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坐镇中枢,委任贤能(1/1)

成公英闻言皱眉:"贾尚书此言,恕在下不敢苟同。燕国张举虎视眈眈,岂会坐视中原大乱?刘庄或许敢双线作战,但董卓绝不敢冒此风险!"

贾诩不慌不忙地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黄河缓缓划过:"大王且看,董卓为何要承认张举和刘庄的割据地位?

仅仅一个虚名,岂能满足这些野心勃勃之辈?三家瓜分中原三州,才是他们真正的图谋!"

魏武闻言,面色骤然阴沉下来。

他重重拍案而起:"若真如此,他们三家实力必将大增,而我军却要白白耗费粮草,最终只落得个虚名!"

他转向成公英,眼中寒光闪烁:"德才!立即派人在洛阳散布流言,就说刘庄暗中调兵,意图经颍川郡偷袭洛阳!

同时在汝南郡放出风声,说董卓准备出兵攻打颍川!务必要让这两家互相猜忌!"

成公英躬身领命:"诺!臣这就去安排。"

贾诩上前一步补充道:"大王,臣以为还可散布汉中王刘焉欲出兵南阳,图谋荆州的流言。如此或可缓解武关方面的压力。"

魏武目光转向成公英:"德才,你对刘焉此人了解多少?"

成公英略作思索:"回大王,刘焉此人志大才疏,为求功名往往不择手段。先前在洛阳时,就曾多次..."

魏武突然打断:"我听闻他有四个儿子,可知现在何处?"

成公英面露难色:"大王恕罪,洛阳大乱后,许多宗室子弟都下落不明。臣这就派人详查。"

魏武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在南阳和洛阳散布刘焉欲取荆州的流言。

同时派人搜寻刘范、刘诞二人下落,找到后立即杀死但要做得干净,嫁祸给董卓。至于刘璋..."魏武顿了顿,"若能找到,务必活捉带回长安!"

成公英眼中精光一闪:"大王是想..."

魏武冷笑一声,手指轻叩案几:"刘焉年过六旬,三子刘瑁患有癫疾,常年随侍左右。而幼子刘璋性格懦弱,若由他继承益州,岂非天赐良机?"

成公英眼中闪过明悟之色,躬身道:"大王英明!如此一来,益州便如探囊取物。"

……

十五日后,军情急报接连传入长安。魏武展开最新战报,突然仰天大笑:"好!好一个董仲颖!"他将竹简递给身旁的成公英,"德才,你且看看。"

成公英接过细读,面露喜色:"刘庄竟派黄祖攻打徐州,董卓果然偷袭兖州,已兵临汝南城下!刘庄惊慌之下,已将朱儁调往汝南解围。"

他抬头笑道:"大王神机妙算,董卓见计划泄露,竟提前行动了。"

贾诩捋须道:"如今三辅危机已解,臣斗胆建议大王即刻返回凉州,以安百官之心。"

魏武眉头微皱:"文和此言何意?莫非凉州有变?"

贾诩正色道:"《孙子兵法》有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昔日齐桓公用管仲而霸,秦孝公用商鞅而强,皆因明主知人善任。大王身系天下安危,当效法先贤,坐镇中枢,委任贤能。"

魏武沉思片刻,忽然展颜:"文和此言甚好。明日我便奏请陛下,在长安设立文昌阁,由你出任阁老,总理三辅政务。

另设三辅军镇都督府,以庞德为都督,统领三辅兵马。金城都督一职,就由郭宪担任。"

贾诩与成公英齐声应诺。魏武看向贾诩,语重心长道:"文和啊,你是我肱骨之臣。如今要你独当一面,我身边却少了个出谋划策之人..."

贾诩早有准备,拱手道:"臣举荐姜冏为谏议大夫。此人思虑缜密,才具过人,担任尚书台郎时政绩斐然。"

魏武眼前一亮:"我记得他!他写的策论非常好!"

贾诩点头,"此人不仅精通政务,更难得的是刚正不阿。"

魏武拍案道:"好!就依卿言。"

第二日清晨,未央宫大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

魏武身着朝服,手持玉笏,大步走向殿中央。他向着刘协深深一揖:"臣有本奏。"

刘协连忙抬手:"尚父请讲。"

魏武直起身来,声音洪亮:"启禀陛下,如今三辅之围已解,臣请命庞德将军统领三辅兵马,贾诩总理三辅政务。臣欲率部返回凉州,以安边境。"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几位老臣交头接耳,脸上尽是惊诧之色。

刘协不由大惊,声音都变了调:"什么?尚父要离开朕?这...这怎么……!"他慌乱地看向站在一旁的宗正刘虞,眼中满是求助之色。

刘虞会意,上前一步拱手道:"凉王,如今董卓虽退,但贼心不死。凉王乃国之栋梁,若此时离去,恐怕..."

魏武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看向刘协:"陛下明鉴。庞德将军忠勇无双,贾诩先生谋略过人,有他二人在,三辅必固若金汤。"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恳切,"臣离开凉州许久,凉州事务堆积如山。况且..."说到这里,魏武眼中闪过一丝柔情,"臣的王后向来体弱多病,臣实在放心不下。"

见刘协仍面露忧色,魏武继续道:"臣会命人在武威至长安沿途设立三十处驿站,配备快马。若有紧急军情,三日便可送达。陛下若有旨意,也可随时传召。"

刘协咬着嘴唇,双手紧紧抓着龙袍。

他虽年幼,却也明白魏武去意已决。

沉默良久,小皇帝终于低声道:"尚父既然心意已决...朕...朕准了。"他强忍泪水,声音哽咽,"不知尚父何时启程?"

"后日午时。"魏武恭敬答道。

刘协点点头:"届时朕要亲自为尚父送行。"

退朝后,魏武刚走出大殿,便被一群朝臣围住。

大司农曹嵩上前一步:"凉王殿下,如今朝局初定,您这一走..."

魏武抬手止住他的话:"曹公放心,贾文和之才,十倍于我。有他在长安,必能辅佐陛下治理朝政。"

他环视众人,正色道,"诸位都是国之重臣,还望同心协力,共扶汉室。"

……

当夜,魏武在大帐召见贾诩和庞德。烛光下,三人对坐而谈。

"文和,长安就交给你了。"魏武亲手为贾诩斟上一杯酒,"朝中那些老臣,表面恭敬,背地里未必服气。你要多加小心。"

贾诩双手接过酒樽:"大王放心。臣已拟好名单,哪些人可用,哪些人要防,都心中有数。"

魏武又看向庞德:"令明,三辅防务就拜托你了。记住,潼关、武关乃重中之重,万不可有失。"

庞德抱拳应诺:"臣必不负大王所托!"

……

次日清晨,魏武正在大帐用早膳,忽报刘协微服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