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豪掷千金(1/1)

沈青云大手一拍,笑着道:“张爱卿甚得朕心,既如此,那朕就封你为钦差,查清阳茂那边的私盐生意。”

张信应下。

等到张信回到府里,管家早就等在外面了。

“少爷,老爷让你去一趟书房。”

张信应下,往院子里走,正巧与出来的张辛打了个照面。

张辛拱手,“兄长安好。”

张信看了他一眼,问道:“又是要去青楼?”

张辛有些不自在摸了摸鼻子,“兄长事务繁忙,每日忙的脚不沾地,可我百无聊赖,我去的不是青楼,是人情世故,许多文人都在那边,我常去,也能跟他们结交。”

张信冷哼一声,“你结交了几年了,可有进展?”

张辛说不出话来了。

张信道:“如果你实在太闲,不如把心思放在书本上,朝廷举办科举,到时候靠科举入仕,不比青楼那所谓的人脉靠谱。”

“我的学业你又不是不知道,总是差了那么一点点,要不兄长你给我谋个差事?”

“朝廷官员任命,那都是吏部的事,我在刑部,能给你谋什么差事,你要是有报效朝廷的决心,不如去边关,好好历练一番,说不定能挣个功名回来。”

“我又不会武功,去了边关就是送死,还是别去了。”

“前怕狼后怕虎,就你这副出息,还想入仕,我看你还是好好在家待着,别给家里惹事。”

被训了一通的张辛悻悻然,不敢再多言语。

张信摆了摆手,“罢了,我也懒得看你,你要去就去,但万不可给家中惹事。”

“兄长,是出什么事了吗?”

“多事之秋,安分点。”张信留下这一句就走了。

张辛看着他的背影,哼了一声,“论才华,我一点也不比你差,就是运气差了点,出身没拼过你,后来又招惹了烂桃花,以至于现在都没机会入仕。”

在他看来,自己仕途不顺,主要是因为当初和乐安公主那些流言蜚语,如果不是牵扯到前朝公主,自己好歹也是个大才子。

“命啊,还真是难说,我就是时运不济,总有一天,定能爬的比你高,到那时,父亲肯定会对我另眼相看。”

张辛的想法,张信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他到了书房,看到父亲正在写字,走了过去。

“父亲。”

“信儿,你来了。”张槐指了指身边的椅子,示意他坐下来聊。

父子两人,相对而坐。

“今日早朝过后,皇上宣了几位重臣,还有你,是有什么要紧事吗?”

张信如实道:“皇上派我去阳茂,处理私盐生意。”

“不对啊,私盐生意怎么会落到刑部头上,怎么算也不会到你头上,难道……是阳茂县丞之死?”

近日,有道折子,说的就是阳茂县丞之死,不过事件案情都一目了然,也没什么疑点,以至于要派京官吗?

张槐思索了一会儿,突然眼睛瞪大,“难道……朝廷怀疑阳茂那边,明则让你调查私盐,其实调查阳茂官场!”

“父亲,儿子也是这么想的。”

“不信,太危险了,弄不好你的小命就要交代在那边,不如称病,拒了这桩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张槐,在前朝做了吏部尚书,百官之首,有魄力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权衡利弊,早就没那股斗志了。

当时,朝廷风气如此,枪打出头鸟,张槐能屹立不倒,驰骋官场多年,靠的就是左右逢源。

“父亲,我知道您在顾虑什么,或许我的小命会丢,但比起性命,我也有想做的事,这是新朝,当今圣上明辨是非,我愿意冒险一试。”

张槐看着儿子,坚决地说出这话,曾几何时,刚入官场,他何尝不是一腔抱负。

只可惜,到了如今这个年纪,却早已提不起斗志了。

张信跪了下来,“父亲,还请您答应儿子,如今的张府,已经跟族人脱离了关系,咱们一家人还能全须全尾的活着,就是靠几次选择,而这一次,儿子想去阳茂。”

张槐愣了半晌,主动把张信扶了起来。

“好孩子,你有如此抱负,是张家之幸,张家的将来还是要靠你。”张槐又是欣慰又是心疼。

张槐在官场多年,仔细一想,就猜到了阳茂那边的局势复杂。

“阳茂县令是王阳,此人与我一样,是前朝的官员,他多年任阳茂县令,一来,他刚正不阿,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多年未能晋升,二来,这人眼里有百姓,是百姓口中的青天大老爷,如果县丞之死另有隐情,你可以从他这里下手。”

“多谢父亲指点。”

“你啊,也别高兴的太早,早在两年前,柳开和高品就被皇上前后脚派去了市舶司,市舶司那边整顿了两年多,可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阳茂的水,只怕你比我想象的更深。”

“父亲放心,我此去的身份是钦差,如果阳茂那边敢对我动手,除非他们想造反。”

“话虽如此,该谨慎还还是要谨慎。”

“是,父亲。”

“什么时候出发?”

“半个月后。”

张槐道:“你一直忙于公务,连妻子都还没娶,不如这样,我让你母亲做主,给你定一门婚事,你看如何?”

“一切听凭父亲和母亲的安排。”

张槐满意点头,这个儿子,一直是他的骄傲。

当初,为了撇清和族人的关系,免得被拉进新学闹事的风波,对外宣称信儿钦慕从大真回来的丫鬟。

有很长一段时间,信儿都是别人口中的笑柄,为了张家,信儿付出了很多。

风波已过,也是时候给他成个家了。

一晃,半个月过去,张信准备好了,带着人去了阳茂。

另一边,张夫人开始给儿子物色媳妇了。

张槐还是一如既往,秉公办事,不敢出任何差错。

至于张辛,被张槐禁足了,多事之秋,怕他惹麻烦。

尽管张槐做了准备,可耐不住张辛会惹祸,民间有了传言,张公子为博美人一笑,豪掷千金。

张槐知道这个消息后,大怒不已。

“蠢货,朝廷国库空虚,连官员们的俸禄都削减了,你这时候冒出来,生怕别人不知道我们张家有银子是吗!”

张辛还不知道事情的严重,小声反驳,“区区千金而已,也不至于拿不出来,父亲,芙蓉姑娘不仅美貌动人,而且才华惊艳,千金我觉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