆出,当时管英都害怕他一怒之下杀了管杰,赶紧一巴掌打在管杰的后脑勺上,让他闭嘴。

杨天武气了半晌却明白了一个道理:带兵不是要越聪明越好,而是要听从指挥。如管杰这样的,人是机灵,但也太机灵了,机灵到很会察言观色,揣摩人心,导致不听军令,如果再有下一次,他们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杨天武撤回了对管杰的惩罚,这小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杨天武的话吓坏了。

杨天武让他们兄弟二人都解甲归田,离开凤鸣城!

管英和管杰彻底懵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严重到这种程度,但这一次杨天武的态度十分的坚决。管氏兄弟一体,他就算只处置管杰一人,恐怕管英也不舍的他弟弟一人离开,索性都放他们离开吧,毕竟跟了自己一场,也许,离开这凤鸣城,不再过这种刀尖上舔血的生活,人生还会有不一样的际遇。

这次的事情,让杨天武内心对他们二人失望至极,解除了他们的军籍,让他们走已经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了,没想到他们两个还这么不识好歹,堵在他的门口跪着。

杨天武从屋内匆忙换了一身衣服出来,看着低着头依然跪在原地的管氏兄弟,还有一旁小声劝着宋锦和李志江,冷笑了一声,

“不要跟我在这玩苦肉计,我劝你们两个趁我没改主意,赶紧走吧,不然回头追究你们一个擅自做主,延误战机的罪名,恐怕就要军法处置了。”

说吧,抬脚就走,谁料被管杰一把揪住了衣袍下摆,

“将军,你军法处置我吧,是我的错,是我擅自截留了冯知府募集的人,我哥他根本啥也不知道,您让他也走,他太冤枉了,您处置我,我愿意受军法,我不冤枉,我不喊冤,我知道错了,您留下我哥吧。”

管英过来撕扯管杰的手,

“管杰,你放开将军,不许对将军无礼。”

他用力把被管杰扯皱了的衣服从他的手里解放出来,又拉着管杰往后退了一步跪着道:

“将军,管英兄弟二人跟着您多年,蒙您体恤提拔才有今天的成绩,可这次,我兄弟二人犯下大错,让将军失望,管英实在无颜见将军,可要是这么归乡,管英管杰也无颜回去见江东父老,我们兄弟二人只求将军……”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一个小厮跑着进了杨天武的院子,见到院内这阵势,又吓得缩了回去,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张望。

杨天武认出他是冯府的小厮,于是问道:

“探头探脑的看什么,有话赶紧说。”

那小厮才在门口露出大半的身子回话道:

“我们夫人有事请杨将军过去。”

这王夫人怎的消息如此灵通,这么快就知道冯知府发急病了?

杨天武不禁在心里叫了一声苦,本来听见管英的话稍稍有些动容,这下心情又变得糟糕起来,他看着管氏兄弟,冷声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我好意让你们体面的离开,你们不走,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想要军法处置简单,只是本将军此时没有空闲。老宋,”

他一指年纪最大的宋锦,

“看着他们,一人先打二十军棍再来谈谈军法处置!”

说完大步跨出,头也不回的往外走,李志江和宋锦赶紧去追,还不等追上求情,杨天武忽然又停下脚步,背着身子头也没回的撂下下一句:

“但是如果你们今天离开凤鸣城,咱们一切依然可以既往不咎。”

说完,瞪了已经追上前的两人一眼就匆匆走了,那冯府的小厮也赶紧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小跑的跟了上去。

冯大志的夫人王氏正在内宅焦急的等着杨天武。她虽然上了些年纪,但本来生的珠圆玉润的,是个富态的妇人,除了发丝有些斑白,并不见太多老态。

可这一场夺城之战,不仅让全城百姓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也让王氏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老了十岁。

操心受累不说,还要一边替冯大志提心吊胆一边帮他料理后续的善后工作,她是个看上去慈眉善目但性子刚强的人,大半年前把最小的儿子送到了京都大儿子身边后,就算没了后顾之忧,所以,刚开战的时候,面对冯大志劝她离开的话,她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这一点,她即使是在城快要被破的时候都没有后悔。

现在有件事却让她坐立不安,她想着昨晚冯大志对她说的话,虽然表面还能保持平静,但心中已经是一团乱麻。

杨天武见了王氏也是惴惴不安,王氏的年龄比他的母亲小不了几岁,虽然因为和冯大志同僚的缘故,一直称她为嫂夫人,但对着朴素又大气的知府夫人非常尊重,尤其是这次战中,看着她一个官家夫人像个普通妇人一样为伤兵洗洗涮涮,上药包扎,像个厨娘一样支锅造饭,送汤送水,他更是钦佩不已。

如今好容易胜了这一仗,老冯却被气得不能动了,这消息还得自己亲口告诉面前的嫂夫人。这让杨天武一个糙汉感到很为难。

尤其是看着王氏那一头几乎已经全白了的白发和虽然看上去淡定却明显焦急的按耐不住眼神,不禁有点慌,还没坐定就赶紧给王氏安心道:

“嫂夫人莫急,冯大人他没有性命之忧。”

此话一出,却见面前的王氏竟然愣住了,眼中一阵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