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诸葛亮也是人(1/1)
刘禅押着活捉的叛军向着丞相府走去,毋丘俭被四个大汉以单架抬着跟在刘禅身后。
而此时诸葛亮也在提审杨阜。
“义山先生,你可曾听见,外面的喊杀声已然越来越微弱!”
“你的陈家堡并无多少兵马。”
“你们的大部分人手早已混入长安城内,你们是想调我汉军出城,而后趁机夺门劫人。”
杨阜面色惨白,脸上毫无血色。
因为刚才诸葛亮将其从天牢之中提出,站在了楼之上,杨阜看的很是清楚,看着他们辛苦集起的人手兵马一点点被灭掉。
诸葛亮说道。
“杨太守,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这些人当中,有的早已解甲归田,本能够守护家人,安享余生。”
“有的能够在军中效力,建立功勋,从而封妻荫子!”
“可如今,他们全都沦为了助你们复位的马前之卒。”
“这些人因作乱而死,我大汉既不会发放钱粮抚恤其亲眷,也不会为他们立碑。他们死后,连名字都不会留下,在旁人眼中,他们仅仅是一支叛军罢了。”
“曹睿已然归降,获封我大汉安定王,众多曹氏王公也已成为大汉子民。他们本可富贵一生、安享晚年,如今却因你等受到牵连!”
“这难道是你想看到的吗?”
杨阜看着那些进攻安定王府的人马被一一处决,最后再无一人站立。
眼中万念俱灰。
“丞相,你是何时发现我们的谋划?”
诸葛亮说道。
“我大汉虽已开放人口居住之地可以流动,可那也要登记于册才可,人从何处而来,到何处而去,州与州之间是有备书。”
“不然就是流民!”
“你们这上千人虽分多支向关中流动,我手下官署不可能不注意。”
“那丞相为何不早派人动手。”
在我们一个月前最后一批人手抵达长安附近之后,你们动手是最佳时机。
“丞相却又为何非要等此时才行动。”
诸葛亮说道。
“一为你们未有起事,其中多有被你等强迫而来者,他们不想再为你们所谓的大魏朝廷卖命,之前逃走的那些人就是。”
“其二!”
诸葛亮看向杨阜说道。
“我家陛下对当下局势过于轻视且盲目乐观,他自认为拿下河北四州后,大汉国力骤然增强,便渐渐不把司马懿、孙权、陆逊等势力放在眼里。”
“司马懿手握中原四州还有其子司马师坐镇吴地为后援,而孙权虽已势微,可手中仍握有强大水师,又有陆逊于侧。”
“几方势力不可小觑!”
“做为臣子理应让陛下明白,天下未有统一,大汉未有光复,不是马放南山享乐之时。”
杨阜说道。
“那丞相就拿我们这些人来警示刘禅。”
“谁让你们谋反!”
“借此正好让陛下也能看到,即便身处这长安城内,也未必安全。天下尚未平定,并非如他所想般可以肆意妄为。”
“从此,陛下在纵情享乐、贪图安逸之际,便会忆起危机近在咫尺。或许潜藏于长安城内,又或许隐匿在他的皇城之中。”
“自此,在平定天下之前,陛下将不再肆意放纵、寻欢作乐。即便身处长安城内,他也会时刻保持警觉,仔细聆听是否有刀兵之变!”
杨阜看着诸葛亮冷笑一声说道。
“丞相真是为那刘禅想的周道!”
“诸葛孔明,我只想问你一句!”
“你手握整个大汉军政大权,手下支持者遍布朝野内外、军队上下,你真就从未想过篡权夺位自称九五?”
“那可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司马懿于睢阳称帝大封亲王贵公,而现在你丞相却还只是一个侯爵,你不觉得不值吗!”
“你多年鞠躬尽瘁难道真就甘心如此,难道你就真想只作一个丞相,就等着那刘禅亲政,分掉你手中军政之权!”
这一句话正中诸葛亮心事。
听到此处,诸葛亮也是一阵怅然叹息。
心说,陛下要真是能好好亲政、理政就太好不过!
他也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对外军事之上,有陛下坐镇长安指挥中枢,他诸葛亮尽快统兵南下征伐司马懿、孙权!
可这位陛下只对征战有极强的兴趣,好像有自己不可告人之目地。
不让其南下南中,他偷偷领兵前去;不让其征战凉州,他深夜悄悄出城;还有西域、河套、连子午谷那种仗也是说打就打,勇猛而又无畏。
可不知为何,陛下处理政务时总是身心疲惫、能躲则躲,能不上朝便不上朝。
难道又是遗传!
杨阜一句等着刘禅亲政之言,算是直击诸葛亮心中死结。
看到诸葛亮在那里唉声叹气,杨阜先是心中一惊,可随之又心中暗自得意,看来还是让他猜中。
随之看向诸葛亮的眼神也从敬重变成轻蔑之色。
心想诸葛亮也是人,是人就势强。
一介亭长尚且不愿舍弃手中权力,更何况是面对“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象征的无上权力的诱惑呢?
从自有国以来,有多少血腥政变是因此而生。
远的不说,自秦汉以来,前有赵高、胡亥矫诏篡位逼死扶苏,后有王莽代汉建朝始新。
就连这黄巾之乱后,不也前后出现董卓、李傕、郭汜。
近年又有司马懿之流先是叛魏而后自立天下。
他杨阜是忠臣,可又有几人能做到他这样为一亡国之君而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就连被人称赞的诸葛亮,不也是在自己问出此问题后而开始犹豫叹息吗。
杨阜想着。
自己此次虽兵败未能救出魏帝,可自己所行之忠君之事、必能为后世之人称赞!
想到此处杨阜心中突然释然。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此败仍是诸葛亮过于狡猾,而非他杨阜义山无能也。
杨阜心中连连着此事。
时而轻蔑、时而得意的表情,让诸葛亮一时都无法猜中杨阜心中到底做何而想。
还以为杨阜又在准备什么后手阴谋。
以至于诸葛亮都将全部过程在自己脑中快速扫过一遍,生怕有何疏漏让其得手。
可想来想去也未能想明白杨阜那时而转变的表情到底代表何意。
难道他手下还有隐于暗处的叛军兵马。
不可能!
这次就是救出曹睿的最好机会,此时不拼尽全力、更待何时。
可诸葛亮怎么也不会想到,杨阜此时的心中正在如何猜测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