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大结局(1/1)
此次出巡,由锦衣卫指挥使负责路线。
而锦衣卫指挥使,自然便是刚上任不久的冯婉儿。
女子做指挥使,第一时间引来了军营中的诸多不满。
但他们跟冯婉儿过了招之后,没人再敢置喙,即使有不满,也都得在心里憋着。
而陈月宜则成为了朝中第一位女文官,和男臣同上下朝,身上穿着的是柳翠云和裁衣局共同设计的女官服。
皇帝不在京中,陈月宜便负责把这段时间的发生的事情以密函形式传给皇帝。
而每过一个州府,佑景便会停下来。
各地知府奉上新建设的女子学堂名单,而陈映晚和佑景会随机挑选学堂考察,发现不妥之处立刻整改。
一路走下来,几乎所有的学堂都很合规矩。
这天陈映晚和佑景换了常服,去茶楼喝茶,刚好碰见说书人说了一段“皇帝”的故事。
很明显,这是周俊山写的话本。
两人听得有滋有味。
不久后,两人抵达了怀州。
他们先一步进城,避开了前来迎接的怀州知府,直奔柳湾村去。
然而尽管他们一再小心,毕竟今时不同往日,他们一进村就被发现了。
如今的佑景满身都是帝王的气息,纵使从小一同长大的好友周俊山,也只能远远地跪拜,起身时才能抬头匆匆瞥一眼。
不过好在,村长虽然有心翻新陈家的老屋,但被秦素问和姜秋拦住了。
她们说倘若陈映晚和佑景回来,一定会想要看到从前的屋子。
所以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
秦素问和姜秋还担心这房子太久没人住会垮掉,两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过来住几天,让房子有人气儿。
终于屏退众人,他们才好和知心好友真正会面。
姜秋和秦素问见面就要跪下,被陈映晚一把扶住:“姐姐们这样,真是要折煞我。”
姜秋眼里闪着泪光,却摇了摇头:“你现在可是太后,礼数不能丢,我们是你的好友,更不能给你丢脸。”
“胡说。”
陈映晚道:“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我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些礼数?”
两人相视一笑。
这倒是真的。
倘若陈映晚规规矩矩地尊重世俗的礼法,她和佑景也不会走到今天了。
几人唠了一会子家常,姜秋又神秘兮兮地拉着陈映晚的手,放在了自己的小腹处。
陈映晚惊讶地捂住了嘴。
“你又有了?”
姜秋点了点头,又笑道:“我问了大夫,说这胎是女儿。”
“去年你姐夫也考上了举人,今年大抵能放个官做做,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
“不过说到底,我还是要谢谢你。”
陈映晚笑道:“谢我?这些年秋姐帮我照顾酒楼,是我该谢你才对。”
姜秋却擦了擦眼角:“一开始你就帮了我许多。若是没有你,我或许根本不会有瑾哥儿,也不会和夫君走到今天。”
“还有这一胎……或许是我从小的经历,亦或许是这世俗带给女子的诸多不公,我一直都不敢生下女儿,生怕她将来要经历我所经历过的……但新政出来之后,我突然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了。”
姜秋眼里绽放一丝希望。
“原来女子也可以上学堂,将来也能做官,那我们还有什么是做不了的呢?”
秦素问也听得眼眶发红。
陈映晚拉着两人的手:“其实我这次回来,还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
“怀州的这两家酒楼,我打算全权交给你们了,接下来柳婶还打算在隔壁城开一家分店,也少不了你们两个操心。”
这几年,不仅仅是怀州城的两家陈记酒楼越开越大,宿慕成也在附近的州府又开了几家分店。
这下仅凭陈家几个人是看顾不过来的了。
好在姜秋和秦素问已经对如何运营酒楼了如指掌,现在彻底接手过来也完全不是问题。
佑景也和周俊山偷偷见了面。
周俊山已然长大,今年还定了亲,再次见面,他也没办法像上次一样只当是好友见面。
俊山略带小心地把自己的新话本拿了出来,递给佑景。
这是他和佑景曾经约定过的,里面写的是如今太后——陈映晚的故事。
佑景接过来翻看了几下,忽然笑了一声,指着话本上一个字:“几年前就写错的字,如今还能写错。”
“俊山,你真笨。”
周俊山脸一红,忍不住辩解道:“哪有!肯定是我困倦时候写的,做不得数!”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忍不住笑起来。
佑景又道:“我听说你定亲了,等你大婚,我一定送一份厚礼。”
周俊山刚恢复正常的脸蛋再次红了起来。
“你快别说我了,倒是你……我在怀州都知道,你当了那些年太子,一点风流韵事也没传出来,如今登基半年,更是没封妃也不立后,你知不知道大家都传你……”
说到一半,周俊山瞥见门口站着的公公,突然意识到自己实在跟谁说话,猛地噤声,脸也有些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我无能?”佑景笑着接话。
周俊山嗫嚅着点点头:“还说……你有龙阳之好。”
佑景倒是没什么所谓地耸了耸肩:“随他们怎么说,你知道,我一向是不理会别人的。”
俊山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还是没忍住:“那正春呢?你也不喜欢了?”
佑景一顿。
俊山一看到他这个样子,就明白了大半。
“我说你也是,怎么还没有动作?”
“你之前说要等,可现在你都是皇帝了——你是皇帝啊!你说喜欢她,谁敢不同意?”
佑景垂眸。
当然是……正春本人。
而他这次回来,就是为了这件事的。
当天下午,他便偷偷去了镇上。
因为他回来的消息目前还只有柳湾村的人知道,镇上还算比较平静。
他在附近打听了一下,得知正春如今正在一家学堂教书。
正春很小的时候就从学堂回家,但这么多年,她一直没有放弃读书。
正春今年十五岁,她在家待了多久,就看了多少年的书。
如今来学堂给小丫头们教书也是绰绰有余。
齐声诵读的声音传来,佑景循着声音找过去,透过大开窗户,只见正春手持书卷在堂中行走,带着姑娘们朗读。
多年不见,正春模样更加出挑,身姿挺拔,几乎和佑景身高相当了。
她一袭黑发高高束起,利落且张扬。
她貌美,且不隐藏。
出类拔萃,且不伪装。
一如佑景初见她时那样。
正春似乎也有所感般回头,两人遥遥相望,微微一怔。
.
一月后,正春携家人李丰月、李仰芳,跟着皇帝南巡队伍一同进京。
同年夏,李正春被立为皇后。
朝臣反对声甚微。
毕竟有过先例,谁也不敢随意忤逆皇帝。
更何况皇帝多年不近女色,如今肯立后,哪怕是外族势力,他们也得同意。
秋天,宿慕成进京。
几人在京中最大的陈记酒楼相会。
宿慕成在几人劝说下,留在了京城。
.
四年后,正春诞下一女,陈映晚为其取单字名为“昭”。
佑景将其作为继承人教养。
陈映晚更是爱屋及乌,跟这个孙女儿形影不离。
昭儿十岁那年,陈映晚悄悄溜出了宫,和陆明煦出门游山玩水。
昭儿找不到祖母,哭了一个月。
正春和佑景只得说:“等你看完了阁里的所有书,你祖母就回来了。”
从此昭儿越发努力读书。
她十六岁这年,信心满满地走进尚书房,告诉父皇自己已经将阁里的所有书都读完了。
父皇却面带微笑地告诉她:“父皇打算立你做太女,暂理朝政,我和你母后要南巡去玩两年。”
昭儿绝望怒吼。
骗子!
都是骗子!
他们走了不要紧。
先把她的祖母还回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