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曹老板的选择(1/1)
黄忠的武力自然不用多说,历史上他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是个老将。
即便如此还能跟关羽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更是用神箭射中策马急驰的关羽盔缨,让关羽知难而退,其勇猛就可想而知。
而后更是在花甲之年,阵斩了夏侯渊,堪称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荆州在和江东对阵的时候,孙策经常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带头冲阵,其麾下的十二虎臣虽然比不上五虎上将,也是勇猛非常。荆州军的阵线往往挡不住他们冲锋。
如今有了黄忠这员猛将,以后就再也不怕江东军的猛将冲阵了。
……
许昌
丞相府内,曹老板手持来自南阳的战报,指节因用力攥紧竹简而微微泛白,眉头紧锁,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
战报清晰载明,南阳郡治所宛城已被江东周瑜率军攻破,整个南阳郡尽归孙策之手。
这则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曹操心头,让他瞬间意识到,中原腹地的安全屏障,已被彻底撕开。
南阳地处中原与荆州交界,素来是“天下腰膂”,而其治所宛城更是战略要冲。
回溯数载,宛城曾为张绣所据,后张绣在刘浪的忽悠下,率军倾巢而出,护送天子西归长安,宛城一度成为无主之地。
彼时曹老板正与袁绍在河北鏖战,胜负未分。
曹老板为避免刺激荆州刘表,让自己陷入两线作战,并未派兵进驻宛城,最终让刘表趁机接管了这片沃土。
数年来,曹操虽对宛城归属心存芥蒂,却也因刘表的“守成”属性稍感安心。
刘表乃是守成之犬,经营荆州二十余载,虽有地盘,却无逐鹿中原之志,即便占据宛城,也仅派少量兵力驻守,从未有过北上袭扰许昌的举动,于曹操而言,刘表麾下的宛城,就是双方之间的一道害的缓冲带,对许昌并无威胁。
可如今,南阳换了主人,孙策与刘表截然不同。
曹老板太清楚这位江东小霸王的野心了。
孙策自弱冠之年便随父孙坚征战,平定江东六郡时更是所向披靡,其志不在偏安江南,而在逐鹿天下。
南阳落入孙策手中,绝非简单的地盘更迭,而是一柄直指许昌的利刃。
南阳西接弘农郡,可沿函谷关方向牵制长安朝廷;东接颍川郡,而颍川是许昌的门户,两地相距仅数百里,江东军若从南阳出兵,轻骑疾驰不过数日便可兵临许昌城下,相当于将刀架在了曹操的脖子上。
“传我命令,召集文武重臣,即刻来府议事!”
曹操将战报掷于案上,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凝重。
不多时,荀彧、荀攸、贾诩、夏侯惇、夏侯渊、曹仁、张辽、徐晃等核心谋士与将领便齐聚丞相府议事堂,见曹操面色不善,皆知必有大事发生。
“诸位,南阳已失,落入了孙策之手。”
曹操开门见山,语气沉重:“南阳的治所宛城,距离许昌不过数百里,孙策又素有窥伺中原之心,如今他据有南阳,如同一把尖刀插在我等腹地,诸位以为当如何应对?”
议事堂内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皆低头沉思。
此前曹操与袁熙的暗中结盟,本是为了共同应对长安朝廷的北上压力。
如今江东突然占据了南阳,局势瞬间从北拒汉室变成了南北受敌,战略布局被彻底打乱。
荀彧率先开口,面色凝重:“丞相,南阳乃中原屏障,孙策得之,如虎添翼。
孙策小儿素有马踏中原之志,如今占据了南阳,恐会北上中原,袭击许昌。
但许昌为我军之根本,绝不可有失。当务之急,需立即调兵加强颍川、汝南一线的防御,加固许都城墙,同时遣斥候密切监视南阳江东军的动向,防止其突然北上。”
作为曹老板的左膀右臂,荀彧始终以稳固后方、保障根基为首要考量,此刻的建议直指许昌防务的核心。
他的叔叔荀攸眼神中带着几分忧虑:“文若所言甚是,但若仅被动防御,恐难长久。孙策新得南阳,必然急于立威,且其麾下周瑜智计过人,若趁我军与朝廷对峙、北线兵力分散之际突袭许昌,后果不堪设想。
依我之见,需缓和与朝廷的关系,稳住天子,而后抽调部分北线兵力回防南线,同时遣使前往河北,告知袁熙江东异动,促其尽快与我军达成共识,避免腹背受敌。”
夏侯惇按捺不住,起身抱拳道:“主公!末将愿率军前往颍川驻守,若孙策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
夏侯渊、张辽等将领亦纷纷请战,愿领兵抵御江东军的威胁。
程昱沉默半晌,缓缓道:“诸位只虑孙策来攻,却未思其背后隐患。
孙策虽得南阳,却需分兵驻守襄阳、江夏,其兵力恐难支撑大规模北上;且荆南四郡仍在刘琦手中,孙策若贸然进攻许昌,必担心刘琦从后方袭扰。
我等可利用此点,一面加强防御,一面暗中联络刘琦,许以好处,促其牵制孙策,如此南线压力可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曹老板听着众人的建议,手指轻轻敲击案几,心中快速权衡利弊。
荀彧的防御之策是根基,荀攸的调兵与缓兵之策是应对北线变数,程昱联合刘琦共制孙策之策则是合纵连横、借力打力。
三者皆有道理,却也各有局限。
周瑜反其道而行之,一招出其不意拿下了襄阳和南阳,实在出乎了天下所有人的预料。
但南阳的失守,不仅打破了中原的战略平衡,更让曹操陷入了“北防朝廷、南拒孙策”的两难境地,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传我将令!”
曹老板终于下定决心,语气斩钉截铁,“其一,命夏侯惇率领两万精兵进驻颍川,加固阳翟、许县防线,严防江东军北上;
其二,令荀攸前往河北,速速与袁熙敲定盟约,约定共同出兵牵制长安朝廷,避免北线生变;
其三,遣使者秘密前往荆南,面见刘琦,与其结盟,共同对抗孙策,但条件是刘琦必须在孙策出兵豫州的时候,出兵袭扰江东后方;
其四,令荀彧留守许昌,主持粮草调度与城防加固,确保后方安稳!”
一道道命令下达,许昌城内瞬间忙碌起来。
军队开始调动,使者快马出发,工匠加紧修缮城墙,整个许昌都笼罩在一股紧张的氛围中。
曹操站在议事堂的窗前,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心中清楚:南阳的丢失,只是一个开始,刘表的突然败亡,打乱了他所有的战略部署,一场关乎中原命运的南北对峙,已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