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租下黄村鱼塘(1/1)
周村村委办公室。
黄村长激动地搓着手,眼角堆满笑意,眼睛亮得吓人:“周老板,昨晚我们村召开会议了,一致同意将土地按昨天说的那个价格租给你。”
黄书记在一旁急忙补充道:“还有你昨天说会优先请黄村的人干活,你看这事…”
周可微连忙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快速地滑动着,接着递到几人跟前:“我特意给咱黄村建了群,你们扫码进群,往后所有的用工消息都会在群里发,只要咱们合同一签,很快就会请人干活,你们放心,工资待遇跟周村是一样的。”
有了她这保证,黄村的干部们这才松了口气,方才还担心黄村的田地租金已经比周村的低了,就怕这工钱也会被周可微压一头。
周可微忽然想起扩张鱼塘的事,打探道:“黄村长,你们村有没有藕塘、鱼塘出租的?”
几人闻言一愣,还是黄村长最先反应过来,生怕慢了半拍就会错失良机:“有是有,还不少呢,差不多五十亩咧,不过已经荒废好久了。”
周可微眼睛骤亮,荒废的好啊,只需要找人清理出来就成了,也不用补偿租户莲藕种植钱。
“黄村长,这鱼塘是个人名下的,还是你们村集体所有的?若是我想租下来,什么价位?”
黄会计眼睛“咕噜”一转,语气热络道:
“周老板,那鱼塘是黄村集体所有,那片鱼塘虽然已经荒废有些年头,但是位置真不赖,不仅有条路通往国道,离你现在租下的那片鱼塘,
也只是隔了条小溪,站在黄村这边,远远就能瞧见你那片荷花塘,风一吹,村里都能闻到荷花香咧,你看这租金就按周村标准来,成不?”
周可微没有立马应下,端起水杯轻轻抿了一口茶,若是离得这么近,倒是可以在小溪上方搭建一座小桥,巧妙地将两片荷花塘连在一起。
黄村长看着垂眸不语的周可微,有点耐不住性子,满脸急切:“周老板,只要你租下那五十亩鱼塘,我们找人帮你免费清理出来,如何?”
周可微刚收回纷飞的思绪,就听到黄村长的话,思索片刻道:“黄村长,跟你们村相邻那片鱼塘我租下的时候并不是荒废的,每年每亩1500块,是包含了莲藕种子补偿费在里面的。”
“不瞒你们说,周村那片荒废的鱼塘,我租的时候是500块钱每亩,签订了30年的经营权,租期满了,我还有优先续租的选择权。
若是你们愿意租给我,也是这个价,若签订五十年租期,租金600块每亩,一次性付清。”
黄会计在心里快速盘算着,每亩六百块,五十亩一年就是三万块,五十年就是一百五十万。
村几名干部互相对视一眼,激动得手指微微颤抖,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故作镇定说道:“周老板,容我们几人到外面商量一下如何?”
“你们请便!”周可微颔首。
十几分钟后,几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步伐从容地走进来,看样子是意见达成一致了。
果然不出她所料,黄村长乐呵呵道:“周老板,我们最终决定签订五十年的租期,其他的附属条件跟周村的一样,到期你有优先续租权。”
五十年虽然很漫长,但是黄村太穷了,眼下正急需一大笔钱来扭转现状。黄村一致期盼着把田地、鱼塘租给周可微后,能够盼来好日子。
他们今早过来的时,就听到周村村民在村口议论,说周可微已经给村里装了路灯,下周就有游客来了。他们黄村不敢奢望太多,只想着黄村的鱼塘改造好了,也能将游客吸引过去,哪怕在附近摆摊卖卖水、土鸡蛋,日子也能好过些。
再不济,还能帮周老板干活挣点辛苦费。
他们后山已经承包出去,将近两千亩,周老板请人干活都能持续干个把月,也能挣上不少。
半个小时后,双方同时签订了三份合约——后山1950亩,租期75年、田地800亩,租期30年,荒废鱼塘50亩(三天内清理),租期50年。
离开村委后,周可微就往渔场赶去。
她昨晚临时在群里发布了清理渔场的活计,不到半分钟的功夫,报名人数就排成一长串。
她刚到渔场大门时,发现保安室没人,现在没营业,也不需要,她神识一扫,她的新保安周立松正跟工人们拿着工具在卖力地刷池底呢。
嗯,不错,是个眼里有活的。
条形花池已经扦插上玫瑰月季的藤蔓。
周可微快步走到鱼池边,找到小组长问话:“大新叔,这池子什么时候能清理出来?”
周大新四十来岁,是昨晚群里竞选上的小组长,眼下正管理着手底下的几十号工人。
周大新撑着池壁从池底跃了上来,没有因为眼前的老板年纪轻而有半分轻慢,语气郑重道:
“东家,综合楼、场区已经全部清理干净,鱼塘这边进度比较慢,最迟得明天上午搞完,还要放水、杀菌,这些活计得慢慢来,急不来。”
周可微点点头,继续吩咐:“待会去我二伯那里领一瓶营养水过来喷洒绿植,必须严格按照上面备注的比例来,烧根了可是要扣工钱的。”
“晓得了!”周大新一听这话,心头猛地收紧,连连点头应下,将这事牢牢记在心上。
“下午有一批货架、电子设备、耗材送过来,你们搬到二楼摆好,具体怎么摆放的图纸,待会我发你的手机是,你注意查收…”
“下午先把珍珠养殖区清理出来,下午同样有人送一批三角帆蚌过来,你听从指挥就成…”
周可微安排妥当渔场的事情后,转身去了一趟临时仓库,从空间里取出20箱水果大礼盒,直接开车送到山脚的仓库给两个员工发货。
她刚到鸡舍的时,远远就瞧见周升跟一个脸生的老汉在鸡舍对面草地上给野鸡安装小木屋。
那面生的老汉应该就是村里的老木匠了。
周可微粗略扫了一眼,发现这小木屋做得非常精致,连木头上的毛刺都被处理得干干净净,细节处更透着用心,门框边角严丝合缝, 木板被打磨得圆润光滑,竟看不出半点粗糙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