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1)
由于到家时间太晚,父母都已经睡下。
陈峰也没去打搅,蹑手蹑脚上楼之后也倒头就睡了下去。
为了自己的商业版图成天高负荷运转,还要陪几个红颜知己定期交货,再铁打的身(腰)体(子)都吃不消。
好在回到老家之后,那种放松的乡村氛围环境一来,陈峰这一觉睡地格外地香甜。
等到第二天一早9点多起床,母亲李圆已经烧好了陈峰最爱吃的温市口味的香菇肉丝粉干。
加了个刚煎的荷包蛋,陈峰美美地嗦了一大碗。
“好吃!”
“外面的饭菜吃多了,回来还是觉得妈妈的手艺最棒。”陈峰这一顿算是吃美了。
再好吃的山珍海味吃多了,也顶不上一顿家里的平常菜。
母亲李圆则是笑呵呵地打量着自己这个宝贝儿子:“工作肯定很忙吧!我看你都熬瘦了,这次回家了多给你煲点鸡汤、猪脚汤补一补,马上入秋了,也该贴秋膘了。”
至于老父亲陈宏珉,则是趁陈峰吃完早饭,趁机递上了一根华子:“昨晚我看直播上你们公司造的那个车卖的不错,要不要给村里也配几台?”
陈峰接过烟后当即回绝:“爸,升米恩斗米抽,哪有白送别人车的!再说了,鼎峰Z是轿跑,年轻人拿出去耍帅用的。就算要给村里配车,也要等SUV、MPV这些车型出来,给点折扣优惠就成了。”
和老父亲坐着聊了几句,陈峰大概也知道了现目前陈村的近况。
由于他这个首富坐镇,村子里里外外一些乱七八糟的历史遗留问题都解决了。
包括一些基础设施和村民公共财产,也得了县里的拨款扶持。
眼看着生活环境一点点改善,一些村民就提出来,想要学陈峰家一样把老房子捯饬捯饬。
不说全部拆了盖成别墅,最好也把那些老旧的砖瓦木头结构的老房子替换掉。
修一些新农村该有的小洋楼,免得落了首富村的面子。
温市人均好面子,爱攀比,更不用说乡下这些地方,攀比习惯更严重。
看到别的村修新农村,隔壁村要是盖不起来得被人戳脊梁骨,嘲笑死。
这也是为何温市人出门在外都是拼了命挣钱,都怕回老家挂不住脸面。
“家家户户盖新房是村里开会提出来的,镇上的农信社也给开了绿色通道。家里没钱就贷款修,不用咱们家出钱!咱们村这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盖房总比去城里买房强。”陈宏珉笑着解释道。
由于村子里冒出了个万亿首富,附近十里八乡的小姑娘目前都想嫁到陈村来。
过去无人问津的村中单身汉,现在反倒是成了相亲市场的香饽饽。
连城市里的一些姑娘,都排队赶着进来相亲。
因为现在的陈村早已经今非昔比,但凡和陈峰家沾亲带故的,都跑去蓝卫科技上班求职了。
高福利高待遇的同时,村里的经济合作社因为出让土地给蓝卫科技的分厂,每年还能拿到固定分红,一户村民每年少说分到手15万。
嫁娶落户进陈村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隐形福利,比考上公务员还能更快实现奔小康,完成阶级跨越。
当然,听老父亲的话中意思。全村100多户盖新房,还打算问问陈峰这个首富的喜好。
到时候房子一扒具体修什么样的款式,或者围绕后山水库修个怎么样的村落布局,外人插不上嘴,他这个当首富的肯定能拍板。
毕竟现在全村老小,都指望着进蓝卫科技上班吃饭。
要是连陈峰这种大人物的话都说了不算,那这整个陈村也没啥希望了。
“回头我让公司建筑部门的员工来村子一趟,现场考察以后出个具体设计方案。现在员工们基本都在放假,就不喊人回来加班了。”陈峰摆了摆手,算是同意了老父亲转达的村中老人们的口风。
全村的经济情况现在蒸蒸日上,也确实该统一修一修房子了。
要不然到时候村中有谁家结婚嫁娶,娘家人过来一看陈村的居住环境,指不定要在背后笑话老陈家‘为富不仁’。
自打老陈家暴富以来,类似的请求不少。
不过他们家做事也有原则,那就是不轻易对外送钱。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即便有穷亲戚求上门,也是就事论事居多,不会说家里钱花不完就胡乱送人。
就算是同村的村民想托关系找份工作,搬迁到县里的蓝卫科技有很多合适的岗位可以去干。
至于遇到一些‘生老病死’‘求学困难’等实在绕不开的贫困问题,那该出手还是得出手。
总之这一年下来,陈峰父母已经靠他这个‘首富’在村中建立起了绝对的威信。
如果不是老父亲怕麻烦,图个清闲,估计村长这位置早就被他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