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准备钱庄(1/1)
鱼富贵回答道:“大约一百二十斤左右。不过,如果我们大规模购买的话,铜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
“现在府里存了多少?”李三一开口问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
鱼富贵连忙回答道:“自从少爷您开始下令制作银元以来,我们就一直在收集铅和铜。目前,铅已经有了十万斤之多,而铜也达到了六万八千斤。”
李三一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又问道:“那现银呢?现在府里有多少现银?”
鱼富贵稍作思考,然后回答道:“上次少爷您从威国那边得到了五百万两银子,阁老大人临走之前又兑换了五百万两的银票。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收入,目前府里总共拥有一千三百二十五万两现银。”
听到这个数字,李三一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心中盘算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说道:“六万八千斤铜,按照比例来算的话,可以制造出六百八十万枚银元。嗯,这个数量足够了,我们可以慢慢收购,不必急于一时。”
鱼富贵点头应是,接着问道:“那好的,少爷。那咱们具体要制造多少枚银元?”
李三一略加思索,然后回答道:“先制作三百万枚银元吧。你估算一下,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来的时候,军械司的人信誓旦旦地表示会全力以赴地赶制,预计一个月的产量能达到一百万枚。鱼富贵将这个消息如实地汇报给了李三一。
“哦,这个产量可真是相当可观啊!”李三一听闻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似乎对这个数字颇为满意。
然而,鱼富贵紧接着补充道:“不过,这主要还是依靠水利压制的方式来生产的,如果到了冬天,河水结冰,那可就没办法继续运作了。”
李三一听后,稍稍思索了片刻,然后果断地做出决定:“嗯,这样吧,你去安排一下,把这个工坊单独划分出来,以后直接由府里进行调度管理。”
“好的,那这些东西是和军械司放在一起呢,还是另外找个地方放置比较好呢?”鱼富贵看着李三一,询问道。
李三一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说:“目前先放在一起吧,等以后有了更合适的地方,再做调整。至于这个地方的名字嘛,就叫做铸币局吧。”
鱼富贵点点头,表示赞同,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我们有了一两银子的一元银币,这就意味着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意剪银子了。而且,如果只带一大把铜钱出门,也会有些不方便。所以,我在想,要不要再铸造一种中间钱币呢?”
李三一沉思片刻后,说道:“嗯,你这个想法不错。那我们可以再铸造一种一角的银币,一元等于十角。而一分的钱币就用铜币来铸造,一角等于十分,一分等于十文。”
鱼富贵听后,觉得这个方案很合理,于是继续问道:“那么,元、角这两种银币的含银量和含铜量该如何确定呢?还有,角币和分币各铸造多少数量比较合适呢?”
李三一思考了一会儿,回答道:“这样吧,元、角这两种银币的含银量定为九成,含铜量为一成。至于角币和分币的铸造数量,我们先分别铸造一千万枚银角和三千万枚分币。先按照这个数量来铸造,等不够用的时候,再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数量。”
“行,钱庄管钱币发行吗?”鱼富贵一脸疑惑地问道。
李三一连忙解释道:“不是的,铸币局才是专门负责生产钱币的地方,而钱庄呢,则主要负责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至于具体的协调和定调工作,则由侯府来负责。”
鱼富贵似乎明白了一些,接着又问道:“那钱庄也会参与其中吗?”
李三一点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当然可以啊。以后侯府和郡衙发放工钱、粮饷等,都可以通过这个钱庄来进行操作。而且,银币的流通也会通过这个钱庄来实现。”
鱼富贵听后,满意地点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嗯,那人员方面都安排好了吗?”
“已经准备好了,”鱼富贵回答道,“一共是一正两副,都是府里的老人,经验丰富,绝对可靠。少爷您看什么时候方便,要不要见见他们?”
李三一摆了摆手,随意地说道:“不用了,先让他们试着干吧,等遇到问题了再及时纠正也不迟。”
鱼富贵表示理解,紧接着问道:“好的,那这个钱庄叫什么名字比较好呢?”
李三一想了想,说道:“既然我们的封地是河西郡,那就叫河西钱庄吧。另外,为了吸引更多人来存款,我们还可以给存款者一定的利息。”
“啊,哦,现在存款都是给钱庄保管费,咱们要是给存款人利息,会不会有问题?”鱼富贵满脸疑惑地问道。
李三一闻言,眉头微皱,冷哼一声,说道:“哼,以后封地内开设钱庄必须经过侯府同意,侯府不同意,绝对不能开业!此外,每天存款的一成必须存入侯府银库,作为保证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鱼富贵听后,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啊,咱们自己的钱庄也得这样吗?”
李三一点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嗯,以后习惯了就好了。这不仅是为了存款人钱财的安全着想,也是为了整个钱庄行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我们还要规定,存款的两成不能用于贷款,而是作为流动资金留存,以防万一出现挤兑的情况。”
鱼富贵若有所思地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那这样一来,一成存入侯府银库,两成不能贷款,只有七成可以用于贷款,还要给存款人利息,这对钱庄的管理可真是够苛刻的啊。”
“这算什么,以后出了问题,还得继续加强条款,钱庄是掌管金融的,必须安全,也必须服从侯府命令。”李三一一脸严肃地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
鱼富贵见状,连忙点头应道:“好的,少爷,我明白了。不过,关于给存款人的利息,您觉得多少比较合适呢?”
李三一并没有直接回答鱼富贵的问题,而是反问道:“现在贷款的利息一般是多少?”
鱼富贵略微思索了一下,回答道:“这主要还是看贷款人的资质。有抵押的话,利息就会低一些,通常在一成到两成之间,这种情况很常见。而如果没有抵押,利息可能会高达三五成。”
李三一微微颔首,表示理解,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设定定期存款的利息为一年半成,活期存款的利息为百中取一。”
鱼富贵听后,立刻明白了李三一的意思,他解释道:“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存一百两银子定期一年,那么一年后他可以得到一百零五两银子。而对于活期存款,虽然可以随时提取,但利息相对较低,一年后只能得到一百零一两银子。”
“嗯,就是这个意思。”李三一肯定地说道,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自信和决心。
鱼富贵听了李三一的话,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思考片刻后,提议道:“那先在东大街上开一家试试,看看市场反应如何。如果生意兴隆,我们再考虑将钱庄开到胭脂城甚至秦州去。”
李三一赞同地点点头,他觉得鱼富贵的想法很稳妥。先在一个地方试点,观察市场情况,积累经验,再逐步扩大规模,这样可以降低风险,提高成功的几率。
“嗯,可以,以后河西郡每个县都可以开设钱庄。”李三一信心满满地说道,仿佛已经看到了钱庄遍布河西郡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