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不死心的秦淮茹(1/1)

惨叫声,响彻了中院。

和贾张氏有嫌隙的杨婶看热闹不嫌事大,一边嘴上问着出啥事,一边掀开贾家门帘子。

当看到贾张氏大粪淋头,立马乐了。

“贾,贾张氏,你再馋那也不能吃屎粑粑啊。哎哟喂,这是啥毛病啊。”

杨婶笑得前仰后翻。

很快,笑不出来了。

因为贾张氏将屎尿布的屎粑粑,不偏不倚砸在她脸上。虽然不如贾张氏的多,但胜在深入。

刚笑得忘形,吃了不少热乎的。

杨婶面容扭曲。

扯下屎尿布,朝贾张氏扑了上去,“姓贾的,我和你拼啦!”

一时间,

贾家骂声,叫声连连。

等大妈们赶到时,都惊呆了。只见二人扭打一块,桌椅倾倒,屎粑粑弄得到处都是。

“哎呀,这闹归闹,咱还玩上棒梗屎尿呢?”

二大妈捂着鼻子,不敢靠近。

看到贾张氏糊弄了一脸屎,杨婶还将屎尿布往贾张氏嘴里塞,其余大妈纷纷后退。

劝架成本太高,无一人敢劝。

这时。

哭闹了半天,没人哄的棒梗也认清现实。听见打闹,棒梗支棱着小胳膊小腿爬了起来。

看到奶奶被人按在地上打,咿呀咿呀地叫。

“哎呀,这贾张氏带的孩子不一样。看到奶奶挨揍,居然笑。”

二大妈皱着眉,

觉得棒梗与众不同,长大了肯定不一般。

“瞧瞧,棒梗鼓起掌了!”

不知婆婆和人打架。

秦淮茹上了李子民的自行车,往轧钢厂去。贾东旭那边办理好了手续,就等她办理入职。

顶替贾东旭的工作,成为一名钳工。

“李大哥。”

秦淮茹试探性地抓住李子民衣角,见没反应,渐渐搭了上去。这会儿,街上没什么人。

她胆子也大了一些。

“你,你以前那么喜欢我。我知道都是我的错,不怨你。你心里一定有遗憾吧?我,我愿意弥补你的遗憾。”

秦淮茹说得含蓄。

她相信,次次能折腾陈雪茹一个多钟头的李子民肯定懂。说着,秦淮茹隔着衬衣,捏了捏对方腰间的肉。

硬邦邦的,难怪厉害。

忽地,

秦淮茹发出一声惊呼!

她感到自行车急转弯,根本来不及反应,一股巨力扯着她,将她抛飞了出去。

秦淮茹摔地上,滚了两圈。

整得灰头土脸,浑身酸疼!

另一边,李子民身手矫健的稳住了自行车。

“秦淮茹,你没事吧?”

秦淮茹胸口剧烈起伏,她摔得灰头土脸能没事?正欲发作,一个家长冲上来,将马路上乱跑的小孩抱走。

这一下,秦淮茹不好冲李子民发脾气。

“秦淮茹,刚才就是一个意外。对了,你刚才说啥?我没听清。”

“没,没事。”

秦淮茹扯起嘴角,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她搞不清楚是一场意外,还是故意的。

为以防万一。

秦淮茹借口屁股摔疼了,不敢上李子民的车,一瘸一拐地跟在自行车后面。

他总感觉,对方故意的。

“行,那我去前面门房等你。”说着,自行车嗖地一下消失不见了。

“可恶!”

秦淮茹狠狠跺脚。

再蠢,她也知道李子民刚才就是故意的!

她不明白。

虽比不上陈雪茹的身材,但也是风格迥异的美女。明明勾勾手指头,一堆男人拜倒在石榴裙。

哼!有色心,没色胆。

肯定担心被陈雪茹知道后,扫地出门!

秦淮茹嘟囔着嘴。

“今后,你想吃,我还不让你吃呢!”

另一边。

李子民在轧钢厂门房和门卫大爷唠嗑了一刻钟,秦淮茹才姗姗来迟。刚才,他被腻歪了。

一想到,

秦淮茹生孩子的场景,那个洞洞涨得那么大,屎尿屁齐出,被秦淮茹暗示。

去倒腾恶心倒灶的玩意儿,他就...呕!

“李大哥,咋啦?”

李子民摆摆手,谢绝了秦淮茹亲近,“最近河鲜吃多了,反胃。”

七车间,主任办公室。

秦淮茹办理完了入职手续后,好奇地,看着李子民从公文包里取出了笔记本。

“张主任,你们月月催,年年催过分了啊。你们当搞发明是吃饭喝水吗?”

“搞发明,需要灵感,需要积累知识,需要技术突破。”

张主任瞧见李子民怨气颇深,讪讪一笑,“你可别埋怨我,那也是杨厂长催得急啊。”

张主任甩锅。

知道李子民个性,怕找到杨厂长核实。又补充了一句,“杨厂长也是被大领导催。”

“这是大领导对你寄予厚望,要埋怨,就埋怨大领导去吧。”

李子民呵呵一笑。

“行,我这两个发明一准能惊动大领导,到时候打听一下是谁催个不停。”

张主任一脸尴尬。

“子民,有话好说。这不...”正说着,办公室的大门被人推开,因为力气太大。

撞在墙上,发出巨大的声响。

回头一看,

正是闻讯赶来的杨厂长。

“李子民,我可想死了你了啊。”得知李子民来了,还搞出了发明,杨厂长跑过来的。

这一幕,

将秦淮茹惊得是目瞪口呆,她知道李子民受领导器重,但不知道李子民这么受欢迎。

张主任带着讨好,杨厂长当成兄弟。

瞬间,

秦淮茹兴起一丝报复的心思,烟消云散。这种人,她哪惹得起。

万一得罪了。

到时候,随便一句话就能收拾她。想到这,秦淮茹又又......又又后悔了。

当初,

她怎么瞎了眼,放着李子民不嫁,非铁了心,嫁给贾东旭那个坑货?

“子民,发明了?”

杨厂长客套一下,立马回归正题。李子民递上了笔记本,“这几年,虽然我病休。”

“但我始终心系轧钢厂,殚精竭虑为了轧钢厂搞发明。这次发明的技术含量比较高,需要厂里提供人员,设备,材料。”

翻阅笔记本。

杨厂长激动了!

当初,大领导看中李子民是个搞发明的人才,鼓励李子民多学习,多创新,甚至推荐李子民去大学深造。

但被李子民拒绝了。

没想到。

李子民闷声不响地搞创新,搞发明。杨厂长仿佛看到了子民挑灯夜读,专研各类书籍。

一向抠唆的他,忍不住道:“真如你说的,那我一定要好好地奖励你!”