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质疑佛门(1/1)
药师听到准提的话,直接跪在地上,恭敬说道:
“请两位圣人吩咐!弟子定会为我佛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听到药师的话,接引一伸手将药师从地上搀扶了起来,十分郑重道:
“药师,你不仅是佛门的弟子,更是佛门的未来。
如今整个佛门上下,我们两个最信任、最能够倚重的,也就只有你一个人!
所以在关键时刻,你还是要保全自己,即便是计划失败了,你也要安安稳稳地回到灵山!”
“弟子……弟子……”
药师被接引的话感动到无以复加,一时之间竟然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接引见状,拍了拍药师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
反而是一旁的准提说道:
“去吧!按照咱们之前商议好的计划执行即可!”
药师点点头,随后朝着接引和准提深深一礼,接着便是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灵山。
而就在药师离开不久之后,白泽的身形便是重新出现在接引和准提的视线之中。
不过此时的白泽目光呆滞,愣愣地站在原地,没有任何的动作。
接引见状,冷漠开口道:
“白泽,是谁派你前来灵山的?”
“是……是……”
白泽支支吾吾了半天,可还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接引见状也只能是放弃了!
“看来白泽背后之人,隐藏的很深啊!
即便是有那件异宝的帮助,也是无法窥探啊!”
准提冷哼一声,说道:
“师兄,不管他背后的人是谁,现在白泽已经彻底落在我们手中了。
如今的妖族,所有的金乌全部陨落,妖师鲲鹏也是不知所终,只要我们控制了白泽,就相当于控制了大半个妖族!
那我们的计划……”
“师弟,莫要过于急躁!
虽然这次西方大兴没有成功,但是接下来的计划,我们更是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师兄,这一切我都明白!
可我西方一天不大兴,师弟我这心里,就不心安啊!”
接引听到准提的话,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这是准提的执念,但是又何尝不是他的执念呢?
接引看了看旁边的白泽,摆了摆手,示意白泽先下去!
白泽躬身一礼,随后便是机械地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佛殿之中。
而就在白泽回到自己的佛殿之后,原本呆滞的目光忽然恢复了一丝颜色。
可紧接着,这一丝颜色却是消失不见,仿佛刚才的一切是幻觉一般!
……
自白泽离开之后,接引和准提便是准备去闭关悟道。
可就在这时候,一个身影忽然出现在了八宝功德池旁!
“弟子拜见两位圣人师尊!”
接引看到来人,有些诧异道:
“紧那罗?!你来此可是有事?”
紧那罗点点头说道:
“正是!弟子有一事不明,还请二位圣人师尊指教!”
紧那罗顿了顿,继续说道:
“弟子不明白,圣人师尊总是说佛法普度众生,让众生脱离苦海。
可弟子思索了数千年,更是经历了西游量劫,却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佛法说普度众生,可度的皆是那些有权有势之人,对于那些无权无势、无法给佛门带来帮助者,却是置若罔闻!
弟子想问问,这种佛法真的正确吗?”
紧那罗的声音在寂静的八宝功德池畔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投入平静池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带着令人心悸的寒意。
他挺直脊背,目光直视着西方二圣,那眼神不再是往日的虔诚与恭顺,而是充满了困惑、痛苦,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质疑锋芒。
空气仿佛凝固了。
接引脸上的悲苦之色瞬间凝滞,如同金铸的佛像,那双蕴含无量智慧的眼眸深处,第一次掠过一丝惊愕。
他万万没想到,这位素来以慧根深厚、持戒精严着称的弟子,竟会在此时此地,发出如此尖锐的诘问!
这哪里是求教?这分明动摇佛门的根本!
准提脸上的疾苦之色则瞬间转为凌厉,一股无形的威压骤然降临,紧紧压住了紧那罗:
“紧那罗!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竟敢妄议佛法真谛,质疑我佛门的根本!”
紧那罗在圣人威压下身形微晃,却倔强地没有后退半步,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积攒了数千年的困惑与迷茫尽数吐出:
“弟子只是……只是眼见为实!
那些挣扎于沟壑、呻吟于尘埃的亿万生灵,他们虔诚叩拜,所求不过一餐温饱,一夕安宁,可佛法何曾真正渡他们脱离苦海?
他们所受之苦,依旧是苦!
弟子眼见无数善男信女,焚香祷告,倾其所有供奉佛前,换来的不过是心灵片刻慰藉,转头依旧要面对生老病死,饥寒交迫!
这难道就是‘普度众生’的真意吗?
若佛法只为有权有势者大开方便之门,只为能壮大我佛门根基者施以援手,那这与世俗间趋炎附势、攀附权贵之道,又有何本质区别?
弟子愚钝,实在不解,还请圣人开示!”
紧那罗越说越激动,他摊开双手,仿佛要捧起那看不见的亿万苦难:
“圣人!佛说众生平等,可为何在‘渡’与‘不渡’之间,如此泾渭分明?
佛说放下贪嗔痴,可佛门自身,却又对‘大兴’、对‘气运’如此执着。
为何佛……要如此的双标?”
“放肆!”
准提道人须发皆张,周身金光暴涨,七宝妙树虚影在身后隐隐浮现,一股磅礴的怒意几乎要化作实质的火焰。
“师弟!”
接引道人一声沉喝,声音不高,却蕴含着奇异的安抚力量,瞬间冲淡了准提那凌厉的杀机。
他上前一步,挡在准提与紧那罗之间,那悲悯的目光重新落在紧那罗身上,变得更加深邃,仿佛要穿透紧那罗的灵魂深处。
接引的声音响起:
“我佛门广开方便之门,引渡有缘,无论贵贱贤愚。
然,缘法玄妙,非人力可强求。
那显赫权贵,或许前世积德深厚,今世与佛有缘;那卑微蝼蚁,或许因果纠缠,尘缘未了。
非是佛不渡,而是其心未至,其缘未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