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时光记忆(1/1)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会选择哪一段时光呢?也许是初中的时候吧,那个时候,贫穷的是身体,富裕的是心灵,而且那里承载了太多的自由的时光记忆。

刘晓带着我逛校园。虽然离开了许多年,但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还是那么的熟悉。就像阔别多年,我依旧认出了刘晓。

刘晓指着梧桐树,说道:“这里和当年读书的时候,基本上没什么太大的变化。你看,我们当年喜欢攀爬的梧桐树还在,这五棵梧桐树应该比我们年岁都大。”

看着梧桐树,我回道:“好像是的,当年读书时,听老师说,这些梧桐就已经十多年了,它们可是看着我们长大的。”

刘晓八卦的笑道:“你还记不记得当年你还爬到树上刻了一个女生的名字?”

我笑着说:“是我吗?好像是你吧。”

刘晓笑道:“你看你还不承认,这有什么不好承认的,我给你看了,名字还在。”

那是一个初一快入夏的傍晚。

晚上放学之后,我和刘晓值日,等我们值日完,初一初二学生们都早已经回去了,初三的学生开始了晚自习。

那天值日完,或许累了,我俩坐在教室门口的台阶上,闲聊,蝉鸣虫叫为我们伴奏,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一个女生。她是我们小学时候的同学。也许用漂亮和美丽来形容太低俗了,但是那时的我们也想不到什么好词,也许借用金庸老先生的话说“她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小仙女”。

刘晓突然站起来说道:“我们把她的名字刻到梧桐树枝上吧,你瘦一点,你来吧。”

我竟然鬼使神差般的同意了。

当我爬上树,把姓刻完了,名字刚刻到一半的时候,一个老师从远处喊道:“余向、刘晓,放学了,还不回去,你们俩在干什么呢?”

刘晓嗖的一下就跑了,我也快速的从树上滑了下来,头也不回的说道:“老师,没什么事,我们先回去了。”

只听见老师在后面笑着说:“这俩小子,跑的倒挺快,不会干什么坏事了吧。”

我说道:“你还好意思说,老师一来,你小子拔腿就跑了,根本就不顾树上的我。”

刘晓笑道:“这种事情你就忘记好了,记住它干什么。你看看要不要再上树看看?”

看着粗壮的树,我笑着说:“不看了,爬不动了。你和她还有联系吗?她还好么?”

刘晓笑道:“怎么,还有念想?要不要安排见上一面?我有她的微信。”说完之后,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不过我劝你就不要再想了,见面不如不见。少年时代的美好,就让她留在少年的记忆中好了。”

我说道:“怎么听着这么忧伤。”

刘晓笑道:“当然忧伤了,少年美好的梦碎了,白菜被猪拱了,能够不忧伤么。所以,你没见,就劝你也不要见了,保存一份美好,就挺好的。好了,先不说这个了,我们还是看看学校吧。”

我问道:“现在学校还是九个班吗?”

刘晓叹了口气,说道:“现在没有九个班了,只有七个了。因为老师少了,学生也少了,于是我就把班级给合并了。不过基本还是和原来一样,一楼是初一,二楼是初二,三楼是初三。”

透过玻璃窗户,能够看见里面稚嫩的面庞。我愣愣的出神,仿佛,看见了曾经坐在窗边的自己,那个上课偶尔走神的自己,那个想变成鸟儿飞向远方的自己。

刘晓停顿一会后,他继续说道,“一直没问,回来后,你是打算住在家里,还是住在学校?”

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现在住在哪里?”

刘晓笑道:“我,早已经把学校当成家了,自然是住学校了。”

我回答道:“那我也住在学校好了。”

刘晓高兴的鼓掌道:“就知道你会是这样,宿舍都给你安排好了,住在我隔壁,走,带你去宿舍看看去。”

我们步行穿过教学楼的过道时,我看到了去年的红榜。经过风吹日晒,色泽有些暗淡,看着录取率以及都有哪些同学录取市级中学,县级中学,刘晓叹了一口气。当年我读书的时候,不曾感觉有什么,因为我在榜单的前五的位置,现在看着这个榜单,突然感觉它是那么的刺痛。如果有条件,大家都想去市里或者县里读书吧?当年初三那年,刘晓的爸妈就把他送到县第三初级中学读书去了,虽然他极不愿意,离开的时候,还伤心的哭了,但是不管怎么样,人总是要往上走。每一棵小树苗都希望得到更好的阳光照耀,长成参天的大树。当年的我还想着中考之后,去市一中读书呢,但是很多的事情,只是想想。

随后我们穿过体育场,所谓的体育场就一个广场,一排单杠、一个双杠以及一个篮球场。读书的时候这里很少涉足。似乎我从小对体育和音乐都缺乏兴趣。也许我一直认为穷人的孩子哪有那么多的精力花费在音乐和体育之上呢。我提出这个观点时,就被同班的一个女生赵书桂给嘲笑了。她说道:“余向,那你这日子过的就真没意思了。你看看你,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学习上,但是学习依旧学不过余芳,然后跑步还跑不过我,论身高和帅气嘛,又比不过赵辉,唉。”那时的我想想也是啊,竟然赞同的点点头。还好,那时候,只知道傻呵呵的学习,其他也没有太去关心,不然如果心灵太过脆弱,也就有所谓的“抑郁”了。初二时分了一次班,就没有同班了,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样了?听说赵书桂、赵辉中考的时候没有考的太好,听说余芳没有上大学,早早的就嫁人了。

“老刘,赵书桂、赵辉、余芳这几个人你还记得么?”

