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回到邺城(1/1)

翌日

大部队启程离开广平。

此次阴差阳错,虽然冀事通带错了路,却意外收获了沮授。

这么看来,关羽还是个福将。

接下来的路程,倒是没发生什么意外。

三天后的黄昏时分,众人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魏郡。

得到消息的张角都快哭了。

“师叔!”

“你可终于肯回来了。”

张角拉着黄殊的手,眼中满是热切。

“咳咳,修道之人,为了确保念头通达,时不时的就要出去走动走动。”

黄殊轻咳两声,示意身边还有别人。

毕竟是黄巾军名义上的老大,能不能有点逼格?

私底下抱大腿习惯了也就罢了,当着外人的面你也这样,不怕失去威信吗?

“哦,那什么,不知师叔此行可有收获?”

“修为可有进境?”

张角立刻恢复到大贤良师状态,一脸关切的询问道。

“还行。”

“此番收了几名弟子,遇到了一些有趣之事。”

“修行吗...你看这个。”

黄殊边走边说,随手向着路边野草轻轻一挥。

呼——

袖中一颗拳头大的火球呼啸而去,将一片野草迅速点燃。

“火!”

“这是什么神通?”

张角神色一亮,心中又难免热切起来。

“这是我新修炼出来的六丁神火。”

“当然,此法过于霸道,世间无物不焚,不能全力催动,否则天道难容。”

“此时施展,仅有其千万分之一的威力。”

黄殊一抖拂尘,昂首道。

“师叔...能不能教教我啊。”

张角满眼热切地说道。

听到那无物不焚,张角又有了想法。

若是掌握了此火,大汉还不翻手可灭?

“你不是有师父吗?”

黄殊斜眼瞟了对方一下,低声道。

“呃...师叔要是不介意,我也不是不可改换门庭。”

张角脸色一僵,谄媚的笑道。

师父?

别闹了!

南华仙人当初就给了他一卷经书。

至于教导?

呵,人家压根没管过。

美其名曰,修道需要悟性,你得自己悟。

以往倒还没觉得什么。

但是见识到过黄殊的神通妙法后,张角实在是不想悟了。

他特么悟了将近二十年,也没悟出个吊毛道法出来。

现在行骗...忽悠人只能靠嘴皮子。

他也想像黄殊那样,用法术神通忽悠人,这样一来,配合上他的嘴皮子,忽悠大法一定可以事半功倍。

“胡闹。”

“我与师兄乃是同门,我岂能夺他弟子?”

“此事休要再提。”

黄殊呵斥了一句,实际上是他也教不了。

“咳咳呵呵,是晚辈孟浪了。”

张角干笑两声。

但他是真的想要学道法神通啊!

他和两个兄弟都试过了。

太平经根本修炼不出什么东西来。

可如果太平经没用,那师叔的神通是怎么回事?

有黄殊这个活神仙摆在这里,他们又没办法怀疑太平经。

故而,这种情况不禁又让他们深深的自我怀疑起来。

或许吧!

或许真的是他们修炼天赋太差了!

“大贤良师,你还记得我吗?”

看到二人终于停止了交流,田丰终于有了机会,当即笑着看向张角。

“哦,你是?”

张角有些狐疑的看向田丰。

“我是田丰啊。”

“此前有幸听到大贤良师的教诲,让晚辈铭感五内。”

“你还说,像我这样的才俊世间少有,就应该以天下百姓为重。”

田丰连忙解释道。

“哦...老夫想起来了。”

“没想到你已经拜倒了师叔门下。”

“师叔功参造化,你可要用心学习,莫要懈怠。”

张角面露恍然之色的说道。

“师兄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学习。”

被想起来的田丰,立刻备受鼓舞的点了点头。

田丰?

怎么没印象呢。

张角收回目光,皱着眉头怎么也没想起田丰这号人。

其实也不能怪张角记性差。

他除了处理州内政务之外,还会到乡间地头去和百姓“交流”。

主打的一个广撒网。

每天交流的人那么多,他哪里记得那么多人。

随手就忽悠了,至于能不能忽悠成功他也没那时间去关注。

众人说话间,便来到了黄殊的住处。

“云长,你带着赵风兄弟他们在城内驻扎,三日一练,一日三餐不得停。”

府门外,黄殊对着关羽说道。

“弟子领命。”

关羽应了一声。

闻言,张角这才注意到这些身材魁梧的汉子。

“师叔,这些是?”

张角有些诧异的看向这些人。

“我路过真定县赵家村时,将他们招募过来。”

“都是边郡子弟,稍加操练便是悍卒劲旅。”

黄殊低声解释道。

“嘶!”

张角身为冀州人,自然是听说过边郡子弟兵。

不过碍于他们造反的身份,此前一直没敢去招惹。

万一没招募成,反倒是被人胖揍一顿可就犯不上了。

这种边郡子弟,战力惊人,哪怕是未经过操练,单兵实力也是惊人。

派的兵少了打不过,多了又没意义。

没想到黄殊出去一趟,竟然还能有如此收获。

不愧是师叔啊!

众人进了宅子,张角也留意到了跟在队伍后方的一辆马车。

但是师叔的事,他也不方便询问太多,以免让黄殊不舒服。

来到正堂坐下,何况就有下人端上茶水。

“师侄啊,此番游历,不仅让我修为精进了一些,还收了四位弟子。”

“田丰你认识了,这几位是崔琰、韩猛以及沮授。”

“崔琰、沮授、田丰三人皆是大才,且让他们随你好好历练,打磨打磨心性。”

“修炼的事情先放放,让他们读读咱们的太平经就行了。”

黄殊介绍了一下几位弟子,然后对张角说道。

收这些弟子,他当然不是为了传道授业,而是为了让他们干活。

这么多人才,不去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实在是暴殄天物。

“师叔放心,我自会安排。”

张角心中一喜,当即答应了下来。

现在他身边也缺人,黄殊慧眼识才,他丢过来的人,必然都是有能耐的。

徐荣他们就是最好的例子。

“另外,我已说服甄家,甄家每年都会资助我黄巾军十万石粮草以及若干盐、铁、布匹等。”

“甄家的哥俩人品还算不错,先安排他们到两个县当县令,试试他们的斤两,历练一下。”

“盐铁方面我也给你打听清楚了...”

黄殊将一些需要推出去的事项一一告诉给张角。

至于他自己,安心当好自己的甩手掌柜就行了。

处理军政这种东西非他擅长,他插手反而会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