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为何会闹到如此地步?(1/1)
魏武迅速带领亲兵出关接应庞德。
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战场上,映照出一片惨烈的景象:
两军阵前的空地上,尸体堆积如山。
凉州军的黑色战甲与董卓军的褐色皮甲混杂在一起,鲜血将黄土染成暗红色。
几匹无主的战马在尸堆间徘徊,不时低头轻嗅已故的主人。
十多支折断旗斜插在土里,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
庞德所部虽有伤亡,却仍保持着严整的阵型。
当看到魏武的援军到来时,董卓军竟突然鸣金收兵,缓缓退去。
"收拾我军将士遗体,即刻回关!"魏武沉声下令。
士兵们默默上前,小心地将同袍的尸首抬上马车。
有人发现尚存一息的伤兵,立即高声呼唤医官。
……
此战,伤亡一千五百人。
……
回到函谷关下,贾诩早已在城头翘首以盼。
见魏武归来,他连忙下令打开城门,亲自下城相迎。
"文和!陛下安否?"魏武不等下马便急声问道。
贾诩拱手:"陛下正在城楼休息。"
魏武这才稍稍放心,带着庞德等人直奔城楼。
刚到楼前,却见十余名伤痕累累的羽林军靠在墙边休息。
其中一人抬头,魏武不由失声:"子廉?!"
只见曹洪满脸血污,铠甲破碎,正拄着一杆折断的长枪艰难起身:"拜见...凉王..."话未说完便踉跄欲倒。
魏武一个箭步上前扶住:"快坐下!"
他亲自帮曹洪解下残破的铠甲,"你怎么会在这里?"
曹洪苦笑着摇头:"奉家主之命,率曹氏家兵百人来援...被编入羽林军..."他猛地咳嗽几声,吐出一口血沫,"谁知洛阳城内...何进那厮..."
话未说完,城楼上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刘虞匆匆跑下台阶,老脸煞白:"凉王!不好了!陛下他...发热了!"
魏武心头一震,顾不得多问,转身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城楼。
刚到门前,就听见里面传来刘协虚弱的抽泣声:"朕好冷...好冷..."
魏武厉声喝道:"快传军医!"
不多时,军医背着药箱匆匆赶来。
他跪在榻前为刘协诊脉,手指刚搭上腕脉就脸色大变。
诊毕,军医快步退出内室,向魏武深深一揖:
"启禀凉王,陛下受了风寒,又受惊过度,这热症来势汹汹啊!"
魏武眼中寒光迸射:"用最好的药!陛下若有闪失,尔等斩首!"
军医额头冷汗涔涔,连连叩首:"诺!在下这就去煎药!"
刘虞瘫坐在门外,老泪纵横地捶打着地面:"列祖列宗啊!定要保佑陛下平安...若是...若是...老臣有何面目去见先帝啊!"
魏武上前扶住这位三朝老臣:"大司马放心,我军中医师最擅治疗风寒,陛下定然会没有事。"
刘虞闻言,突然转身向魏武重重叩首:"老夫代陛下、代先帝,谢凉王活命之恩!"
"使不得!"魏武大惊,连忙搀扶,"大司马这是要折煞我啊!"
他压低声音:"眼下贼军环伺,当务之急是护送陛下转移。我意即刻前往长安!"
刘虞抹去眼泪:"可长安路途遥远,陛下这身子..."
"走水路!"魏武命人拿来地图,展开道,"我军粮船就停在弘农渡口,三日可达长安。我亲率精锐护送!"
刘虞沉思片刻,郑重拱手:"全凭凉王安排!"
当夜,魏武召集众将议事。烛火摇曳中,他手指重重敲在潼关位置:
"庞德、贾诩、吕布听令!你三人率七千兵马走陆路,务必占领潼关!"他又指向弘农,"孤自领一千五百人护送陛下乘船前往长安。你们占领潼关后,即刻派人告知我!阵亡者尸体即刻掩埋!甲械由孤带回!"
"诺!"三将齐声应命。
……
子时三刻,斥候回报:"董卓大军已转向洛阳,并未追击!"
魏武眉头紧锁:奇怪...董卓竟放着陛下不追,这是为什么?
他猛然拍案,"不管了!传令,即刻拔营!"
函谷关西门悄然开启,一队队铁骑护送着马车悄然出城。
……
两日后,黄河渡口,二十艘粮船早已准备就绪。
"开船!"随着魏武一声令下,号角声此起彼伏,船队缓缓驶离渡口,沿着黄河向长安方向进发。
船舱内,烛火摇曳。
魏武与刘虞相对而坐,中间的木案上摆着一壶温酒。
魏武端起酒盏却无心饮用,眉头紧锁道:"大司马,陛下龙体可还安好?"
刘虞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长舒一口气:"陛下已无大碍,方才服过药睡下了。"他抬眼望向舱门,压低声音道:"只是连日奔波,又受了惊吓,时常梦魇。"
魏武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盏边缘,沉声问道:"洛阳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闹到如此地步?"
刘虞闻言,面色骤然苍白。
他颤抖着手从怀中掏出一卷明黄绸缎,缓缓展开:"凉王且看这个。"
魏武接过一看,瞳孔猛然收缩。只见圣旨上赫然写着立刘协为储君的内容,末尾盖着鲜红的传国玉玺印记。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绸缎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这...这..."魏武声音微哑,"大司马,此事当真?"
刘虞重重地叹了口气,眼角皱纹更深了几分:"千真万确。先帝临终前密诏立次子刘协继位,但大将军何进联合朝中大臣极力反对,坚持要立长子刘辩。
先帝本欲先发制人诛杀何进,谁料..."
他声音哽咽,"谁料消息走漏..."
烛火忽明忽暗,映照出刘虞疲惫的面容:"何进以'清君侧'为名,密令代王董卓率兵入京。更可恨的是常侍郭胜这个叛徒,竟在深夜打开宫门..."
魏武猛地拍案而起,酒盏倾倒:"为何不先控制刘辩?"
"唉!"刘虞捶胸顿足,"何皇后佯装病重,将刘辩骗入寝宫。何苗那厮趁机率领虎贲军将人扣下。一步错,步步错啊!"
魏武背过身去,借着整理衣袍的动作掩饰眼中的喜色。
当他转回身时,脸上已换上忧心忡忡的表情:"天意弄人啊。不过大司马放心,这一路上我已思得对策。"
他大步走向舱门,对外吩咐道:"取地图来!"
很快,一幅地图在案上铺开。
魏武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陛下抵达长安后,当立即昭告天下。言明先帝遗诏立刘协为君,刘辩乃何进等人拥立的伪帝!"
他的指尖重重点在洛阳位置,"刘庄见洛阳大乱出兵讨伐刘辩,届时洛阳必乱。我们正好坐收渔利!"
刘虞凝视地图,眉头紧锁:"长安虽有潼关天险,但土地贫瘠,难以供养大军。不如..."他抬头看向魏武,"让陛下去凉州如何?那里有凉王的精锐之师..."
"不可!"魏武斩钉截铁地打断,"边陲之地,如何彰显天子威仪?若陛下远避凉州,天下人必生疑虑。"
他的手指移向槐里,"不如这样,将右扶风划归我治下,我派精兵驻守槐里。此地距长安不过一个时辰路程,可保万全。"
见刘虞仍在犹豫,魏武继续道:"此外,我每年向长安输送三百万斛粮食,助朝廷度过难关。大司马以为如何?"
舱外传来浪涛拍打船身的声音,烛火在风中摇曳。
良久,刘虞终于缓缓点头:"也罢...就依凉王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