“记得不太真切了,名字挺熟的,依稀好像是初中的同学还是校友来着,怎么了?想和他们见见?”

“没,只是想到了他们。”

“虽然我没有联系方式,但是想见,还是很容易的,我可以去给你联络一下。”

“没,只是刚好路过操场,想到了他们。过去的人和事,就让它过去吧。”

说着我们来到了宿舍楼。宿舍楼依旧还是以前的那个宿舍楼,二层的小楼,不过以前的红砖已经被粉刷一新,以前破旧的窗户也都换成了新的窗户。

从宿舍大门进去,路过左手边第一间宿舍的时候,我停顿了一下,刘晓问:“怎么了?”我说:“没什么。”便跟着他继续走了。

刘晓走到105的门前停下,掏出钥匙,打开了宿舍的门,然后说道:“你看看,可还行?就怕你从大城市回来住不习惯,我特地找人收拾了一下。”

我站在门口,看着崭新的床铺和干净的书桌,整个屋充满了温馨,贴几个喜字就可以是新郎的婚房了,不知怎的竟被他的用心稍稍的感动。

刘晓说:“别感动了,你能回来,我就感谢天感谢地了,做这点事情算什么。别傻愣着站着了,这儿就是你的家,坐吧。”

我刚坐下,最后还是没忍住问道:“刚刚路过的第一间宿舍有人住吗?”

刘晓道:“现在没人的,是空的。怎么,想住那间?”

我说:“我想去看看,那间应该是何老师的宿舍吧。”

刘晓道:“何老师,你说的是哪个何老师?”

我说道:“何文升老师,初一的时候,教我们语文的那个老师。还记得么?当时他还说你语文成绩比我好来着,当时我还特别不服气。”

刘晓笑道:“比你好那不是很正常的嘛,你得承认,虚心接受。不过那么久远的事情,我已经不太记得了。那间也许是何老师的宿舍,但是经历过这么多年了,都已经换过好多个主人了。既然你想去看看,那我们就去看看。”

刘晓找来钥匙,打开宿舍的门,看着屋内的摆设,已经不记得当年的布局了,只记得那束从窗外射过来的阳光。

还记得那是一个冬日风和日丽的周六的上午,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在学校操场上玩。玩的正欢的时候,被坐在宿舍楼里批改作业的何老师看到了,也许是我们的玩闹声,吵到了他,他朝我喊道,“余向,你过来一下。”其他小伙伴见我被老师叫住,觉得肯定没什么好事,笑的异常的开心,远比吃到好吃的要快乐,我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在小伙伴们的目送下,往宿舍楼小步跑去。

我刚到门口,何老师就叫我过去,说道:“我正好在批改你的作文,有几点想法想和你说一下。你别站那么远,靠近一点吧。”

虽然初中的时候,老师们对我都非常的好,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初中的原因,但是我还是本能的远离老师,我极不情愿的挪了几步,挨了过去。

作文的内容,我已经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阳光从窗户外照射进来,很温暖,何老师很耐心的给我讲解着我作文的不足,应该怎么修改比较好,在作文本上圈了很多,心房里面不知怎么似乎有暖暖的味道,不知道是不是被阳光照射的缘故。

刘晓道:“这间好久没人住了,所以没有收拾,如果你想住,我找人收拾一下。”

我说道:“不了,你安排的那间挺好的,就差个媳妇,贴几个红红的喜字了。”

刘晓嘿嘿一笑。

我就这样借宿到了学校,生命中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还记得第一次住校,就是在这里。那年初三。那时的学校床还不够,我将家里的竹床扛到了学校,和一群同学挤在一起。

那是第一次我离家,并且在家外面睡,还和这么许多人挤在一间房子里,心里充满了新奇和兴奋,那天晚上,虽然老师来了几次,但是一群同学还是聊得很晚才昏昏睡去。第二天,我并没有睡到自然醒,而是清晨的时候,被隔壁挨着的同学给踹醒了,疲累的我,本来想踹回去的,结果算了,但是醒了的我,突然感觉到了环境的陌生,怎么也进入不了睡眠的状态,索性躺着,听着远处传来的寺庙的钟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再次睡去。现在离家已经成为习惯,再也不会在陌生的环境中睡不着了。

回望这三十年来的路,没想到,真的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只是此时此景,已非彼时彼景,而我已在外游历多年。想起当年站在窗前聆听老师教诲的少年,我笑了,似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老师对待自己了,而我自己也即将成为老师,希望能够传承下去。曾经被温暖的心灵,同样希望能够去温暖其他幼小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