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刘表自焚(1/1)
当刘磐率军赶到襄阳东门附近时,江东军正沿着街道向城中腹地推进,周泰、蒋钦率领的先锋部队已攻破数处守军据点,正与城内残余的荆州守军混战。
刘磐当即下令全军出击,五千荆州精锐排成密集阵型,手持长戈长矛,从侧面突袭江东军阵,试图截断江东军的进攻路线。
一时间,襄阳城内喊杀震天,刀剑交击声、士兵惨叫声与房屋倒塌声交织在一起,昔日繁华的街道瞬间沦为战场。
然而,刘磐的奋力抵抗,终究难以扭转战局。
江东军此次出征的三万五千人,皆是周瑜从江东六郡中精选的百战精锐。
其中既有跟随孙策平定江东的宿将旧部,也有经严格训练的新募锐卒,个个身披坚甲、手持利刃,且经历过江夏之战、江陵奇袭的实战打磨,军阵严整、战力强悍,是绝对的虎狼之师。
反观刘磐麾下的五千荆州军,虽也是荆州军中的精锐,却因事发突然陷入被动,部分士兵尚未披挂完整甲胄便仓促上阵,手中兵器甚至还是未开刃的操练器械。
军队阵型更是杂乱无章,缺乏统一指挥,只能依靠悍勇之气与江东军拼杀。
交战之初,荆州军凭借保卫家园的信念尚能勉强支撑,刘磐身先士卒,手持长戟冲入江东军阵,连斩数名江东士兵,试图提振士气。
但江东军早已识破其意图,周泰、蒋钦亲自率军迎战。
周泰手持环首刀,与刘磐正面交锋,刀光戟影间,刘磐虽勇,却因连日操劳、心神不宁渐落下风;蒋钦则率领部分士兵绕至荆州军后方,发动突袭,截断其退路。
腹背受敌之下,荆州军的阵型迅速崩溃。
那些甲胄不全的士兵面对江东军的精锐甲士,几乎毫无抵抗之力,纷纷倒在血泊中;即便有少数悍勇之士拼死反击,也因寡不敌众被江东军围杀
刘磐率领残军在襄阳城内与江东军鏖战至午时,见防线已全面崩溃,江东军正从四面八方涌来,深知再难坚守,遂决意突围。
他一面命亲兵斩杀沿途阻拦的江东士兵,开辟突围通道,一面派人火速前往长公子刘琦的府邸传讯:速往西门集合,沿稊归逃往武陵,再图后计。
彼时刘琦正因城中混乱滞留府中,接到消息后不敢耽搁,仅带数名亲信侍从,冒着箭雨赶往西门,与刘磐的残军汇合。
这支败军约有千余人,个个衣衫染血、甲胄破损,在刘磐与刘琦的带领下,从襄阳西门杀出。
江东军虽派兵追击,却因城内仍有零星抵抗需分兵应对,加之风雪未停、道路湿滑,追击速度受限,让刘磐等人得以暂时摆脱追兵,一路向西奔逃。
行至襄阳西郊的十里坡时,恰逢文聘率领百余亲卫赶来支援。
文聘此前驻守城外营寨,听闻襄阳城破,立即率心腹驰援,却未料刚与刘磐残军相遇,便被后方追来的江东乱军冲散。
文聘的亲卫本就人少势弱,经此一冲,瞬间溃乱,最终只能跟着刘磐、刘琦的队伍一同向西奔逃,逃往稊归方向,试图经武陵与荆州南部郡县的守军汇合。
与刘磐、刘琦的突围路线不同,蔡瑁、张允及蒯良、蒯越等人在城破后,并未选择与江东军死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荆州牧刘表的安危——实则是为自身谋划退路。
蔡瑁、张允率领麾下数千水师残部,蒯良、蒯越则带着部分文官与家丁,一同冲入州牧府邸,试图护送刘表逃往南阳,再投奔曹操。
南阳与豫州接壤,那里是曹老板的地盘,是他们眼中最稳妥的退路。
“主公,襄阳已破,江东军旦夕便至!请主公随我等前往南阳,投奔曹公,日后再图复荆之计!”
蔡瑁跪在刘表面前,语气急切,实则带着几分胁迫之意。
张允、蒯越等人也纷纷附和,劝刘表速速动身。
刘表端坐于厅堂之上,望着眼前这些曾被自己视为心腹的臣子,心中满是悲凉与决绝。
他深知蔡瑁等人此举,名为“护主”,实则是想借自己的身份向曹操邀功;更明白一旦投奔曹操,自己便会沦为傀儡,荆州数十年基业也将彻底易主。
“我刘表经营荆州二十余载,虽无争霸天下之才,却也不愿屈膝事曹!”
刘表猛地拍案而起,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今日城破,乃我无能,愿以死殉荆州,绝不苟且偷生!”
蔡瑁等人见刘表宁死不从,深知再劝无益。
若强行带着刘表,恐会延误逃亡时机,反而引火烧身。
蒯越暗中对蔡瑁使了个眼色,二人随即改变主意,转而裹挟着刘表的次子刘琮。
刘琮素来懦弱,被蔡瑁等人以“保全性命、日后重振荆州”为由恐吓利诱,最终被迫跟随他们逃往南阳。
临行前,蔡瑁等人还试图带走刘表的家眷与府中财物,却因时间紧迫,只裹挟着刘琮及少数亲信,仓促出城,向南阳方向逃去。
厅堂内,刘表望着蔡瑁等人裹挟刘琮离去的背影,又听着城外传来的江东军呐喊声,深知大势已去。
他缓缓起身,走到府中供奉的荆州地图前,伸手抚摸着地图上的襄阳、江陵、武陵等地,眼中落下两行浊泪。
“我负荆州百姓,负先帝重托……”刘表喃喃自语,随即命侍从取来火种,点燃了厅堂内的帷幕。
火焰迅速蔓延,吞噬着府中的梁柱与陈设,浓烟滚滚,直冲天际。
刘表端坐于厅堂正中的座椅上,目光坚定地望着燃烧的火焰,直至火光将他的身影吞没。
州牧府邸的熊熊大火,不仅照亮了襄阳城的天空,更宣告着刘表时代的终结。
这位经营荆州二十余年的诸侯,最终以自焚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与荆州的命运画上了悲壮的句号。
襄阳城内,江东军见州牧府邸起火,纷纷驻足观望。
周瑜得知刘表自焚、蔡瑁裹挟刘琮投奔曹操、刘磐与刘琦逃往武陵的消息后,沉默良久,随即下令:“暂停追击,先稳定襄阳秩序,安抚百姓。”
一场席卷荆州的剧变,以襄阳城破、刘表殉国、各方势力分崩离析告终,南方的格局自此彻底改写,江东则凭借此战的胜利,一跃成为足以与北方汉室、曹操抗衡的强大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